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

2014-01-22 06:12经文善于庆生潘晋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梭形神经节腹膜

经文善,于庆生,潘晋方,王 振

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合肥230061)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3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1岁,因腰背部疼痛并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1 d入院。查体: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脐左侧压痛(+),未扪及肿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尿常规示白细胞(+++),潜血(+++)。泌尿系彩超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稍扩张并腹腔内实质性占位。腹部CT检查:⑴腹膜后右肾下极左前缘占位,腹膜多枚增大淋巴结,考虑恶性肿瘤(肉瘤?)可能,神经源性肿瘤不除外;⑵左侧肾上腺腺瘤;⑶右侧卵巢囊肿可能性大(图1)。肿瘤标记物检查未见异常。腹膜后肿瘤、泌尿道感染诊断明确,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泌尿道感染痊愈后,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中见一圆形肿物位于腹膜后下腔静脉右侧、右肾前方,表面光滑,包膜完整,直径约4.5 cm,活动度可。周围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肿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报告:肉眼观肿物色灰黄灰白,大小6.5 cm×5 cm×4.5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质韧。镜下观瘤细胞短梭形,核呈波浪状,呈弥漫均匀分布,间杂灶性分布的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病理诊断:节细胞神经瘤(图2)。

2 讨论

节细胞神经瘤又称神经节细胞瘤或神经节细胞纤维瘤,是起源于外周交感神经节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植物神经系统,约占周围神经肿瘤2%~3%,由分化好的神经节细胞、神经鞘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1]。节细胞神经瘤生长特点为沿着器官周围间隙,并包绕血管呈现浸润趋势。但一般血管内不发生闭塞或狭窄,本身走行自然。该肿瘤可沿周围自主神经节发生于全身各处,腹膜后和后纵隔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2]。

图2 病理组织学检查,瘤细胞短梭形,核呈波浪状,呈弥漫均匀分布,间杂灶性分布的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和成年人多见,多见于40岁之前,性别无差别。常由体检或B超或CT检查时偶然发现。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其发病缓慢,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因肿瘤过大产生压迫症状而就诊,如刺激胃产生恶心、呕吐,刺激直肠引起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刺激膀胱产生尿频排尿紧迫感等症状。在肠道可出现部分肠梗阻症状,泌尿系可出现肾盂积水症状[3]。亦有部分患者其神经节细胞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分泌少量儿茶酚胺、血管活性肠肽等激素,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在诊断上,因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症状、体征并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对诊断的帮助并不大,目前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节细胞神经瘤病灶的相应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对于术前的定位及术后的随访有重要意义[4]。CT多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椭圆形或梭形软组织肿块,肿瘤包膜完整,边缘锐利。肿块一般较大,平扫多为中等或低密度肿块,肿块较小时密度均匀,肿块较大者密度可不均匀。钙化少见,常表现为细小斑点状钙化。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实质期及延迟期轻中度进行性强化,强化均匀或不均匀。部分肿瘤增强后可见少量线条状强化,这可能与肿瘤内间质血管丰富有关[5]。影像学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唯一治疗方法,肿瘤完整切除可以治愈或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机会。本病通常预后良好,少数肿瘤含有分化不成熟成分,考虑存在潜在低度恶性,需术后定期观察随访[6]。

[1]朱新华,刘月辉,张少荣,咽旁隙节细胞神经瘤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6):283-283.

[2]吕绍茂,梁昆如,段少银,等.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29.

[3]唐俊伟,章素芬,金宇飚,等.成人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纤维瘤1例暨文献复习[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6):1132-1134.

[4]李霞.超声诊断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1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9):612.

[5]刘云霞,王关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5):2232-2234.

[6]赵考路,张仲寅,崔小鲁,等.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16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0):955-956.

猜你喜欢
梭形神经节腹膜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人类独特的脑细胞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铸钢件和梭形斜柱逆施工技术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