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城银行筹建的历史借鉴——银行家周作民管理下的金城银行与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

2014-01-09 08:05
产权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卢作孚永利金城

◎ 闻 增

天津金城银行筹建的历史借鉴——银行家周作民管理下的金城银行与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

◎ 闻增

金城银行总经理 周作民

周作民(1884-1955年)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银行家,对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金城银行的发展是建立在促进中国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毛泽东曾经在谈到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时说过:“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搞纺织工业的张謇。”这四位实业界人士中,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制碱公司、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都和周作民及其经营管理的金城银行支持有很大关系。

周作民早年在日本留学,对日本三井、三菱集团的发展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作过研究,他担任金城银行总经理后,提出对民族工商业的放款要能“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密切金融和实业的关系”。

1914年,范旭东从日本学成回国,在天津创办盐业公司,用海滩晒盐和卤水加工制造精盐获得成功,抵制了日本精盐到中国的倾销和垄断。接着又在1921年筹划创办永利碱厂,但创立时资金仅40万元。为打破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英商“卜内门”洋碱的局面,周作民给他以支持。1921-1926年金城银行给范旭东的永利公司贷款近百万元,虽然金城银行对此放款有顾虑,但周作民仍力排众议。在金城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当时永利碱厂的总经理范旭东聘请留美化学专家侯德榜回国研制纯碱。1924年“红三角”纯碱试制成功,并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然而,英国卜内门公司并不甘心其在中国垄断地位的动摇,于1925年派其伦敦总公司的首脑尼克逊来华,向范旭东提出合营建议,并以利诱的方法阻止“红三角”在市场上的竞争。后英方见计不成,便自行降价40%。此时永利碱厂受到英方强大倾销政策的影响,销路锐减,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又在此关键时刻,金城银行的周作民决定再给予永利贷款60万元,以助度过难关。后来金城银行又多次贷款,支持永利顶住了英商的倾销压力。直到1927年永利解决了大批量生产问题,日出碱36吨,国产“红三角”牌纯碱,质量赶上英国公司的洋货,冲破垄断,行销国内,畅销大江南北乃至国际市场,使我民族制碱业扬眉吐气。

随后周作民又支持资助范旭东筹办制造化肥的硫酸厂。1934年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成立,200万元新股由金城等银行承购,后金城联合中南、上海等5家银行组成银团,由银团先给范旭东巨额贷款550万元,同时由银团主持发行公司债1000万元,在未发行之前,银行仍予以通融使用。此后银团中又加入交通银行,6家银行提供借款和透支比例,金城占20%。总计金城对永利公司的放款,截止到1937年6月余额达245.1万元。而范旭东由于得到了周作民及其影响下的国内金融界的有力支持,1937年2月终于建成了永利硫酸(铔)厂,日产硫酸(铔)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国内化学工业一项空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型的肥料,是当时亚洲第一流的硫酸(铔)厂。

卢作孚是民生实业公司创办人,一直担任总经理。他眼光远,当时推出了较创新的经营方法,如坚持轮船按时起航,不许强索小费等,获得了旅客的信任。同时他能很好地应付川江军阀,民生的船可以顺利航行。在短短几年里,民生公司不仅在川江崭露头角,还逐渐战胜外商运输公司,航线延伸到汉口、上海,时已有轮船40余艘。

1935年,四川灾荒,民生公司货运减少,一时经济周转困难,而怡和、太古两外资公司又趁机排挤,公司难于支持。当时卢作孚打算发行100万元债券并与省内银行联系,但无人支持。后经同乡金城银行汉口行经理王毅灵介绍,到上海找到周作民。周作民当即表示同意支持,“民生公司债,金城愿为协助,全数认购问题也不大”,“不过民生主要业务在四川,最好再和当地银行商量”,表示“认购余数,金城负责凑足100万”。卢作孚回到四川后,宣扬了周作民的态度,结果川帮的川康、美丰、聚兴诚3家银行及中国、上海和交通银行共认购60万,金城银行根据承诺独家认购了40万,解决了民生公司的困难,使公司在和外资公司的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周作民及其经营管理下的金城银行在支持许多类似永利和民生这样的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其分支行已遍及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东北各地共65处之多。它也给现代银行家和现代商业银行提供了重要启示:把抵押贷款作为资金营运安全流动的重要贷款形式,这是金城银行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区别于山西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方面之一,但金城银行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不是典当行,不是一强调风险就过于谨慎或搞抵押,特别是对新兴产业的企业在初创期和处于困难时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来申请贷款时,就需要银行家能有战略眼光去正确识别风险,通过金融创新发放贷款,这类似于当代商业银行发放的风险贷款,在科学有效支持新兴产业的企业克服困难过程中去化解风险,在支持企业创品牌的同时,使商业银行自身形成品牌和较大影响力,进而获得快速发展。

这些历史经验给目前正在筹建的天津金城银行提供了启示,值得很好地研究和借鉴。

猜你喜欢
卢作孚永利金城
金城化学(江苏)有限公司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
毕永利教授简介
平流雾下的广西金城江城区
等 待
卢作孚: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金城造纸厂研制成功以草代木的新型纸
重读卢作孚
卢作孚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