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的生态建构
——基于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的探索实践

2014-01-02 07:39胡海燕
关键词:建构生态大学生

胡海燕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的生态建构
——基于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的探索实践

胡海燕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课程生态建构将课程建设视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的、系统的、互动的课程生态系统,包括课程价值目标系统、课程内容系统、课程教学系统以及课程评价反馈系统的生态建构。长沙师范学院的女性修养课程建设有意识地贯彻课程生态建构理念,使该门课程建设亦可作为课程生态建构的典范案例。

教育生态学;课程生态系统;生态建构

G642

A

1673-9272(2014)06-0262-05

2014-08-18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623)。

胡海燕(1973-),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现在,生态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随着“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教育生态”的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是指“教育应该按照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与‘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两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1]教育生态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具体落实到课程上就是课程生态建构。所谓课程生态建构,意味着将课程建设视为一个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整体的、系统的、互动的课程生态系统,课程生态系统联接着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间互动、联动,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最终实现课程目标。本文拟以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的建设为例,从和谐、系统的角度探讨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的生态建构。

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着重围绕课程价值目标生态系统、课程内容生态系统、课程教学生态系统、课程互动反馈生态系统四个方面进行生态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女性修养课程从最开始的不定员、不定期、不定型的女生话题讲座已发展成为有固定教师、固定教材、专题网站、特色社团的课程体系,受到学生的热烈追从,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益。

一、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的生态建构

课程价值目标是课程生态建构中的核心和灵魂。课程价值目标引领着课程生态构建的方向和目标。“它关系到课程中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也关系到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定和评价等具体问题。”[2]一般意义上,课程价值与课程教育目标具有同一性,价值即目标,目标即价值。美国课程论专家布鲁纳指出:“任何人只要一开始问到关于各专门课程的价值问题,他就是在问关于教育的目标问题”。[3]女性修养课程的价值目标就是满足课程编制者(社会)、教育者(教师)、学习者(学生)的主体需要。所谓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相互关系,价值范畴总蕴涵着理想目标的成分。而价值目标总是与主体的理想、美好的愿望诉求联系在一起。在课程价值目标的生态系统建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教育主体的价值目标诉求,并将其有机的建构起来。因此,有必要考虑到从课程性质、课程意义和课程目标三个方面来建构其价值目标。

(一)课程性质

女性修养课程是专门针对女大学生设置的适应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修养课程,是从

女性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拓展和补充,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校本配套课程。课程性质是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生态建构的逻辑起点,课程价值存在的前提。

(二)课程意义

课程意义是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的关键环节,是课程价值目标能否成立的核心,因此它是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生态建构的逻辑中项。女性修养课程基于各教育主体的需要满足其价值诉求,合乎事实逻辑地提出了价值目标。

1.有利于加强女大学生的修养

“修养”在中文传统语汇中通常为“修身养性”的缩语,强调个体通过内在自我反省,培养完善人格。因此,从个体来讲,“修养”强调个体的主观自觉,自觉意识到自身品质上的不足,而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磨练,讲究功夫到家。但现代汉语谈到“修养”,则既作动词用,亦作名词用。前者与传统用法相类似,后者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言语容貌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规范或审美标准的一种人格状况,通常指的一种好的、令人赞许的精神品质和行为举止。而我们所谈到的“女性修养”是指作为现代人或现代社会公民的女性所具备的行为举止和精神品格的状况。客观地讲,近代以来中国的伟大变革使得中国整体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相应人的现代化,尤其是妇女现代化,妇女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妇女在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上有着巨大提升,所谓妇女“四自”所彰显的主体精神、自由独立的人格完全取代了传统妇女“三从四德”的依附性人格,这显然是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伟大进步。由于妇女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以及人格特征的现代转化,相应的“女性修养”的内容、方式都发生根本性变革。当前,中国处在社会变革的大转型时期,市场竞争激烈、社会贫富悬殊、价值观念激烈冲突,大学教育落后社会发展,导致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人格扭曲、价值分裂、综合素质低劣的现象。其中女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较之男大学生来讲更复杂更多变,由于受封建传统思想和某些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影响,当前女大学生面临的价值冲突、心理冲击、学习生活压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她们在思想素质、人格心理、伦理道德等方面呈现出种种问题,发生了许多不良的状况,比如因嫉妒心理而造成的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因自卑而导致的竞争意识薄弱,因追求享乐使得学业荒废和自甘堕落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女大学生自强自立品格的形成,扼杀她们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阻碍她们的成才。因此,如何提升高等院校女大学生的修养就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但高等院校尤其是女生占大半的高师院校对于女性修养的重视度显然是短板,作为提升女性修养为主要目标的相关课程设置也存在不系统、不务实等诸多问题。因此,对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进行系统的生态建构就十分紧迫和必要。

2.有利于培育女性人才

从1908年清政府创办女子师范学堂容许女子入学到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女生总数已达92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9.1%,[4]而在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女大学生数量基本上超过半数已是不争事实。显然,女性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将由体力劳动密集型转向以知识、科技为核心的智力劳动密集型,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核心人才资源库的组成部分,是女性“半边天”的中坚力量,对未来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最大限度培养女性人才是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任务。[5]这样一来,如何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教育,激发女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对女性人才的全新要求,是所有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女性修养课程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3.有利于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

高师院校女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如何关系到社会文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高师院校的女大学生既是今日的在校大学生,又是未来的为人师者。她们不同程度上受到数千年积淀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性别观念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她们更需要接受正确的女性修养教育,去除性别刻板印象,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和相应的性别行为,并将之带到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换句话说,她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教导更多的女学生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女性。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的终点,是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的生态建构的逻辑终项。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止是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多重培育目标的总和。女性修养课程目标自然是涵盖了多重价值目标,是一个总和性的价值目标系统。

女性修养课程目标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标为指向,培养女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主体精神,培养女大学生以平等的性别主体意识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方法,促进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素质、社会交往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生活素质等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女性人才。

据此,课程价值目标系统的生态建构通过课程性质、课程意义以及课程目标的三个价值目标子系统得以有机的建构起来,可以有力地推动整个课程的建设。

二、课程内容系统的生态建构

课程内容是课程生态建构的主体,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本环节。课程内容选择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6]女性修养课程的内容选择遵循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规律以及课程特色的要求。课程内容经过选择、加工后,按其内生逻辑建构成为一个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发展性的结构体系。

(一)指导思想

女性修养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思想,吸收与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合理因素,立足于中国现阶段女性面临的实际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方向性、科学性、开放性、教育性的原则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增强女性修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女性问题上的应用。江泽民曾经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进行了科学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7]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随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发展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是女性修养课程的根本指导思想。

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起源于 19 世纪的西方女性解放运动,在近两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中出现了众多流派,女性修养课程要借鉴和吸收其合理的理论精华,如凸显女性主体地位的研究视角,对“父权制”和“社会性别”理论独到而深刻的研究等,这些成果对现代中国女性问题研究和女性修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建构原则

1.方向原则

方向原则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女性修养课程的内容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必须反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

2.科学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备的组织性,为女性修养课程的建构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女性修养课程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并且按照严密的科学逻辑和科学思维进行组织和建构,以保持课程思想方法、逻辑思路、认识角度和结构方法的缜密性与体系性,实现科学向学科的转变。

3.开放原则

女性修养课程的建构要坚持开放原则,拓宽视野,加大与女性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吸收借鉴这些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课程内容的创新和结构的优化。

4.教育原则

高师院校女性修养课程面向的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她们不仅自己要理解掌握课程的知识观点、精神理念、实践方法,还要学会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把课程的知识观点、精神理念、实践方法传授给新一代学生。因此,女性修养课程的建构要注重教育性,符合教育规律。教育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女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容结构要按照女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感性至理性进行建构。

(三)内容结构

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借鉴女性学的研究视角,努力实现多学科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综合创新,精心编制了《青年女性修养》教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有形载体化,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青年女性修养》教材共分七个章节,分别是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职业发展、女性与审美、女性与交往、女性与恋爱婚姻和家庭、女性与性健康、女性与法律。教材编写的逻辑思路由理论到实践,由面到点,首先在方向上给女大学生以理论指导,然后采用大量生动事例和具体知识指导女大学生实践。

总体来说,课程内容系统的生态建构由课程建构的指导思想、建构原则以及课程内容结构三者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课程内容系统服务于课程价值目标系统,并是课程教学系统的基础。长沙师范学校的女性修养课程正是通过一系列课程内容的精心设计来服务于课程价值目标,从而使得女性修养课程系统的生态建构成为可能。

三、课程教学系统的生态建构

教学实践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程生态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链条。课程教学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中介手段等多种要素及其矛盾运动的复杂系统。女性修养课程教学实践本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凭借中介手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复合活动”。[8]课程教学系统由教育主体、教学实施原则、教学方法等部分建构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是整个课程教学系统中的生命所在。

(一)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是整个教学生态系统中的能动部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发动机,由于教育主体的存在整个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因素,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女性修养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性别意识、坚定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厚的人文素质、精湛的教育教学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女性修养课程教学团队由课程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构成,专职教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担任,主要负责课程核心理论的教学、女性修养网站和女性社团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程体系的更新;兼职教师包括其他专业的教师或者外面的专家,她们通过专题讲座或实训课有针对、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女性妆扮、形体训练、礼仪礼节、疾病预防、法律救助的具体技能技巧培训,协助课程有效实施。

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对象,也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其主体性发挥如何会左右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对于教学对象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会决定课程教学效果。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的开课对象适宜为一年二期至二年二期的女大学生,因为女大学生在一年一期已经修完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女性修养课程作为它的拓展和补充,应该开设在它之后,但又不能开设得太迟,否则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女大学生吸收、消化课程的知识、理念,并在丰富的实践中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育主体为课程教学系统中的主体要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确定将会影响课程教学实施,我们认为从课程教学系统的生态建构出发,要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重视主体间际在教学中的平等互动。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要严格遵守课程的教学原则。

(二)教学原则

课程的教学原则是课程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带有普遍规律性的教学要求。每一门课程教学既要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又要遵循由该课程性质决定的特有的规律。教学原则在相当程度上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是维持课程教学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法宝。长沙师范学院的女性修养课程经过认真的、慎重的思考,根据教学实践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该课程的教学原则系统,主要由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自我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现代化原则组成。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女性修养课程教学要把基本理论与其形成发展的实际、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理论并能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精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统一,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经风雨、见世面,学习做出决定的能力,养成承担义务的意愿,锻炼能够承受成功与失败的毅力,直至能够独立地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舵。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符合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女性修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适当的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需求,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实现的能力。

3.现代化原则

现代化原则要求课程教学必须要融合现代科技发展的理念、成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载体到方法的不断创新。女性修养课程的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图文并茂、声形合一的多媒体课件,使理论教学更加鲜活和生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开辟网络阵地,建立女性修养网站,发挥网络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的行为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具体途径,是为顺利完成教学价值目标,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育主体的特点而经过千锤百炼的教学实践的理论提升。每门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女性修养课程正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其课程教学方法系统,主要由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构成。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心理学中人的认知加工能力与群体心理学中的相互作用对认识结构的影响原理。讨论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女性修养课程教学中把讲解法与讨论教学法结合起来,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教师课前围绕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课堂上组织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热烈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大家互相质疑、互相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对讨论问题的符合科学性和价值理性的答案。讨论教学法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创造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展现能力等,也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状态,随时调节教学进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地实现女性修养课程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1990年代后传入中国教育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准备案例、讲解讨论案例、总结案例。女性修养课程教学追求“内化为知,外化为行”的教学目标,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筛选、提炼生活中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浓缩成教学案例真实、客观地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理解理论、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体验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女性主义学者通过对女性体验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注重情感的情景与体验教学法,女性修养课程教学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直观的具体情境,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机会和场所,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受——领悟”,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认知和掌握,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谐发展,并推动学生正确思想观念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课程评价反馈系统的生态建构

课程与教学评价是课程生态建设的“检测仪”和标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女性修养课程与教学的评价就是对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效果是否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价值判断。

(一)课程建设评价

1.评价内容

女性修养课程建设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配置、学生状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要素。

2.评价方式

由学校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专家依据相关文件细则对女性修养课程进行达标建设考核,考核通过则签发验收文件,列入开课计划。

3.评价标准

课程建设评价的标准是指诸要素的配置是否完备、优质、优化,是否达到教学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二)教学过程评价

1.评价内容

女性修养课程教学过程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主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主体的学习过程,其中对教师主体的评价是最主要的方面,包括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环节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反馈的途径等。

2.评价方式

由学校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专家、同行教师对教师课堂教学随堂听课考核计分,再加上听课学生评教的计分,按不同权重算出总分,纳入考核。

3.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评价的标准是指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是否具备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有效性、艺术性。

(三)教学效果评价

1.评价内容

女性修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主体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2.评价方式

女性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试卷考核、问卷调查、社会实践报告、自我学习总结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试卷考核、社会实践报告、自我学习总结分别计分,按不同权重算出总分,计入学分。

3.评价标准

教学效果评价的标准是指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是否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长沙师范学院于2014年6月开展了一次“女性修养课程效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8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8份,调查内容涉及女性修养教材、课程教学、教学队伍等若干个方面,调查对象为近两学期选修女性修养课程的全校各专业的学生,主要部分为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这里呈现几个有关课程效果的答题数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深受众多女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同,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长沙师范学院女性修养课程的生态建构自觉的分析,正如劳伦斯·克雷明所言,教育是通过周密的、系统的和持久的努力来传播、激发或获取知识、态度、价值、技能和情感;教育是由这种努力所产生的所有结果。课程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是将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师生态系统、学生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等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密切联系起来的关键环节,只有将课程生态系统充分建构起来,才能真正地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有序运转。

表1 青年女性修养课程教学效果

[1] 张晓琴.教育生态化:21世纪高校的理性抉择[J].社会科学论坛,2006,(6).109-113.

[2] 宇文利.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2.

[3]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29.

[4] 赵 浩.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9,(12):87-90.

[5] 张南生,刘小莉.对当代大学生明礼诚信品格教育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5):186-188.

[6] 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91.

[7] 江泽民.全党全社会都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N].人民日报,1990-03-08(1).

[8] 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21.

[本文编校:李浩慧]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Female Accomplishment Course in Normal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Female Cultural Course in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HU Hai-yan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0, Hunan, China)

Curriculu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view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s an integral, interactive, multi-level and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ecosystem. It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value target system, content system, instruction system and appraisal feedback system. The Female Accomplishment Course in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is to consciously implement 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hich can also make it as a paradigm.

ecolog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ecosyste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建构生态大学生
“生态养生”娱晚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建构游戏玩不够
生态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