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诊治分析

2014-01-24 12:59张卫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真菌性后遗症病死率

张卫东

河南平顶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症,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患者治愈后常遗留后遗症,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极易受到外界真菌感染。近年来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本病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同时无特异性,临床极易出现漏诊、误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08—2014-08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龄60~78岁,平均(69.35±5.12)岁;基础疾病:脑梗死79例,脑出血11例;合并真菌类型:热带假丝酵母菌3例,霉曲菌3例,隐球菌4例,白色假丝酵母菌80例;昏迷19例,糖尿病21例,气管切开15例,血清白蛋白低25例,延髓麻痹10例。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的诊断标准;(2)X线胸片出现无法解释的团块状或片状阴影;(3)原发病诊疗过程中,出现咳嗽、发热、咳痰、呼吸困难、胸痛、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等临床症状;(4)连续3次深部痰培养得到同一真菌;(5)采用抗生素治疗时,患者病情明显恶化,无法用一般细菌感染解释;(6)血、尿、粪便常规检查显示均为同一真菌。

1.3 方法 标本采集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痰培养及痰涂片;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无菌吸痰管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其余患者均在晨起时,采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之后用力深咳,得到痰标本,采集到的痰标本均放置在无菌盒内,并在半小时内送检。治疗方法:根据药敏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尽早给予患者足量、联合抗真菌治疗,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低流量给氧,对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状态进行纠正;给予患者代谢、营养、免疫支持及抗自由基等对症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对患者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对其脏器功能变化进行检测,有效保护各脏器功能。

1.4 疗效判定 (1)显著有效:治疗14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X线检测显示相较治疗前病灶至少减少80%;(2)有效:治疗14d后各症状有所缓解,相较治疗前,X线显示病灶消失60%~79%;(3)无效:治疗14d后临床症状未有效缓解,X线显示病灶吸收不明显。总有效率为显著有效率与有效率之和[1]。

2 结果

本组90例患者治疗17~65d,平均(30.67±5.33)d;经治疗后真菌转阴69例(76.7%),显著有效32例(35.6%),有效40例(44.4%),无效18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无效18例患者中死亡15例,病死率16.7%,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发展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3 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脑卒中患者多长期卧床,同时身体各器官功能均出现明显下降,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极易受到外界真菌感染影响[2]。真菌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下降[3],临床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高龄、多伴气管切开、延髓麻痹、昏迷、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等均为合并真菌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当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治疗时,人体正常菌群多被抑制或消灭,体内致病真菌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菌群失调的产生,出现真菌二重感染;同时,多数抗菌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够对机体重要器官产生潜在性的毒性,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导致真菌在体内生长,最终引起真菌感染的发生。姜霖等[4]在对30例脑卒中合并真菌性感染患者研究时发现,其发生与高龄、是否使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否合并延髓麻痹、糖尿病、气管切开、昏迷、血清白蛋白等有直接关系,本组患者均在60岁以上,多合并昏迷、糖尿病及气管切开等,与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较多,因此,肺部感染几率明显增加,同时肺部感染的控制难度明显增加[5]。患者昏迷等导致痰液咳出难度大,极易引起消化液反流、误吸等,导致肠道细菌移位,呼吸道菌群紊乱加重[6]。由于气管切开等导致外界细菌进入人体的几率增加,因此,患者肺部感染时,极易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此类患者,要尽早将气道分泌物吸出,必要时可进行呼吸机可辅助呼吸,从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7],减少病死率。由此可知,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及对症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

[1]刘晓东,肇丽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药学监护1例[J].医药导报,2013,32(8):1 108-1 110.

[2]徐刚,何德全,谢利海.早期抗真菌治疗拟诊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6例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15):1 539-1 540.

[3]常为民.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8):1 285-1 287.

[4]姜霖,刘洪波.脑卒中合并真菌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9):744-745.

[5]全仁子.脑卒中相关性肺炎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2):62.

[6]胡建敏,李民,陈桦,等.米卡芬净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2010,31(4):510-513.

[7]朱早君.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合并真菌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40-41.

猜你喜欢
真菌性后遗症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中的分析
春天的“后遗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耳道冲洗与硼酸滴耳液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观察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高危因素分析
探讨各型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