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的品种改良及科学饲养技术

2014-01-24 10:09,,
浙江畜牧兽医 2014年3期
关键词:绍兴市养羊羊舍

,,

(1.绍兴市兰亭镇畜牧兽医站,浙江绍兴 312044;2.绍兴市王坛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3.绍兴市马鞍镇畜牧兽医站)



山羊的品种改良及科学饲养技术

王金田1,丁尧根2,严建康3

(1.绍兴市兰亭镇畜牧兽医站,浙江绍兴 312044;2.绍兴市王坛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3.绍兴市马鞍镇畜牧兽医站)

绍兴柯桥地区,尤其是王坛、稽东、平水、兰亭等山区,农民素有饲养山羊的习惯。但据笔者调查,当地饲养的大多系体型小、生长慢的本地山羊,且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方式落后,人畜混居现象严重,养殖效益不高,生态环境恶劣。

因此,要想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品种改良和推广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

1 品种改良

良种是发展规模养羊,提高养殖效益的基础。本地山羊大多存在体型小、生长慢、养殖效益低的缺点。周岁公、母羊体重仅12.5~20.0 kg,成年公羊体重17.5~30.0 kg,母羊15.0~25.0 kg。

但本地山羊也有成熟早、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各地均可饲养。所以,一般可作为母本进行经济杂交,以利用其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等优点,以提高饲养山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地山羊的杂交改良,笔者建议采用体型大、生长快,肉用性能良好,繁殖力较高,适应性较强的波尔山羊为父本,本地山羊为母本,杂种后代作为商品肉用羊供应市场。据各地试验,波本杂种后代,羔羊初生体重可达2.5~3.0 kg,比本地山羊提高35%~40%;3月龄体重可达15.0~20.0 kg,日增重达150~180 g,比本地山羊提高50%~60%;6月龄体重可达27.5~32.5 kg,日增重达135~150 g,比本地山羊提高40%~45%。

2 羊舍改造

农户传统养羊,羊舍大多采用空闲旧房改建,阴暗、潮湿、拥挤,补充草料一般均放于地面或舍内,羊舍内缺少草架、料槽、水槽等必要设施,补喂的草料或饲料容易受粪尿污染,影响利用和传播疫病。

山羊性喜清洁、干燥的生活环境,根据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修建羊舍一定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舍养羊,羊舍式样以长方形为佳,羊舍一侧可用竹片或竹帘铺设离地80~100 cm的架空羊床,任羊只在高燥通风的羊床上睡觉、休息,粪、尿可通过竹片或竹帘空隙落入地面,保持羊床清洁卫生,有利于减少疾病发生。

根据试验,采用离地羊床饲养方式比地面关养的传统养羊方式增重速度可提高6%~10%,效果明显。

3 饲养方式

绍兴柯桥多属农区,缺少成片的放牧场地,但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等十分丰富,山地和抛荒地还可种植高产牧草。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半放牧半舍饲、放牧+补饲或全舍饲的饲养方式。

一般山区山多草多,农作物秸秆丰富,可充分利用低产山地、抛荒山地种植高产牧草,解决饲养山羊的部分青粗饲料。有条件的地区,可收集利用竹笋罐头加工厂的笋壳、笋头等副产品,添加米糠、麸皮、豆渣等青贮后可作为舍饲山羊的优质饲料。

根据生产实践,山羊的饲养方式一般可采取上午补喂舍饲(补喂适量混合精料或青粗饲料),下午有条件的地区可放牧3~4 h。有条件的养羊户,根据需要可通过微贮、氨化等技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幅度提高各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效果,如稻草、麦秸、玉米秸、甘薯藤、花生秸等都可作为微贮和氨化原料,是饲喂山羊的好饲料。

4 配种繁殖

浙江山羊一年四季均能配种繁殖,传统的山羊饲养方式大多采用公母羊混群饲养,配种繁殖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多为1年1胎或2年3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公母羊混群饲养,无法进行有效的选种选配,容易发生早配和近亲配,也无法正确掌握配种、产羔时间。因此,规模养羊应严禁和避免这种繁殖方式。

配种繁殖是养羊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规模羊场在安排配种繁殖计划时,应根据羊场的饲养水平,以控制在1年1胎或2年3胎为宜。

选择配种季节时应考虑受配母羊及羔羊断奶期有良好的外界环境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以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及肉羊出栏上市,能赶上秋冬季羊肉消费高峰为原则。所以,一般可安排在秋季(9~10月)配种,春季(2~3月)产羔,冬季(元旦、春节前后)肉羊出栏,以达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上市,以加快养羊周期,缓解冬季饲草缺乏的矛盾。

5 疾病防控

羊病防控是规模养羊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一旦感染即可引起大批发病,给养羊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5.1 传染性胸膜肺炎 该病俗称烂肺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3岁龄以下羊易发。

临床症状该病多发于冬季及早春,发病率可达60%以上,死亡率达15%以上。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间或发生湿性短咳,按压胸部有明显疼痛感,体温41~42℃,严重时呼吸困难,伴有浆液性鼻液。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和胸膜摩擦音,肝区叩诊呈实音。

剖检病变局限于胸部,肺部炎症,一侧浸润且明显肝变,胸腔积液,多呈黄色。

预防措施本病多为接触传染,规模养羊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必须引种时应隔离观察1个月,证实健康无病时方可混群饲养。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对其他假定健康羊群可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免疫接种预防。

治疗方法可用阿米卡星4~8 mL,地塞米松2~4 mL,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3 d;或土霉素,剂量为10 mg/kg体重,肌注,每日1次,连用7 d;或磺胺嘧啶钠10 mL,肌注,每日2次,连用3 d。

5.2 羔羊痢疾 该病是以羔羊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1周龄内的羔羊,常可引起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废绝,被毛蓬松,低头弓背,持续腹泻,粪便恶臭,开始呈糊状,后变为水泻,含有气泡、粘液和血液,后期肛门失禁,脱水,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多在1~2 d内衰竭死亡。

剖检病变,可见大小肠粘膜炎症,溃烂,急性病羊肠内容物中混有血液,肠粘膜出血,并有多处坏死病灶。

预防措施本病的传染性很强,羊群中一旦有羊只发病就可迅速感染全群。因此,要加强哺乳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尤其是冬春季节新生羔羊出生后最好于12 h内,口服土霉素0.15~0.20 g,每日1次,连用3~5 d,预防效果良好。

治疗方法可用磺胺脒0.5 g,鞣酸蛋白0.2 g,次硝酸铋0.2 g,小苏打0.2 g ,加水适量,1次灌服,每日3次,连用3~5 d。或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肌注,每日2次,连用3~5 d。或大蒜捣烂取汁50 mL,加等量白酒,混合后内服,每次10~20 mL,每日2次,连用5~7 d。

5.3 传染性脓疮 该病俗称“羊口疮”,是由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幼龄羊,尤以春夏季发病较多。

临床症状本病多呈群发性流行,病初先在山羊口角、上唇或鼻镜发生小而散在红斑,很快形成小结节,后成水疱或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严重者整个口唇肿大外翻,导致病羊采食困难。

预防措施本病主要经伤口感染,应注意保护幼羊的粘膜和皮肤,防止损伤。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消毒圈舍、用具。羔羊15日龄左右可用传染性脓疮弱毒苗首免,1~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预防效果良好。

治疗方法可用10%病毒灵5 mL,庆大霉素2 mL,地塞米松2 mL,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3~5 d。或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患部,涂擦碘甘油或龙胆紫,5%土霉素软膏,每日2次,连用数天。

2014-03-05

S827.4

:B

:1005-7307(2014)03-0031-002

猜你喜欢
绍兴市养羊羊舍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强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