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4-01-23 04:22王美青孙永朋
中国食用菌 2014年1期
关键词:菇农菌种食用菌

徐 萍,卫 新,王美青,孙永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食用菌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其产业链扩张性强,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改善膳食结构、引领健康、出口创汇等领域均做出了重要贡献。浙江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集中,规模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是全省十大主导优势产业之一,其产量、产值及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

1 主要成效

1.1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优势产区基本形成

经过多年的主导产业培育,浙江食用菌生产总量不断增长,栽培区域不断拓展,优势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性。2012年全省食用菌鲜菇总产量达到1.151×106t,产值超过6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与2001年相比,总产量增长2.4倍,产值增长3.4倍。同时,浙江食用菌生产品种从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方向发展,蘑菇、金针菇等非耗木型食用菌发展较快,秀珍菇、杏鲍菇等节木型食用菌生产也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浙西南和浙中香菇黑木耳产业带,浙西金针菇、浙中珍稀特色食用菌产业带及浙南浙北两大蘑菇产区,其中18个重点发展县的食用菌产量达到1.067×106t,占到全省食用菌总量的91.6%。

1.2 龙头企业凸显实力,集约化生产有力推进

浙江省结合本省食用菌生产实际,大力推进“菌包集中生产+分散式出菇管理”的统分结合的新型生产模式,使食用菌产业走上了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生产方式从单一的散户生产向专业大户、工厂化、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生产方式发展,基本形成了“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户”、“四位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和以农业部门为主的菌种管理体系,食用菌集约化生产和菌包专业化生产成为新亮点。截至到2012年底全省食用菌有产业协会22个、农业企业182家、农民合作社216个、带动农户18.1万户,初步建成规模化、集约化食用菌生产基地100余个,产量约占全省总量的30%,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72家,生产能力4.7亿袋,已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食用菌原材料和设备生产、销售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香菇、木耳菌种产销地。

1.3 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市场营销体系初具规模

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建设中,浙江省十分注重地域品牌建设,“庆元香菇”、“江山白菇”、“磐安香菇”、“开化黑木耳”等先后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和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知名度、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为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减少交易环节和成本,全省在主产区兴办了集散功能较强的食用菌交易市场8个,年交易干菇3.5×104t,交易额25.9亿元,其中庆元香菇市场、龙泉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中国磐安特产城、江山农贸城、景宁山珍市场等年食用菌交易额均超亿元,在促进食用菌流通、协调产销、帮助菇农增收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

1.4 发展方式初步转型,资源循环型生产得到培育

浙江省十分注重科技的创新,随着工厂化栽培技术、反季节栽培技术、木腐菌类替代原料、胶囊菌种技术、液体菌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浙江省食用菌发展方式初步转型,开始由传统段木栽培向代料栽培转变,平面栽培向立体栽培转变,单一季节生产向周年生产转变,分散的作坊式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栽培以及菌包专业化生产转变,由单一资源消耗型向注重废弃物利用型转变,大大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资源循环型生产开始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生态环境的保护、菌糠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以及农作制度的创新得到重视,各地涌现了“菇稻轮作”、“蚕桑-黑木耳”、“水稻-蘑菇-芦笋”、“奶牛-蘑菇-牧草”、“菌糠多级利用”等一批高效生态型的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并建立了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2 存在问题

2.1 产品深度开发不足

浙江省虽然是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省,但大部分以鲜销为主,加工水平总体不高,多以原料制成盐渍品、干品、油渍品及清水罐头等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弱,食用菌药用成分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造成产业链短,综合利用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距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还有一定的差距。

2.2 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食用菌产业是一项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急需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作为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而目前浙江省突破性新品种特别是珍稀食用菌新品种不多,菌种良繁体系不健全,工厂化、集约化、循环型生产适用技术、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包括深加工技术)、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滞后,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全省食用菌科技服务队伍不健全,技术推广人员缺乏,从业菇农老龄化,导致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难以开展,甚至连常规性的技术也无法及时推广到位,严重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2.3 生产安全存在隐患

菌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功与否,目前浙江省菌种场有400余家,菌种生产规模在1亿瓶 (袋)左右,但缺乏龙头母种场,菌种生产经营“低、散、小”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菌种生产事故突出,菌种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生产水平亟待提高;同时,食用菌生产环节的安全用料、用药和销售批发流通环节的贮藏保鲜方法不规范现象严重,使得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制约了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4 资源供给压力不断凸显

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木资源,尤其是木腐菌类要消耗木材资源,虽然近年来浙江省食用菌在种植原料、品种结构转型上有了较大突破,但以香菇、黑木耳等木腐菌类为主产品,以林木 (主要是阔叶林)为主原料的种植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随着各地食用菌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木腐菌生产规模居高不下,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拓宽资源来源,木材加工边角料、刨花、桑果枝条等杂木资源亦得到开发利用,但资源继续挖潜的余地不容乐观,杂木资源趋紧势头不可逆转,林木资源短缺日益显现。同时,作为代料食用菌主要辅料的棉籽壳、麦麸、棉饼等因南菇北移,价格不断上涨。资源供给压力的不断凸显,使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3 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3.1 强化政府职能,营造有利环境

3.1.1 完善政府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食用菌产业的政府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产业科研及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教育培训、营销体系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公益性项目和重点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工商企业和民间资本、外资投资食用菌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投入体系,确保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优化发展环境,通过简化工商登记手续、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给予用地用电和农产品运输优惠等加大对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菇场的扶持;特别是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用地,要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给予建设用地优惠,优先供地和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减免收费;建立食用菌产业风险补偿基金,联合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各类金融机构,面向菇农发放贴息贷款或低息贷款,有条件的地区可向菇农发放生产补助或将食用菌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菇农经营风险。

3.1.2 加大菌种监管力度

加强菌种市场管理,严格实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取缔非法经营,严厉打击伪劣菌种和伪劣原辅材料生产销售行为,减少生产事故发生,确保菇农生产安全;健全完善三级菌种规范化生产体系,实施“131”菌种产业提升工程,重点支持省内10家母种场、30家骨干原种场改造提升和规范化建设,带动100家栽培种场提升,确保菌种质量;加强菌种安全生产监测能力建设,提升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科院、杭州市农科院、丽水市农科院、庆元食用菌科研中心等科研单位的菌种质量检验能力,并建立第三方集中出菇试验制度,为菌种质量的监督抽检提供资质和平台支持,防范重大菌种生产事件。

3.1.3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适应农产品绿色、安全消费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强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和对重大生产安全事件的防控,探索实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构筑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要加强生产监管,按照国家和省关于食用菌管理的要求,加强食用菌投入品等生产和营销方面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违反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生产行为发生,严禁劣质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要完善食用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以市级食用菌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为中心、镇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为基础的覆盖全省范围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点,防止流通环节违禁药品的使用,确保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

3.2.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坚持内部提高、外部引入、整合优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菇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参股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食用菌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食用菌附加值;鼓励食用菌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和基层农技站、供销社等服务主体联合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合作组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重点增强信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能力,提高菇农组织化程度;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大力扶持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组建家庭菇场,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和科学发展。

3.2.2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加快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深化现有品牌资源整合,实施品牌原产地域保护制度,着力优选、培育出若干个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并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区域公共品牌的使用许可制度和使用管理规范,打击区域品牌的冒牌行为,防止区域品牌的滥用。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注意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市场声誉,以良好的质量、服务、信誉来维护和支撑区域公共品牌的形象。要借助电视、网络、各种报刊杂志、乡镇村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区域公共品牌,最大限度地增大品牌市场声势,塑造区域公共品牌的整体形象,提高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3.2.3 健全现代食用菌市场体系

加快现代食用菌市场体系建设,在食用菌主要产区和集散地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地方性、区域性的食用菌批发市场,改善交易条件、规范交易程序、加强监督管理,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专业性批发市场。鼓励创新食用菌产品的交易方式,积极推行“衔接基地、连锁配送、全程控制”模式,加快发展网上直销、连锁经营、入驻超市等新型营销方式,引导和鼓励连锁经营企业直接从原产地采购,与食用菌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健全食用菌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依托食用菌产品批发市场交易平台和浙江食用菌网、浙江农业信息网、浙江农民信箱等网络平台,为广大菇农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技术、产销动态等信息,有效发挥信息引导生产功能和沟通产销衔接功能,以保证食用菌产品价格稳定。

3.3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3.1 注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加强食用菌替代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如松木屑、落叶果枝条、稻草、芒萁、农林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革新食用菌生产配方和生产模式,实行菌包生产专业化,降低耗材量、提高食用菌的生物转化率;建立菌糠收集利用补贴制度,在食用菌专业村设立村级回收点,并对菌糠收集单位 (村级集体或专业组织)和菌糠利用单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切实提高菌糠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推进食用菌产业向清洁化生产转变,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加大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的示范推广力度,建立一批食用菌循环生产示范区,探索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结构的食用菌循环生产的有效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引导食用菌生产者主动发展循环生产,使食用菌生产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道路。

3.3.2 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及市场需求,稳步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稳定香菇、黑木耳等耗木型食用菌,发展金针菇、蘑菇等非耗木型食用菌,积极开发秀珍菇、杏鲍菇、猴头菇、竹荪及灵芝等特色菌类,实现以香菇为主的品种结构向以蘑菇、金针菇、秀珍菇等多菌并举的品种结构转变。同时,各地应依据当地资源优势,就地或就近取材,科学利用农业下脚料发展不同食用菌品种,着重扩大草腐菌和节木型珍稀菌生产比重,促进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减少食用菌产业对林木资源的依赖与损耗,实现食用菌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

3.3.3 合理利用林木资源

正确处理好食用菌生产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以“造用结合、动态平衡”为原则,建立确保资源增长的总量调控机制,严格按照新增林木保有量审批用材指标,以真正实现造林与用林挂钩和森林蓄积量动态平衡;实行杂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香菇等耗木型食用菌的生产成本,以调节其生产规模,促进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已无杂木可采的林地或不能再承受间伐的林地,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鼓励栽培杂木林,积极恢复、发展与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要加快速生菇木林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适宜浙江种植的桤木、南酸枣、拟赤杨、马褂木、光皮桦、胡枝子、小果冬青等速生品种,间伐间种,使资源的种植、蓄积与利用保持平衡,促进菌林和谐发展。

3.4 加强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4.1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食用菌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大力开展食用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扩大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逐步从以栽培环节为主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充分发挥浙江省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加强协作攻关,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研发与现阶段产业相适应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力求在新型基质开发和循环生产关键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平台建设与工厂化专用品种选育、菌种质量控制及产业化繁育关键技术、集约化生产装备及安全关键技术、新型现代化菇棚设计和应用、精深加工和采后保鲜技术、病虫害控制、花菇菌棒安全高效保水材料研发等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高食用菌自主创新能力,以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3.4.2 加大先进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依托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菇场等为主体,集成各类科技资源,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理顺“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和体制,加强食用菌科技研究院所试验基地、科技示范园、食用菌精品园的建设,积极开展食用菌高效、循环生产关键技术、模式的试验、示范和集成应用,并通过技术培训、组织现场考察交流等措施,以点带面,加快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的推广应用,为全省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3.4.3 建立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构,形成以农业部门为主,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的食用菌科技服务网络,为菇农提供快速、便捷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菇农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提高菇农的科技素质,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注重人才培养,在有关高等院校开设食用菌专业,为食用菌尤其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办田间学校等形式,对菇农进行全程式跟踪培训,特别要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中青年菇农进行食用菌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培训,使其成长为新一代的专业菇农。同时,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的宣传作用,播出食用菌开发的专题新闻,注重总结典型经验,把食用菌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新模式因地制宜的及时向全省推广,引导食用菌产业向纵深发展。

3.5 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3.5.1 加快“走出去”步伐

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改进服务,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优先给予赴外从事生产经营的广大菇农技术、信息、资金上的支持,并给予便捷畅通的良好服务,加快食用菌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强食用菌赴外开发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推广,利用现代农业信息网络系统,构建远程技术服务机制,及时解决外出菇农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在外出菇农集中地组建合作社、协会,提高菇农组织化程度和应变能力。设立食用菌“走出去”专项发展资金,采用“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紧急援助”等方式,加快建立“走出去”食用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奖励与补助制度。

3.5.2 拓展农业资源利用空间

充分发挥浙江省食用菌产业的资金、技术、品牌、管理与人才优势,利用科技下乡,大办技术辅导、培训班、食用菌协会年会、科技入户等多种形式,广发资料,深入宣传,引导菇农赴外生产经营;采用“分段生产、跨区域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合作与竞争,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全省农业资源利用空间,增大资源总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使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朝“两头在内、两头在外”的方向发展,即菌种、精深加工在内,资源、市场在外,突破资源、环境与市场约束,既减轻浙江省的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又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5.3 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

按照农业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发展思路,树立大市场、大开放、大发展的意识,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总部经济”,加强省际间、国际间合作,充分利用省外、国外土地、林木、劳动力等资源,以外联基地、提供上游或下游技术、资金及服务等多种形式,形成“省外建基地、省内搞研发、国外拓市场”的开放型食用菌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使省内优势与省外、国外优势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加强与“走出去”重点地区联系和沟通,建立区域间、政府间协作机制和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争取当地政府在银行信贷、财政扶持、建设用地和农民关系协调等方面为浙江菇农提供支持和帮助,构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跨区域食用菌产业经营体系。

[1]杨俐.浙西南地区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 [J].林业经济,2012(5):44-46.

[2]潘华锋,陈青.浙江省食用菌循环生产模式剖析[J].中国食用菌,2010(29):60-62.

[3]朱志泉.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J].浙江食用菌,2009,17(5):5-7.

[4]王幸斌.食用菌产业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J].中国食用菌,2011,30(4):59-60.

[5]张俊飚,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 [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5):13-21.

猜你喜欢
菇农菌种食用菌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菇农装袋忙
资源禀赋、技术认知与农户技术选择偏好
——基于10省700份菇农的调查数据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绿色发展战略视野下菇农法律援助工作的对策探索*
不同规模菇农经济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