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2014-01-02 07:39周松涛
关键词:小微融资企业

周松涛

(湖南女子学院 会计系,湖南 长沙 410004)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周松涛

(湖南女子学院 会计系,湖南 长沙 410004)

融资难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在对我国小微企业的资金满足度和融资渠道进行了分析后,从小微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制约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提出从总体制度设计入手,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小微企业;融资状况;制约因素;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F275;F276.3

A

1673-9272(2014)06-0082-03

2014-09-10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风险缓释机制研究”(编号:2013ZK2021)。

周松涛(1963-),男,湖南湘阴人,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小微企业不仅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而且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工信部2011年11月24日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指出,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1-8月份,小微型企业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6.1%,增幅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高出3.7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2013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而小型企业PMI为48.9%;2013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小型企业PMI为47.7%;2014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小型企业PMI为47.1%, 已连续21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下,说明我国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状况仍未好转,甚至将面临更大的困难。①相关PMI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信息整理。

一、 我国小微企业及其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规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户数的99%以上,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左右,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为城镇劳动力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1]

(二)小微企业资金满足度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对湖南微型企业的调查中发现,约90%的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巴曙松等的《2013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调查显示:超过62%的企业没有任何形式的借款,余下38%有借款的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最近一年中只有一次(47.5%)或者两次(35.6%)借款经历;小微企业的借款规模也与其年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经营年限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融资满意度来看,经营期限1-3年、资产规模100万-300万的企业融资满意度较低,而经营期限在1年以下、资产规模在100万以下和经营期限在3年以上的小微企业融资满意度相对较高。

(三) 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包括自有资金积累、亲友借贷、留存收益和折旧、合伙集资等方式;外源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和民间借贷等方式。我们的调查显示,不论是在小微企业的初创期还是发展期,小微企业融资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约70%的受调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企业的内部资金积累,银行贷款则是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来源。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对企业的规模和赢利要求较高,而发行债券则对企业的规模和信用等级要求较高,小微企业较难符合要求。

二、 制约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内部因素

(一)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图1 2008-2012年全国企业实有基本情况

图2 2008-2012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实有基本情况

小微企业一般由个人或家族创建,大多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或者托管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由于企业规模较小,财务部门设立简单,甚至没有单独的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财务报表连续性差甚至是缺失。许多企业的资产、销售、利润、纳税等基本财务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的透明度不高、可信度不强,财务报表不真实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小微企业普遍经营规模较小,自有资金不足。小微企业多数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箱包、五金工具、家具玩具、涂料化工和塑料制品等行业[2],进入门槛偏低,而且缺乏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市场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企业利润空间狭小。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给小微企业经营带来难以抵御的风险。

(三)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一部分小微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经营阶段,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凭经验管理,任人唯亲、账目不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缺乏长期发展规划,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意识不强。在融资方面,计划性差、随意性强,对银行贷款需求具有短、频、快、小的特点,不仅与银行审批、放贷程序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增加了融资的单位成本,加大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四)缺乏合适的抵押品和担保人

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往往将有实物形式的抵押财产、担保品作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是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而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仅有有限且价格低廉的房产和机器设备,直接影响了银行对其信贷的审核、发放和规模。调查显示,82.5%的小微企业没有自己的厂房,在目前有贷款的企业中,仅有9.8%的小微企业使用过厂房抵押,6.9%的小微企业使用过机器设备抵押。缺乏合适的抵押品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之一。[3]至于担保贷款,效益好的企业一般也不愿意给小微企业做担保人以避免拖累,效益一般的企业银行又不同意其扮演担保人的角色,小微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贷款担保人。

(五)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滞后, 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体系发育程度较低。小微企业由于管理水平较低,企业信用观念和意识普遍较差, 缺少健全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少数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赖账”思想和行为屡见不鲜,企业失信行为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小微企业的信用形象。贷款逾期、贷款挪作他用、恶意欠贷等不良信用行为,直接造成了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由“慎贷”、“惜贷”到“恐贷”。

(六)企业融资决策中的“羊群行为”

小微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偶然性和随意性大,缺乏战略经营观念,很难集聚要素资源;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的相关信息多流通于内部,透明程度不高。这使得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很多决策不是根据自身的企业状况作出的最优选择,而是效仿其他小微企业的融资行为,即“羊群行为”。羊群行为多发生于决策者对相关决策信息掌握不完全时,在小微企业融资决策中表现为,小微企业管理者对相关融资信息不了解而依赖于舆论与小道消息,忽略或不主动获取信息从而模仿其他企业的融资决策。羊群行为的存在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融资方式选择的盲目性和“逆向选择”问题。

三、制约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因素

(一)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意见,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国九条”)》、《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银监会出台了相关的部门规章,如《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等。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政策、意见,如湖南省先后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意见》、《湖南省财政厅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但是,我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法律还不健全,一是现有的法律规章立法层次低,效力有限,二是大多是临时性政策,缺乏长期性、系统性和法律应有的刚性约束。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制定类似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

(二)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缓释机制缺乏,融资担保能力不足

由于小微信贷的风险一直高于对大企业的信贷,直接导致了银行发放贷款时的“嫌贫爱富”。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缓释机制,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金融机构之间风险共担、利益互享的互利局面尚未形成,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有待加强。

当前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主要有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两类。由于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融资担保能力不足。一是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数量过少、资金规模偏小,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担保机构对单个企业提供担保责任金额最高不得超过担保机构自身实收资本的10%”,部分担保机构因担保能力达不到企业最低融资需求,担保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此外,再担保机构和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担保机构之间互保、联保、再担保和其他合作形式没有启动,担保机构的信用增级功能和担保放大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理念有待改变,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已开始转变观念,建立了基于信用基础的信贷服务模式,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但是,由于缺乏对客户的深入挖掘、分类开发和有效管理,对小微企业的软信息开发、定价和放贷创新机制不足,缺少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不仅很难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而且产品的可复制性强。此外,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实行扁平化治理,大量撤并设在县域内的分支机构,导致县域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分散化、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更加难以满足。

2013年以来,在“平等、开放、分享、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下,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贷款、互联网平台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选择,其业务模式和创新思路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理念冲击,成为倒逼传统金融转型的“鲇鱼”。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探索与新的商业模式的竞争融合,把互联网融入传统金融业务中,从网络渠道布局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以提高信息对称程度,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四)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辅导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面对融资问题仅依靠小微企业自身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中介、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目前,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人民银行及其分行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通过信息采集和信用培育,促使小微企业不断规范财务制度和强化内部管理。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困难,我国台湾地区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体系。1982年7月,成立了“财团法人省属行库中小创业企业辅导中心”,该中心选择策略性及具有发展潜力之中小企业,予以立健全会计制度、改善财务结构、强化经营素质等综合辅导并协助其融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较为落后,资信度较低,在融资时处于迷茫状态,迫切需要得到财务和融资方面的辅导,因此建立辅导机构也势在必行。[4-5]

四、结语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正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改进,产业链金融、抵押融资机制和担保机制的创新,小额贷款公司的兴起,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2012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水平阶段性降温、要素成本持续提高、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态势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小微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为此,小微企业被迫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因而诞生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要从根本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必须从总体制度设计入手,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1] 施向军.我的名字叫“小微”——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面面观[J].中国检验检疫,2012,(8);4-8.

[2] 梁敏希.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与对策[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1-84

[3] 巴曙松.2013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D].2013.

[4] 李 雪,董 玲.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3, (2):17-20.

[5] 王 娟,王艳君.产权理论视角下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合理性探讨[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6):65-69.

[本文编校:罗 列]

Analyses on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nancing Status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in China

ZHOU Song-tao
(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Hunan Women’s College, Changsha 410006, Hunan, China)

Financing diff i culties is a worldwide problem plagu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i nancial satisfaction and channel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It also analyzes the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restrict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i nancing from two aspects of both the enterprise itself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t last, it suggests to build an effective fi nancing service system served specially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o solve the fi nancing problem from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ystem.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fi nancing status; restriction factors; the multi-level fi nancing service system

猜你喜欢
小微融资企业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企业
小微课大应用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小微企业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