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25例临床体会

2014-01-25 03:4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桂枝汤气短酸枣仁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25例临床体会

李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25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00%。结论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心律失常;桂枝汤;参麦散;临床体会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激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发生异常,激动起源于异位,激动传导的顺序或速度发生异常,因而引起不正常的心脏节律。临床上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各种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心脏正常者,或由其他原因如情绪激动、吸烟、饮酒过度等引起[1]。作者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心律失常2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年龄20~30岁2例,30~40岁4例,41~50岁8例,51~60岁9例,61~70岁以上2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胸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疲乏等症状。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9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不齐6例,早搏10例。

1.2 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心悸,属阳气虚弱型。用桂枝汤合参麦散加味治疗,以达温阳益气,养心安神之功效。药用桂枝20g,炒白芍、党参各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炙黄芪20g ,生姜5g,大枣10枚,白术10g,丹参15g,龙骨、牡蛎、珍珠母各15g,当归10g,酸枣仁15g,甘草5g。每日1剂,每剂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温服,2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示频率、节律正常及P-R间期较治疗前缩短。有效:治疗3个疗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示频率、节律及R-R间期较治疗前略有改善。无效:治疗3个疗程,自觉症状无减轻,心电图检查与治疗前无变化。

2 结果

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21/25)84.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37岁。2011年7月18日初诊。患者自诉1月前出现乏力,自觉田间劳累所致,但休息后症状无缓解。于劳作后逐渐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症。在当地卫生院给予能量、复方丹参(均为静脉点滴)等治疗后无效,遂来我院。诊时精神疲倦,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心慌,胸闷气短,活动后较明显,上腹部不适,头晕,舌淡胖苔白、尖有瘀点,脉沉虚弱。体查:P43次/min,R16次/ min,BP100/60mmHg,心音低钝,心率43次/ min,律齐,余(—)。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缓。②交界区逸博性心律伴等率性房室脱节。此为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所致。治以补养心气,温通心阳。方用桂枝20g ,炒白芍、党参各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炙黄芪20g ,生姜5g,大枣10枚,白术10g,丹参15g,龙骨、牡蛎、珍珠母各15g,当归10g,酸枣仁15g,甘草5g。阿托品0.3mg,麻黄碱15mg,强的松10mg,1日3次。服用2个疗程后,患者自觉心慌、气短减,但过劳后症状又会加重,且失眠多梦,食欲增,舌淡稍胖、苔白,脉沉缓。体查:P56次/ min,R16次/ min,BP100/70mmHg,心音较前有力,心率56次/ min,律齐。前方加龙骨至30g(先煎),磁石30g(先煎),珍珠母至30g。停服西药,服用2个疗程。3诊患者精神好转,面色略显红润,手足已无冰冷感,心慌、气短不明显,头晕减轻,睡眠大有好转,舌淡苔白,脉沉缓而有力。查:P64次/ min,R17次/ min,BP110/70mmHg,心音有力,心率64次/ min,律齐。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前方减去龙骨、牡蛎、珍珠母,加当归至15g,减酸枣仁至10g,服用3个疗程。半年后随访精神、气色佳,因经济受限停药。嘱避免劳累,心电图复查提示:正常心电图。

4 讨论

心律失常在祖国医学多属于“惊悸”、“怔忡”等证的范畴,一般以虚证较多见。《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临床以气血不足,心阳虚,心阴虚常见,本文所述心律失常偏重于心阳虚。《伤寒明理论·悸》曰:“其气虚者,由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导致本病的病因病机,多由于年老体弱,久病体虚,以及劳累过度,损伤心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阳不足,故胸闷气短。心阳虚衰,血液运行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阳不足,鼓动无力,故舌质淡白,脉象沉缓或虚弱。故温通益气,补心安神为治疗心律失常中心阳虚的治疗总则。

桂枝汤为仲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除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的功效外,还有温通血脉,补中健脾的作用。不仅用于风寒证,而且也用于内伤杂证。现代医学认为桂枝汤证的产生,与细菌、病毒感染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有关。本文所述桂枝汤,正是取其温通血脉,补中健脾的作用。方中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白芍养阴敛营,生姜温中散寒,大枣补益脾胃,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参麦散益气养阴。在此基础上加黄芪、白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丹参、当归活血通经,龙骨、牡蛎、酸枣仁重镇安神,潜阳益阴。诸药合用,温通心脉,养心安神,补益心气,在心律失常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梁广和. 桂枝汤合方辨证治疗心律失常60例[J].四川中医,2003,21(6):37.

R541.7

A

1007-8517(2014)11-0125-01

2014.04.16)

猜你喜欢
桂枝汤气短酸枣仁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酸枣仁复配制剂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酸枣仁行情出现上扬
酸枣仁黄酮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成分测定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桂枝汤的现代应用研究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