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话筝情(四) ——秦汉魏晋南北朝(下)

2014-01-14 03:17王英睿
乐器 2014年8期
关键词:和歌曹丕

文/王英睿

3.京房发明十三弦筝

随着人们音乐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五弦筝的表现力和音域,逐渐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和需求。于是,伴随着对这件乐器的不断改进,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应运而生。筝弦数的这种成倍增加,大大增强了筝的表现空间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

十三弦筝的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汉元帝年间,《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着京房造五音准的事实:

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①

京房(前77~前37年),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学者。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之所以驰名于中国学术史,是由于他开创了今文《易》学“京氏学”。此外,他在音律学方面也颇有造诣。

在中国音乐史上,京房作为一位著名的音律学家以其“六十律”而闻名。京房把传统的十二律扩展成了六十律。在此之前,人们采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十二律,用这种方法,当生到第十一次(即第十二律)后,不能回到出发律上,使得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对此,京房采用了扩展十二律的解决办法。根据传统的三分损益法,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这样依次相生,最后是无射生中吕,就得到了十二律。京房则从中吕起继续往下生,直到六十律为止。在京房发明十三弦“准”之前,音律标准器主要由竹子制成,但竹管充当标准器,有其不足之处,即“竹声不可以度调”,很难通过调节它的长度来审音。因此,京房发明了弦制的“准”,“准”的结构原理类似于瑟,它有十三根弦。我们知道,瑟的一弦一柱,其清浊全凭移柱来定。现在“准”的十三弦亦各有柱,可以通过移柱调整各弦振动频率。京房以合于黄钟管音的中弦为其余十二弦的准则,由于其余诸弦粗细相同,张力相等,因此就可以用它们的长度来审音。

4.曹丕﹑曹植兄弟与秦筝

汉以后的三国,是一个政局鼎立的时代。魏从曹丕建国,到司马氏灭魏建立西晋,共46年(220~265年)。这期间,相和歌更加兴盛。后人称为“魏氏三祖”的曹操﹑曹丕﹑曹植对相和歌尤为喜爱,三人都写有大量歌词交乐工演唱。他们对相和歌以及后来的清商乐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筝乐艺术的发展。曹丕即位后﹐集中了左延年等一批音乐家,成立了音乐机构清商署,改编相和旧曲并另创新曲。这些作品多是在旧曲填新词的基础上,对曲调、曲式作相应的改动。这种音乐创作手法,后世经常使用。陈寿《三国志》引《魏书》说,曹操“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司马氏建立西晋后,清商署中有精通乐律的荀勖,以敲节鼓帮腔闻名的宋识,善于编曲的孙氏,擅长歌唱的陈左,吹笛着称的列和,以及善于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人,从艺术上把相和歌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相和歌的发展,筝不仅在民间有了进一步的弘扬,也得到魏朝廷的高度重视。同时,筝的演奏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曹丕、曹植兄弟都非常喜爱筝,而且十分欣赏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他们的诗作中可见一斑。如下面诗篇②:

西汉出土战国瑟

秦汉——成都宴乐画像砖拓片

曹丕《善哉行》: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曹植《赠丁仪》:秦筝发西音,齐瑟扬东讴。

《箜篌引》(乐府诗):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弃妇诗》:抚节弹呜筝,慷慨有余音。《逸诗》说: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他们二人对秦筝的感情由此可见。

5.索丞与《雍门调》

筝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转调技法。候瑾《筝赋》中的“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就指明了采用移动筝柱来对乐曲进行转调的方法。北魏刘昞《敦煌实录》中有关于著名弹筝高手索丞及其“雍门调”的记载:索丞宗伯夷成善鼓筝悲歌,能使喜者坠泪;改调易讴,能使戚者起舞。时人号曰“雍门周”。此处的“雍门周”,即是索丞。他是北朝梁时敦煌地区的弹筝高手,因能在筝上进行“改调易讴”而著名,曾作有筝独奏曲《雍门调》。汉人桓谭《新论•琴道篇》也有专门记陈,可知其为孟尝君时著名琴师。孟尝君曾问琴道于他,他曾用琴声“令孟尝君悲,亦能令其欢”。

同一首乐曲“雍门调”,索丞用筝来演奏,通过转调手法,能够产生两种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 或令闻者“坠泪”;或使闻者“起舞”。所谓“雍门调”者,本来是指传说中著名歌唱家韩娥在齐国雍门所咏唱的曲调。韩娥的曼声哀哭与曼声长歌,就是同一曲的变调。“哀哭”即现在所说的“苦音” (又名哭音),“长歌”即欢音(又名花音)。韩娥充分利用曲调在行腔用韵方面的原则,把一支曲子用两种调式唱出来,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思想情感。索丞弹奏的《雍门调》就是这一历史变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索丞“悲歌能使喜者坠泪”者,正如韩娥“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索丞“能使戚者起舞”者,恰似韩娥“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此“哀哭”与“长歌”之间的转换,正是《敦煌实录》所谓的“改调易讴”。

筝是一种一弦一柱的弹弦乐器。其“柱”,并非固定的“胶柱”,而是可移的“活柱”。因其柱可移,故无须“解而更张”其弦,便可移柱变调,易讴而歌。值得注意的是:筝之“活柱”的移动,最初有两个方向。

蔡邕《月令》章句说:前其柱则清,却其柱则浊。这里的“清”,是通过“前其柱”使弦之张力增大,弦之音调随即升高;这里的“浊”,是通过“却其柱”使弦之张力减小,弦之音调随之降低。在上述两种不同方向的移柱手法中,后来常见的是“前其柱则清”的一类。筝柱“前其柱则清”的移动,又称作“上声促柱”。东汉•侯瑾《筝赋》有言:急弦促柱,变调改曲。“急弦促柱”,便是“变调改曲”的前提。另外,筝之“促柱”,往往和“哀思”联系在一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柱促使弦哀”,成了文人骚客咏筝的主题。

索丞所善之“长歌”与“哀哭”转换的“雍门调”,至今仍存于甘肃、西北一带。今秦地之西的陇东道情、兰州鼓子中都有所谓“欢音”(“花音”)、“苦音”之说。

注释:

①唐刘煦著《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全唐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和歌曹丕
毛南和歌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山县和歌
给曹丕的建议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万葉集』における月の和歌について
倾情倾度 倾色倾声——曹丕《燕歌行》解读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以“哭”占先机的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