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研究概况

2014-01-25 03:4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三联螺杆菌奥美拉唑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4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研究概况

徐爱平1,廖为民2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省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4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肠道黏膜自身的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其黏膜损害深达肌层。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十二指肠溃疡;中医治疗

中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引以综述。

1 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古籍并没有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确切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将其归属为中医学脘痛、胃痛、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常因饮食、情志、外邪等诱发。其病机可有寒凝,郁热,气滞,血瘀及脾胃虚弱等不同。邓氏[1]根据中医“通则不痛,气血调和也;不通则痛,气血郁滞也”的理论,认为本病基本病机由脾胃升降失调,肝郁气机逆乱造成。病性多属寒热夹杂。同时认为脾胃虚寒,阳气不舒而气机逆乱,这是溃疡病的基本发病机制,亦为病本。脾胃运化失职,饮食停滞,日久生热,或脾胃虚弱,气机“中枢”功能不足,气机郁滞,郁久化热,此为溃疡病常见病理转机,亦是病标。

溃疡病病机又有以下特点:①溃疡病活动期多由于湿热内蕴或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致肝胃郁热;②病人都表现不同程度的脾虚症状,因此气血不足,防御功能差,加之气滞、血瘀、痰浊、湿热,病性属于虚实夹杂;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与久病入络,胃之络脉瘀阻,气血郁滞有关。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和胃,益气养阴为法则,主张养阴清胃是根本,疏肝理气是关键。虚证宜通补,慎滋补,所谓“补脾勿壅脾,清胃勿伤胃。”脾以运为健,非以补为能;过用补药,脾气壅滞,则易聚湿生痰,反受其害。

2 中医药治疗研究

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重视标本兼治,强调在恢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胃肠黏膜免疫力的基础上消除致病因素。中药治疗DU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少的优势。

2.1 辨证分型治疗 韩崇[2]依据中药不同情况对症施治。对7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辨证论治,采用滋阴益胃、活血化瘀、温中健脾、疏肝理气、泄热和胃、疏肝和胃止痛等法。结果临床治愈39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66%。欧阳北江生[3]按中医辨证论治,将十二指肠溃疡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热型,血瘀型四型。采用疏肝和胃止痛,温中健脾,泄热和胃,活血化瘀的方法辨证施治,结果75例患者经过辨证论治,临床治愈42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0%。程爱英[4]用安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80例,在改善临床症候及促进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的疗效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付艳芳[5]统计治疗28例十二指肠溃疡,经辩证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采用温胃健中、舒肝和胃之法治疗,28例患者经一诊三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9例,复诊后治愈7例。张琼等[6]用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并与对照组口服四方胃片比较,结果清胃止痛微丸治疗组胃镜疗效:愈显率为48.33%,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证候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8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张团结[7]采用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瘀血停胃型,并与对照组给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比较。治疗组溃疡愈合率占93.3%;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占92.9%,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专病专方 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的专方治疗,临床有大量报道。陈汝润[8]应用桂枝加芍药汤加黄芪(黄芪50g,桂枝、白芍、炙甘草各l0g,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0例,治愈155例,有效15例。李振忠[9]用胃脘痛方(五灵脂15g,蒲黄10g,香附15g,乌药10g,炒当归20g,赤芍药20g,甘草l0g,海螵蛸20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2例,结果临床痊愈77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100%。曹铁梅等[10]根据中医“久病必瘀力的理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组成益疡灵(由五灵脂、白芨、香附按15∶25∶15比例配方,经反复醋炙研成细末装入胶囊),每日3次,空腹服用,治愈率83.33%,总有效率95.83%。张守义[11]愈疡止痛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与雷尼替丁治疗的30例相对照,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3.33%,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

2.3 针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80%以上的胃溃疡患者及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检出Hp阳性。而在成功根除Hp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可降到1%~3%[12]。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法。耿光三[13]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治疗效果,结果两组Hp根除率别为89.66%、87.72%;总有效率为96.55%、94.74%;治愈率为87.93%、85.96%。研究显示应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短程疗法治疗Hp相关DU是一种短程、安全、高效、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根除Hp方案。刘梅[14]采用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并比较序贯组与三联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溃疡愈合情况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其中序贯治疗组的患者,经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更高(87.04%),患者有较高的溃疡愈合率(83.33%),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琦[15]选择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62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三联抗生素加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铋剂的四联治疗方案1个月后观察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Hp根除率A组94%,B组9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溃疡愈合率8l%,B组溃疡愈合率8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均较可靠,不良反应轻微,是理想的根除Hp治疗溃疡的方案。张湘玲[16]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完成标准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7d疗法根除Hp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并加服归脾汤加减治疗35d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研究中还发现治疗组的Hp转阴率为90%,远高于对照组的71.4%。张玲霞等[17]在观察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中发现荆花胃康组HP根除率高于四联对照组及三联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不失为根除Hp及治疗胃黏膜病变的显效药物。

2.4 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将中西药合用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曹子成[18]溃疡宁联合西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5例,有效率98.5%,结果表明,溃疡宁与西药三联疗法配合能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治疗效果,有较好的抗复发作用。田埋中[19]观察消溃平联合西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3例,对照组予西药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78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15%;对照组患者显效69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2.5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相比于单纯以西药进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西药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更佳,总有效率更高,且对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明显的减轻作用,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要建超[20]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中药自拟组方与四联疗法治疗(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甲硝唑,果胶铋胶囊),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陆敏等[21]将奥美拉唑与黄芪建中汤联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结果两组愈合率分别为94.2%、75.1%,差异显著(P<0.05),症状改善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贺辉[22]分析理中汤在儿科脾胃病中的临床效果。将92例十二指肠溃疡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治疗方案,结果对照组(奥美拉唑的三联法治疗)中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786%;观察组(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中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差异(P<0.01)。

2.5 针灸、耳穴、艾灸等疗法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艾灸、耳穴等疗法对溃疡病的改善症状有良好的作用,大多数患者治疗后胃分泌液发生变化,胃的排空功能正常化。王昱[23]认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针刺后基础胃酸和胃酸最大排量下降;实验表明电针刺激小鼠后肢“足三里”穴位,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使粘膜受伤程度减轻,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清胃泌素含量。郑丽维等[24]通过对DU患者实施耳穴磁珠贴压干预.认为耳穴磁珠能够通过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来调节人体各部位的功能,保持脏腑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达到提高DU患者生活。杨娟芳[25]运用小柴胡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胃脘痛均取得了显著疗效,认为耳穴贴压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能起到止痛、调理脾胃的作用。李成坤[26]采用隔姜灸中脘、足三里治疗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结果复查胃镜时溃疡面全部愈合。刘小燕[27]运用艾灸法辅助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实验研究显示艾灸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减轻胃黏膜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效促进溃疡愈合,推测其可能通过调动机体的潜能,启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提高机体自身内在抗病及应变能力而发挥作用。

3 问题和展望

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临床研究观察仅限于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且只判定近期疗效;中药提取物仅限于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十分局限。临床研究设计欠规范,如样本偏小、无双盲及空白对照等,不利于循证医学的统计评价所以,今后的研究需进一步探讨辨证分型的现代机制,以推动辨证论治的系统化与规范化;完善研究设计,做大样本甚至超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加强中医药对本病的复合性研究,加深药物作用机理的多方面研究。从临床实际出发,利用中药复方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少的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防治十二指肠溃疡探索出更有效方药。相信随着对本病系统化、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可望从中医中药中找到治疗本病的廉价而安全有效的药物。

[1]邓氏,于善哉.于己百教授治疗胃肠病的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7(1):1.

[2]韩崇.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75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77.

[3]欧阳北江生.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75例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7):42-43.

[4]程爱英.安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80例[J].中医研究,2010,23(6):42-43.

[5]付艳芳,李树宝,闫平.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5,63-64.

[6]张琼,苗青.清胃止痛微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火郁证的临床研究160例[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3:139-141.

[7]张团结.失笑散合丹参饮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瘀血停胃型30例[J].中医研究,2009,22(9):51-52.

[8]陈汝润.桂枝加芍药汤加黄芪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0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1991,(4):21.

[9]李振忠.胃脘痛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7):1002.

[10]曹铁梅,段瑛春,朱彤,等.活血化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3):154-156.

[11]张守义.愈疡止痛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01,16(5): 28-29.

[12]严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系[J].临床医学,2003,23(8):2-3.

[13]耿光三,刘永梅.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观察115 例[J].医药前沿,2012,2(12):170.

[14]刘梅.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1):35-36.

[15]张琦.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对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5,9(7):589-590.

[16]张湘玲.中西药联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40例[J].中国当代医,2010,17(18):96-97.

[17]张玲霞,张沥,马京玲,等.荆花胃康联合PPI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观察的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4,9(11):128-129.

[18] 曹子成.溃疡宁联合西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5):457-458.

[19]田埋中.西药联合佐治十二指肠溃疡103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2,9(6):282-283.

[20]要建超.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604-4605.

[21]陆敏,王德明,夏媛媛.奥美拉唑黄芪建中汤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7例[J].中医药学刊,2002,20,(1):54-55.

[22]贺辉.理中汤在儿童脾胃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3):25-27.

[23]王昱.针刺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研究概况[J].山西中医,1990,6(5):43.

[24]郑丽维,周宁,林瑜,等.耳穴贴压应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020-1022.

[25]杨娟芳.运用小柴胡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胃脘痛162例[J].江苏中医药,2007,39(10):33.

[26]李成坤.隔姜灸治疗消化道溃疡30例[J].中国针灸,1996.6(10):24.

[27]刘小燕.艾灸疗法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护理与疗效观察[J].临床护理,2013,7:303.

ResearchAdvanceonChineseMedicineintheTreatmentofDuodenalUlcer

XU Ai-ping,LIAO Wei-min

1.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4,China;2.Jiangx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chang 330004,China

Pepticulcer (pepticulcer) is“a chronic ulcer of gastric”acid, pepsin on gastrointestinal.mucosa selfdiges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ucosal damage, deep muscle. Occurs in the stomach and duodenum, gastriculcer and duodenal ulcer. Duodenal ulcer belonging to Chinese medicine “stomachache” category. 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lin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Duodenal ulcer;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R656.6+2

A

1007-8517(2014)11-0039-03

2014.04.10)

猜你喜欢
三联螺杆菌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