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对比中西语言文化

2014-01-16 03:12张梦军岳欣
关键词:语境汉语语言

张梦军 岳欣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对比中西语言文化

张梦军 岳欣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受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等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明显。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差异必然在语言表达上有所反映。从语言意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的书面语与口语、语言表达方式、文字差异、文化原因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对中西语言文化作一对比和探讨。

中西语言文化;语言意义;书面语与口语;文化原因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言:“人从其自身的存在中编织出语言,在同一过程中他又将自己置于语言的陷阱之中;每一种语言都在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周围划出一道魔圈,任何人都无法逃出这道魔圈,他只能从一道魔圈跳入另一道魔圈。”[1]其中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人在生活中创造了语言,二是语言使人限定在一个特定文化中,三是“魔圈”意味着语言的特殊性和神秘性,魔圈可以跳跃意味着语言可以比较。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一些时间以前,我曾经极其粗略地称语言是存在的家。如果人通过他的语言居于所在的宣言和召唤中,那么,我们欧洲人和东方人也许居于完全不同的家中。”他用“家”比喻语言的独特性、神圣性和私密性,意即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家,而家之间可以“串门”——语言可以交流。本文试图对比汉英两种语言,旨在从语言意义的角度还原汉英这两个“魔圈”和“家园”,为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提供参考。

一、书面语与口语——以诗歌与对话为例

汉英的语义差别,来自于语音和语形差异。汉字一音多义现象普遍,多义词势必造成表义模糊,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综合能力。而英语多义词相对较少,要表达一个确切含义时,可以新造词,词义精确同时词的分类增多。汉字多义性使中国文化呈现概括性、综合性特点[2],而英语语言文字定义性功能较强,条分缕析能力强,促使人走上求真之路,尽可能模仿自然,呈现精确性文化特点。以诗词为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余光中评述道:四句没有一个主词。谁在问、谁在答、谁在此山中、谁不知其处,诗中皆无交代,而中国读者根据上下文关系可知,是诗人在问、童子在答、师父在此山中、童子难知其处。若译成英语,必须将主语一一交代:

Beneath the pines I look for the recluse,

His page replies:“Gathering herbs my master’s away.

You’ll find him nowhere,as close are the clouds,

Though he must be on the hill,I dare say.”

英语中补译了I,His page,you,he等主语,使句子语法严谨、意义精确。余光中做了一个试验:原诗的四句都没有主词,为求精密,不妨把零件全给安上,然后发动新机器试试看:“我来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行只在此山中,云深童子不知处。”可见,虽然补全了语法,但也改变了原本的味道,失去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的一览无余,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及其他无不如此。对于诗歌而言,诗人意欲传达的不是诗中直接说明的,往往是隐藏的,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一个香港警员(CPC)与英国警官(EO)之间为请假所进行的交谈为例,说明对话中的差异:

CPC:Sir.(长官。)

EO:Yes,what is it?(哼嗯,什么事?)

CPC:My mother is not very well sir.(我母亲情况不大好。)

EO:So?(哦?)

CPC:She has to go into the hospital sir.(她得去医院。)

EO:Well,go on with it.What do you want?(嗯,接着说,你想要怎么样呢?)

CPC:On Thursday sir.(也就是星期四。)

EO:Bloody hell man,what do you want?(活见鬼,你到底要怎样?)

CPC:Nothing sir.(没事,长官。)

由是观之,对话过程中,具有一定语言轨迹的人,习惯用一种特定方式理解和分析事物。汉语是上下文制约程度最高的语言,一句话的意思要靠上下文确定,说话者与听话者心领神会,不用把话说透,相互间留“面子”。而英语的大多数信息包含于字、词等明确代码中,有话明说,不顾及面子,平等待人。

综上,汉语语义的主要特点是:领会型、高语境、读者负责。英语语义的主要特点是:交代型、低语境、作者负责。读者负责,即文章中心思想或作者欲表达的主题往往是含蓄的,由读者自己体会,语言学家称这种习作模式为a readerresponsible pattern。所以,读汉语文章,必须有想象力和悟性。作者负责,即文章撰写者要为读者的理解创造尽可能便利的条件,避免出现误解、歧义。由此,英语文章通常把中心思想明确表达出来,常设置在文章开头。

此外,英语句子不论长短,词之间皆断开;而汉语词之间是连续的。

The man who you met will revisit this university next week.(你遇到的那个人将在下个星期到这个大学作第二次访问。)

中国人对汉语结构已经习惯,但对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便不那么容易,如什么地方断开、句子的中心在何处等难以掌握。而英语在一句话当中,每个词都要分开,朗读方便;以主谓为核心展开句子,易于理解。

二、语言表达方式

(一)谴词造句

汉语习惯于形象思维,行文中为使文章鲜明、生动,多用比喻,词藻华丽。例如,某市一次龙舟赛的开幕词:“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本地)人杰地灵,风华物宝……。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绚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焰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潮,射击手点破满天彩球,跳伞健儿绽空中花蕾,抢鸭勇士谱水上凯歌。啊,(某城)是不夜城,龙舟会是群英会。”可见其语言之优美,辞藻之华丽,运用排比、对称等修辞手法,使得节奏铿锵、音韵和谐,读者听后受到感染。然而英语习惯于抽象思维,表现在语言上,常用抽象名词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上例若译成英语,未免充满夸张色彩,不知所云,令人发笑[3]。

(二)谋篇布局

写作过程中,汉语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注重结构的完整性,但缺少连接。而英语作品整体时空观不强,强调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断。这样的差异,使得中国学生写作英语作文时,虽语法、词汇问题不大,但“重点不突出,连接性差”。

(三)修辞方式

美国语言学者卡普兰(Robert Kaplan)对母语不同在美留学生的英语文章进行分析,指出不同文化在修辞方面存在差异,从中亦可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别。他认为,汉语是曲线式(Indirection),类似一种涡轮线(Gyre)。换言之,汉语没有明确的段落中心思想句,虽然也对一个意思进行阐述,但这种阐述顺着思想自然发展,如流水或螺旋向前运动——段落语义呈自然流动型。表现为:作者围绕主题从不同观点来说明,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让读者意会。特点在于:首先,一个段落里扩展内容较多,有时甚至与中心思想不相关(如作者突发的感想),对中心思想的发展以不断重复来进行,前文已述内容后文再提,或强调、或借此引出新内容。其次,多数说明文、议论文段落按照“因为……所以”自然思维模式发展。例如写文章时,常作大量铺垫、介绍,特点是曲径通幽,“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究含蓄委婉。

相较而言,英语是直线式(Linear),往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首句点明主题,将主题分成一系列分论点,用例子和阐述支持分论点,发展中心论点,将各分论点联系起来。特点在于:首先,段落的细节内容围绕主题句展开,每句都与中心思想相关。其次,句子内容是对中心思想有系统地发展,不是对主题思想的简单重复。

(四)议论手段

对比荀子《劝学》与培根《论求知》(Of Study):《劝学》运用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多用取向类比、比喻,起主导作用;以喻代议,寓议于喻。3段中20个比喻,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等;正反对比论证,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论求知》运用逻辑论证,以平实的语言、层次分明的结构阐述求知问题。其中也有比喻,但不是以喻代议,而是说明主要观点后,用比喻补充论点,起辅助作用。如:“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建移栽。”全文只用4个比喻。

(五)称谓

西方人唯“物”,中国人重“情”,这在人的称谓上再清楚不过。英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少得多,如“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等。英语中,人们常直呼对方的名字,避用称谓,欲与对话人取得平等地位。汉语恰恰相反。清代梁章钜《称谓录》共三十二卷,当代《称谓大词典》收录词汇多达一万二千有余。中国封建宗法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亲疏、长幼和性别等方面不同,权力和义务随之各异,故,称谓区分严格细密。为表礼貌,对陌生人也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除亲情观念外,也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思想影响。而西方人对无血缘关系的男子、未婚女士、已婚女士统称“Mr.”“Miss”“Mrs.”。

语言习惯上,西方人直率,中国人含蓄。西方人从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自强自信。中华传统美德则谦虚谨慎,对于恭维和夸奖多是回应“哪里哪里”“过奖过奖”。贵为天子的帝王自称也往往是“孤”“寡人”这样算不得美誉的谦辞[4]。

三、文字差异

汉字象形性因素较多,属立体建筑型,而英语文字符号化因素重,属单维流线型。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结构为方块型,笔划上下左右皆通,其字体本身与外部自然界联系密切,可以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形式。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英语、拉丁语、德语等希腊字母已经符号化,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强调人的智力运行轨迹。西方文字的弯弯曲曲实际上是把人的轨迹体现在文字上,表示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山”,英语的“hill”(能指)与山的实际存在形象毫无关系,只是由于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定而代表山的概念(所指)。汉字“山”,虽经多次改革,仍保持了感性信息——山的形象。汉字的象形特征使中国人思维的直观表象得到最大程度保留。

很多情况下,字的形体往往是留存在造字先民意识中的原始表象。正是对自然物象长期观察、留意,我国古代先民用线条对物象加以模仿和再现,并限定在方框内,通过有限线条的无限变化表现完整的物象,从而使汉字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整体性特点。为了表达的简洁,我国多次进行文字改革,不断对汉字线条加以简约和概括。相对于对物象的简单模仿,汉字又具有了简约性和概括性。“一切景语皆情语”,人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渗透主观情感和价值取向。由此,再现过程并非是镜像式原版复制,而是在再现物体之“象”同时,表达造字者和用字者的主观审美情感,从而使汉字带有情感性。

由是观之,汉字自然性强,人文性弱,具有多向综合性;英语与之相反,人文性强,自然性弱,具有单向推理性。汉英两种文字的外形差异,成为文化差别的潜在因素。中国文化科学性较弱,灵活性强;西方文化思维轨迹感强,但较呆板。

四、原因分析

(一)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模式使中国人理解具体问题时,倾向于放大背景环境。对于A-B对象来说,其意义要通过不同的环境来理解,而事件、事物和环境的关系复杂,往往不是简单的逻辑关系和数量关系,这就需要悟性把握和类比联想,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宽式思维模式。西方人的个体思维模式使得他们关心每一个要素,从要素到整体。要素间关系必须数量化、逻辑化才能控制整体,是严式思维模式。对于A-B对象来说,先分解出A和B,再理解A和B的严格关系,最后才能控制AB,而不必联系环境和其他因素。如上文“请假”一例,香港警员说到星期四是因为想这一天请假,原因是母亲生病,但是外国人受思维习惯影响,难以结合起来考虑。

从整体领悟·类比联想和结构分析·逻辑演绎的中西方对立思维模式反观汉语,很多“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皆获得理据。例如,“养病”“打扫卫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合逻辑而“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这是因人们遵循了西方结构分析·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若按汉语整体领悟·类比联想的思维模式来理解,便会得出:“养病”是从“因生病而需要休养”这一整体概念产生的词语,“打扫卫生”是从“打扫而使之卫生”这一整体概念产生的词语,逻辑通顺。又如,“老弱病残”,有人认为犯了概念交叉的逻辑错误,而这亦与汉语整体领悟·类比联想的思维特点有关。为凸显表达重点,汉语将在整体上有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宽容”了语言表达上的概念交叉。因此,用植根于西方语言思维模式的形式逻辑简单地对待汉语现象,只会削足适履。

(二)文化语境

高语境文化传播的信息绝大部分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数存于清晰、被传递的编码信息中;而低语境文化正好相反,将大量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5]。处于高语境的人交际时,表达往往不具体,次要信息过多,对方只能意会;而处于低语境的人主要靠言传。个体主义文化的人多采用低语境交际,方式直接;而集体主义文化的人多采用高语境交际,方式委婉[6]。Lustig和Koester曾概括低语境与高语境的特点:

低语境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圈内圈外灵活人际关系不密切低承诺时间高度组织化高语境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圈内圈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三)哲学思想

《庄子·外物》中有一著名命题: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其中,以鱼、兔比喻意义,以筌、蹄比喻语言。强调得鱼、兔是目的,而筌、蹄只是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类似的还有:书不言尽,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人认为,汉语似乎是“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形容汉语是雾里看花,有一种朦胧的美、含蓄的美。而英语是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朗的景象,比喻景物十分清楚),有一种清爽的美、直白的美[7]。

(四)文化维度

如前所述,汉英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同,即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差异。思维是语言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从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看,决定思维方式的是文化。根据文化学家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英美等西方国家属于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服从集体,考虑问题、做事从集体利益出发。注重归属感,要求每个人都要融入群体,先集体、后个人,强调彼此和谐、合作,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不鼓励个人凸显自己,平等相处。而个体主义文化强调个体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考虑问题、做事从个体利益出发。注重个人的创造性和成就,突出个人奋斗。人人都有独特才能与潜力,将其发挥出来是人生最高目标。崇尚展现自我,显示特色。影响到语言,汉语表现为整体思维优先,英语表现为个体思维优先。

[1]姚小平.作为人文主义语言思想家的洪堡特[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1).

[2]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栾晓虹.文化差异与语言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6]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H0-05

A

1672-3805(2014)04-0088-05

2014-02-15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大学英语后续教育中语言认知的研究与实践”(GBC1212004)

张梦军(1973-),男,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境汉语语言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