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就医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伦理思考

2014-01-24 18:43吴小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9期
关键词:医患医务人员伦理

陈 英 吴小梅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南门分院针灸软伤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前就医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伦理思考

陈 英 吴小梅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南门分院针灸软伤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其他服务业相比,医疗机构有其特殊性,更易产生医患矛盾。医患沟通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而医患矛盾与人文医学的缺失便始于对话不足。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或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医患关系;伦理;思考

医学与伦理密不可分在于医学离不开伦理保障,在我国民间及医 界有一个流传久远的关于“仁心医者,悬壶济世”的传说[1]:世有壶翁,不知其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园,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由此可观之,壶翁及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称壶翁,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显而易见,医学与伦理之间密不可分。

1 注重心理治疗效果

1.1 洞察患者心理,改善心态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之下,人们的忧虑感越发沉重,沟通对于个人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和融洽的人际关系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传播与发展、在医疗环境中,医患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需求,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在于彼此之间缺乏理解和认同,患者不切实际的期望值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有限之间的矛盾[2]。在充分理解医学目的基础上,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积极面对工作,服务患者,关心、爱护、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有些信心在使患者享有足够权利的同时又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黄帝内经》中提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药物、手术刀、语言是医师三大法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前任会长钟南山教授指出:“患者的绝望是因为医患沟通不良,患者和医师的信息不对称。”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1.2 从心身两方面综合看待患者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师用更为全面医学观点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要求医师心身并重,对患者躯体和心理进行综合诊治,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3]。和谐医患关系是一种理念,体现了患者人格、权利的尊重,其中医务人员是主导,尊重和维护患者生命,促进患者健康。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尊重患者是医务人员情感和道德的基础不仅体现在医疗技术和诊疗效果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患者的态度上。而患者也应尊重科学,尊重医务人员。医患之间只有多沟通交流,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才能组间建立信任的关系,最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并根据不同时机不同心理反应对患者做一些针对性沟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树立良好的心态和正确就医观念。

2 增进医患相互信任

2.1 取得双方共识

由于医患双方医学专业知识的巨大差异,患者比对医疗过程中所表现疾病现象和诊疗过程不了解,经常会提出不合理要求,影响医患关系,作为医务人员,要使患者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师是以解除患者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患者。一个对患者缺乏爱心的医师,即使他医术再高明,也会给患者带来担心和忧心。其次要有耐心,也是让患者放心的重要因素。只要患者来到医院,就会与医务人员发生各种方式的联系。双方能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能不能让患者放心的一个重要因素。耐心讲解缩小专业知识和认识上的差距是增进医患双方共同语言,拓宽双方交流话题和沟通空间,从根本上排除医患双方互相理解和相互信任的障碍,为治疗和康复营造轻松和谐工作环境。

2.2 增进相互信任

临床治疗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医务人员建立信任同盟关系能力[3],任何一位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都深知交流和沟通重要性,解除患者忧虑提高患者认知增强患者安全感,增进患者对医师信任和理解,能够为医疗营造广阔空间扭转医疗工作尴尬局面。医患关系,是一种配合与合作的关系,它建立在患者对医师的信赖和对生命健康的渴望基础上,只有彼此沟通理解、相互信任,医患双方才能共同参与诊疗活动,共同完成对疾病的诊疗过程,也便于患者对自己医疗活动过程和目的的了解。只有这样优质有效地医患沟通才能真正体现医学的整体意义和完整价值,实现医学事实与医学价值、医学知识和人性目的的和谐统一。

3 体现人文关怀理解

3.1 完善医院亲情化服务方式

医学人文关怀就是存在于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治疗过程中体现的对患者生命与身心健康上的敬重、尊敬与关爱人生命之本的社会人文理念,更深层次地反映彼此间的平等、尊重[4],即是对自己尊重,又尊重自己的职业,同时又尊重患者,而且这种尊重是从患者入院以来就已经建立起来的。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下,沟通是必然的交流方式,而人文关怀则是沟通人性化的升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诠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为患者创造最佳心身状态,而人文关怀则是通过医护人员的诊治行为加强彼此间沟通,促进医患间的理解与支持,达到治疗效果的需要。医务人员关心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和环境适应情况,通过和患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使患者对医师产生亲切感,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减少思想上的忧虑,以高度的信任和坚定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这些细节都是在当前医疗服为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目标而这也是正是目前许多医院和众多医务人员所缺少的。

3.2 传递对患者权利的尊重

在注重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机构应注重人性化医疗卫生服务,在进行医患沟通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人文关怀,以良好的形象、和蔼的态度、温和体贴的语言、端庄文雅的举止,给患者一个既可以信任,又能舒展心灵感受的倾诉对象,满足患者合理的治疗需求,增强医患双方之间的融洽,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疾苦和促进康复。因此有效的沟通是尊重患者权利及其人格的重要体现[5]。医患双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和互动。医师应以诚相待,一视同仁,发扬济世救人的宽阔胸怀和宽容精神,让患者感觉到医务人员对自己的重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决断和治疗,一定要和患者交流,让患者有参与权。

4 讨 论

沟通既是一种行医技巧,也是一种伦理素养,医务人员在医患沟通中起主导作用。医务人员以医学伦理为指导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中起主导作用。医务人员以医学伦理为指导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对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情景化的特殊伦理要求恰恰缺少明确的规定。因此,医务人员应该坚守并发扬医学伦理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寻求解决类似问题的“标准答案”。

[1] 王明旭.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时统君.重建医患互信:新医改视域下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诉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46-47.

[3] 罗会宇.论医患沟通的伦理意义[J].中国医学伦理,2011,21(11): 34-35.

[4] Bensing JM,van den Brink-Muinen A,Boerma W,et al.The manifestation of job satisfaction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 ten-country European study[J].Int J Person Centered Med,2013, 3(1):44-52.

[5] Menz F.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J].Sage Handbook Sociolinguistics,2011:330-344.

R197.3

A

1671-8194(2014)19-0393-02

猜你喜欢
医患医务人员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