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2014-01-24 13:59乔艳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病况心包胸痛

乔艳春

(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乔艳春

(阜新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作时间在心肌梗死后2~7 d。结论 胸片以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诊断。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未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后综合征;心电图

急性梗死是临床治疗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病况复杂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并且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症状。通常急性心肌梗死者具有多方面的症状,涉及到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多种病况,若不及时处理将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况不仅要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还要注意后期并发症的预防处理,避免给患者造成更多的伤害。经临床调查发现,梗死后综合征是治疗中比较多发的并发症,临床必需注重此类病况的处理。本次结合我院收录的42例病况资料,对其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6例,合并梗死后综合征42例,占10.3 %,年龄42~78岁,平均(46±11)岁,其中男30例,女12例。

1.2 诊断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梗死后综合征按第7版内科学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包括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动态变化、肌钙蛋白检测。

1.3 症状体征

4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痛因深呼吸、咳嗽、吞咽等动作而加重。伴发热37例,占88.1 %,32例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占76.2 %,9例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占21.4 %,5例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和心包摩擦音,占11.9 %。发作时间在心肌梗死后2~7 d。

1.4 辅助检查

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肌梗死的部位:广泛前壁30例,占71.4 %,局限前壁6例,占14.3 %,下壁4例,占9.5 %,下壁合并右室、正后壁2例,占4.8 %。胸片提示胸腔积液14例,占33.3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12例,占28.6 %,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4例,占9.5 %。

1.5 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胸痛给予消炎痛或阿斯匹林等,若胸痛较剧者可用适量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等),超声心动图检出心包积液者停用肝素及抗凝药物。当前,国内治疗水平相对有限,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处理依赖于药物应用,这是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对于传统药物治疗存在的不足,现行方案中也拟定了更多的医治方案,这些都加快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体制的优化改革。

1.6 误诊和预后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延展8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4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细菌性肺炎2例。本组病例经过对症治疗胸痛在24~48 h内缓解,预后良好,未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各种病症共存于某一患者中,常常给医师操作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避免治疗失误引起的意外事故,务必要做好诊断工作的有效性,严格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实施判断,形成一套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诊治方案。

2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数持续上升,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病发对象,且老年患者的病况十分严重。尽管临床对急性梗死治疗掌握了先进技术,但在急性梗死后期并发症处理上,还没有完全掌握可靠的方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正在逐渐上升,一般比例在5 %~10 %,这是国内外医学资料一致认可的标准[1]。通过对比研究,本次42例中,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3 %,这一标准符合医学资料的记载内容。从临床病发情况来看,梗死后综合征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4周内,少数患者1周内则有可能发生。临床统计发现,梗死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发热,且绝大多数是突发性的发热,同时胸骨后也伴随着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增大了患者呼吸的难度[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属于复杂型病况,医院要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治方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痛造成的干扰。因此,临床诊治前要做好病况诊断工作,以最后诊断结果为依据拟定治疗方案,这样才能降低梗死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正常不断提高,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做好疾病诊断与治疗是我国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一般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治疗处理,患者的病情会达到稳定状态,并且不会有胸痛复发等问题。但是,由于治疗后期处理不当,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也略有上升,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二次胸痛,这就要求医师详细地排查原因,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合临床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二次胸痛是因为梗死范围增大而造成的,常见于心包炎、肺栓塞等,这些都要求及时安排诊断检查,确定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此次42例中,初次诊断就发生了误诊情况,因病况检查不当而被误诊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细菌性肺炎等,经过多次检查确认后,及时针对性处理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国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水平逐渐提高,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医院必须做好病况分析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此次分析中得出,梗死后综合征处理要注意的几点:对发热、二次胸痛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发生梗死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避免梗死后胸痛范围的扩大化,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的诊治效率,必须要做好以患者病况为中心,以最优治疗方案使用为指导,开展多元化的临床医疗服务,促进患者病况的最快恢复。

[1] 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2.

[2] 刘桂蕊.心肌梗死后综合征[J].临床荟萃,2000,15(1):45-46.

R542.2+2

:B

:1671-8194(2014)03-0051-02

猜你喜欢
病况心包胸痛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治癌症,生存质量很重要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急性非心源性胸痛治疗体会
心包转移瘤的CT表现
哪儿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