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的思考

2014-01-27 03:58胡晓冬梁文华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预演演练科目

樊 德,胡晓冬,梁文华

加强应急救援演练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的有力举措。各级都要重视和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演练,这对于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应急演练不仅在提高突发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检验、评估、保持和提高各保障分队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加强对灾害救援演练的组织领导,建立一套完备的演练方案,对提高演练的针对性、提升演练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

1.1 明确演练组织机构 无论是哪一级组织防灾救灾演练,方案设计必须先行,所以,都要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1],以便加强对演练工作的指导。先期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组织领导机构,着力从方案中很好予以体现。从确定演练事项内容,到建立组织指挥体系;从明确演练细则,到选定演练队伍、演练模块设置,都必须通过组织领导机构进行先期的构建。同时,各演练模块也要建立自身的组织机构,认真搞好自身模块方案的组织和设计工作,确保演练模块的组织指挥顺畅。特别是在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方面,组织机构的建立是做好演练工作的重要保证,是确保演练工作如期举行的基础。

1.2 明确应急演练任务和分类 应急情况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应急情况和任务,对演练的队伍进行合理分类,按不同的救援任务,确立不同的演练目标和内容,以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在演练中,特别要根据情况和任务,确立好演练模块。着重对六大(组织指挥系统、工程救援保障、电力通信抢修、危化品爆炸火灾的处置、医疗卫生救护、后勤保障)应急救援模块搞好设计和演练。一是对组织指导机构进行演练,着力从指挥系统顺畅程度、指挥控制、搞好信息发布等方面进行演练。二是要组织工程保障方面的综合演练,主要是组织工程技术人员,从开辟救援通道到保障房屋的构建,从废墟清理救援到危险坝堤的堵疏,都要进行合理设置,确保演练有针对性。三是电力通信抢修模块,主要是从电力损毁维护到通信应急保障建立进行演练。四是要搞好危化品爆炸火灾的处置,模拟好化工厂或有化工材料的储藏地域,做到爆破作业真实,确保组织人力物力处置时能演得实、处置得当。五是要设置好人员救治及群众转移工作,医疗卫生专业队伍要现场展开救治平台,设置一定的模拟伤员,从伤员分类到伤员后送及救治,显示完整的救护过程。同时,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就地开展洗、消、杀工作;物资供应科目在一定地域展开食品饮用水保障供应,对生活物资进行分配,以此确保各项模块综合演练能够有序进行。

1.3 明确演练目的 方案中要体现演练的目的,主要是检验各分队应急动员、指挥控制系统的顺畅程度,检查医疗卫生应急设备、通讯装备的完好性能,检验部门协调、人员组织、医疗救护和增援等应急环节的调配救援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水平。为此,在方案设计中,必须根据各演练模块演训要达到什么目的,提出明确的目标,以提高演练工作水平。

1.4 明确模拟演练场景 方案设置要科学合理。在演训中,只有能展得开、控制好、演得实才能达到演训效果。所以,演训前,在制定方案中,对演习在什么地方演,在多大场所演,要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所以,一定要建立灾情位移浓缩的演练主场区,必要时可设置副场区,真实模拟灾害发生的性质、地点以及灾害损毁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以便各救援力量集中展开,综合评估,确保演练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的设计具有真实性

方案中,对演训工作必须做到了然于胸,演练工作一旦启动,演练工作必须依案而行,做到全程控制,按照时间节点,一步一步进行推演,确保演练工作有序真实进行,做到不走过场。

2.1 演练模块区域设置真实合理 要根据灾情的实际,先期对每一个演练模块进行明确的演练区域划定。同时,对演练的内容要进行先期设置,按照不同任务需要,为不同的岗位设计严密细致的工作流程,依据先期组织机构确定的方案和明确的任务分类,对每个模块都要做到程序固化、内容固化,以加强演练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这也是保证演练工作真实性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演练科目在控制的时间内组织实施完成的前提。

2.2 认真遴选参演人员 方案中,根据演练实际需要,对参与每个模块的演练人员要进行认真遴选,明确参演人数,并根据每个人的分工,做出明确的规定。各演练模块要组织一支精干的参演队伍,做到懂专业、听招呼、守纪律,确保一声令下,能够跟得上、展得开、用得上,展现出良好的专业应急救治能力和精神风貌。同时,要加强演练队伍的教育,要求各参演人员必须进入情况,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演得实、演得像。

2.3 组织周密,搞好协调 制定方案时,应按照实情,在演练开始后,立即逐级启动应对灾害响应机制。各方参与的统一组织指挥体系及时运转,明确分工协作,做到互通信息,提升工作效率,确保组织指挥顺畅高效。(1)加强导调,依案而行。要充分发挥导调作用,平行推动,逐步展开,做到有令必行,确保演练工作有序开展。(2)搞好预置,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一个参演科目要提前部署,一旦进场,要按照导调和设置情况及时展开。(3)加强控制,循序展开。特别是对演练中平行展开的模块,要认真搞好协调配合,做到先急后缓;对于演练中平行展开的科目较多,可能引起交叉重叠,容易引起混乱的问题,组织指挥体系要发挥作用,加强控制,及时理顺导调顺序,明确待机科目,待主演科目完成后,再发指令让待机科目展开,做到演练场地真实有序。

2.4 建立预演方案 主要是从预演中摸索经验,查找问题。对于预演,一般根据实际,视具体情况而定,必要时可以多磨合几次。在预演中,要像真演一样进行推演,从时间控制、人员入场、场地设置、各模块的组织开展,各演示内容的展现都要进行一一预演,并对预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特别在预演结束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进行总结,对每一个预演的模块都要进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确保真实演练时,演得更像、更实、更有成效。

3 应急演练保障方案的有效性

3.1 设立演练评估小组 对每个演练模块都要进行专业分值评估,建立专业的演练评估小组,从人员选配、设备应用、专业展开、任务完成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特别是要检查“真实环境”中在现场一片混乱状态下,演练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临危处置水平、设备的使用和性能的完好等情况,做到评估准确可靠。

3.2 科学评估演练情况 在演练中,要对整个演练工作进行跟踪评估。无论是内容的设置、专业的展开,还是演练的真实性都要进行认真评估,按照演练模块设置的分值分小组进行系统的打分。主要是强化演练考核,查找不足,督促参演人员树立实战意识,检查应急工作准备是否充分,人员和物资是否能够及时到位,达到应急状态的紧张气氛和救灾的预想效果,做到演得真、练得实。

3.3 完善应急救援方案 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演练工作。特别对受演练场地、时间限制的救援内容展示不够的科目,如灾后引发的二次连锁次生灾害[2]:环境污染、灾民应急心理障碍、传染病暴发流行等,要认真分析梳理总结,并结合演练评估中总结出的问题,一并进行研究,制定出详细的解决办法。然后,再由各级对应急救援设备不足部分进行及时补充更新,对应急救援方案内容不真、不细的部分认真补充完善,使每一级的应急救援方案都做到真实可靠,真正从思想上、技术上、物资设备上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在灾情来临时能真正用得上,形成战斗力。

[1]赵 蕾.四川省2012年“5·12”防灾减灾综合演练成功举行—全域联动,全民参与、全过程、全要素模拟应对[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6:14-16.

[2]何 军,李小慧.抚州市洪灾区灾后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5):1270-1272.

猜你喜欢
预演演练科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谁来扮演“花木兰”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高考“新科目”
让孩子在“预演”中自我觉醒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
新时期军队拨乱反正的一次成功“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