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2014-01-23 02:56吴长城王家润康卫洲
种业导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豫南蛴螬辛硫磷

吴长城,王家润,康卫洲

(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

吴长城,王家润,康卫洲

(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指出了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蛴螬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豫南;夏花生;蛴螬;发生;防治措施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近些年豫南夏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连作,加上适合虫害发生的气候条件以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等,导致夏花生虫害发生逐年加重。危害豫南夏花生的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其中以蛴螬的发生危害最为严重。结合两年来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正阳县夏花生地下害虫防治经验,介绍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1 蛴螬的危害特点

花生从播种到收获都可受到蛴螬危害,苗期取食种仁,咬断根茎,造成缺苗断垄;生长期至结荚期取食果针、幼果、种仁,严重影响荚果的形成与发育,造成空壳、烂果和落果,降低花生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危害根系,造成死株。另外,蛴螬的成虫危害花生叶片,影响花生光合作用,造成大面积减产。

2 蛴螬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

2.1 花生生长期与蛴螬活动时期相一致

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上升到10cm 以上土层活动,并进行危害。6月下旬至7月中旬,花生进入开花下针期,此时田间出现大量的新生低龄幼虫,集中分布在10cm土层。8月上旬,花生进入饱果期,此时当年新生幼虫先后进入三龄期,聚集在花生株周围10cm左右的土层,取食幼果果柄及果针。8月下旬食量增大,取食籽仁,进入暴食危害期。9 月上中旬,花生收获后,田间幼虫继续危害花生残枝或秋播作物,10月底逐渐向20cm以下土层转移越冬。前述内容可以看出,花生播种到苗期,正值越冬幼虫上升危害和成虫盛发取食、产卵期。花生开花到幼果期正值金龟成虫和幼虫盛发危害初期,花生饱果期正值蛴螬三龄暴食期。因此,蛴螬活动危害时期恰与花生生长期相一致。

2.2 适宜的生态条件

土壤温度和湿度对蛴螬发生有较大影响。当地表温度上升快,10cm处地温达到10℃时,大黑鳃金龟的幼虫便开始上移,当地表温度达到15.6℃时,出土危害花生。花生面积的逐年扩大,多年重茬种植,加上冬闲面积减少及大面积使用农药,致使土壤中的天敌减少,给夏花生地下害虫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态条件。

2.3 防治技术落后

对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发生规律和生物学习性认识不够,防治上抓不住要害,不能及时、统一开展大面积防治,防治方法不对路,防治措施不配套。重后期防治,轻播种期、苗期等适期防治;重幼虫阶段防治,轻成虫阶段防治;重花生田防治,轻其他虫源田防治;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有些年份防治质量好,有些年份防治质量差;同一年份有的地块防治效果好,有的地块防治效果差。

3 蛴螬的发生规律

蛴螬在豫南每年发生一代,幼虫有两个危害高峰期。幼虫在土壤耕层深处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气温上升到 15℃左右时,开始向土表活动,并取食春花生种子和幼根,造成缺苗断垄,形成第一个危害高峰。一般4月下旬开始出土羽化。羽化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并与当年4~5月温度有关。成虫有趋光性,喜欢在晴天闷热的晚上活动,产卵主要集中在6月上中旬,产卵部位在花生株下土壤中。成虫交配后10~15d在土中产卵,产卵高峰期在6~7月份,每头雌虫可产卵100粒左右。6 月中旬卵开始孵化为一龄幼虫并取食花生根系,每穴常有2~3头幼虫,多的达4~6头。花生根系受到危害后,丧失吸收功能,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分枝少,叶片变黄,继而整株死亡。

7~8月是第二个高峰期,也是最重要的危害期。7月中下旬变为两龄幼虫后,大量危害花生荚果。7月底至8月初,三龄幼虫危害花生达到高峰期,食空果仁使其呈泥罐状,有的甚至咬断花生主根,造成成片死苗现象。

9月份花生收获后,高龄幼虫留在土中,土壤潮湿时活动加强,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秋季在表土层活动,以后随气温下降又向土层深处运动,休眠及越冬。

4 蛴螬的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飞入田块产卵,减少将幼虫和卵带入花生田的机会。蛴螬抗水性差,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灌水,对蛴螬有一定杀伤力,如将土壤呈泥泞状态3d以上,即可使蛴螬全部死亡。有水浇条件的地方在 11月份前后进行冬灌,可减轻危害,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2 人工捕杀

施有机肥前应筛出其中的蛴螬。发现花生苗被害应挖出根际附近的幼虫。6月上中旬,利用蛴螬的趋光性,每天傍晚手持电筒,在地边人工捕捉成虫,并将捕捉到的成虫集中处理,或用黑光灯或者汞灯诱杀成虫。结合土地耕翻,犁后捡虫。暗黑鳃金龟、铜绿鳃金龟出土高峰期至开始产卵前,于晚上9点后,利用金龟子假死性,晃动树木,使在树上取食的金龟子落地,集中消灭。根据暗黑鳃金龟的隔日出土习性,每两晚进行一次,对压低田间蛴螬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结合花生收刨,拾出成虫。

4.3 生物防治

蛴螬卵期或幼虫期,每公顷用蛴螬专用型白僵菌杀虫剂22.5~30kg与300kg细土拌匀,在作物根部土表开沟施药并盖土;或者顺垄条施,施药后立即浅锄,结合浇水效果更好。也可用含孢子量15亿个/g的绿僵菌3~5kg/m2拌土撒施后整地。

4.4 化学防治

4.4.1 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甲拌磷颗粒剂22.5~30kg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拌入有机肥内使用。

4.4.2 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没有包衣的,用40%辛硫磷乳油按药∶水∶种仁为1∶20∶800 的比例拌种。

4.4.3 撒施毒土6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每公顷用40%毒钉或50%辛硫磷乳剂3.75kg,对干细土300~375kg撒施,并浅锄入土内,可有效毒杀成虫,减少田间卵量。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每公顷用40%毒钉或50%辛硫磷乳剂3.75kg,对干细土300~375kg拌匀撒施,结合中耕,锄入土中,对防治幼虫有较好的效果。6月底至7月初花生开花下针期,正值一龄幼虫对药剂敏感期,可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剂3.75kg对细土300~450kg 配成毒土,撒在花生棵周围,随后中耕,结合灌溉,效果更好。

4.4.4 灌根蛴螬发生较重的田块,可用40%毒钉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 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mL,可杀死根际附近幼虫。

[1] 周帅,苏瑞峰,吴继华. 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J]. 种业导刊,2009(01):33.

[2] 王俊君. 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13(09):19.

[3] 彭理,陈永凡,孔令军. 作物地下害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种业导刊,2012(11): 25-26.

S435.652

B

1003-4749(2014)03-0018-02

2014-01-20

吴长城(1965-),男,河南西平人,本科,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

猜你喜欢
豫南蛴螬辛硫磷
国内辛硫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家蚕中肠内对辛硫磷耐受性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花生田蛴螬较多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蛴螬危害蓝莓的识别方法、危害期及防治措施
一株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豫南春茶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毒土法对阜阳市夏大豆田蛴螬的防效试验
基于旅游产业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