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潮州人的精神地标分析

2014-01-28 08:47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521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韩江潮州桥墩

李 津 (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 521000)

潮州的文物古迹众多,韩愈、文天祥等历史名人都与潮州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韩江就是以韩愈命名的,广济桥就横跨在韩江之上,集力量与美感于一体,是艺术与建筑和谐统一的一座古老桥梁,是我国启闭式桥梁的典型代表。潮州当地的民谣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足可以看出广济桥在潮州人民心中的地位。广济桥位于“潮州八景”区,不仅桥梁本身的结构独特、造型优美,而且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极具自然美。

一、广济桥概况

广济桥,又称为湘子桥,横卧韩江之上,东边紧临着笔架山,西边与东门闹市相接,南可以看见凤凰洲,北可以仰望金城山,景色十分壮丽秀美。独特的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建筑格局使其与赵州桥、洛阳桥和卢沟桥齐名,共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全长五百多米,有二十四座桥墩,中间是用铁链将十八只梭船连在一起构成的浮桥。也正是因为这样独特的构造,使得广济桥成为名副其实可开闭式的活动桥梁。平时,铁链处于闭合的状态,广济桥就是沟通河流两岸的纽带。不过,一旦碰到洪水需要泄洪或者大型船只要从韩江通过的时候,就可以解开锁链,将梭船移开,发挥其排洪的功能或者为过往的大型船只提供便利条件。

二、广济桥的自然之美

说到广济桥的自然之美,自然要对其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广济桥建在潮州的东门外,除了在交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韩江上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独创性的靓丽风景线。韩江就像是一条飘逸的纽带,飘散在祖国的东南大地,而广济桥正处于韩江的中下游分界线上,水流通过广济桥之后呈扇形向南方奔腾而去,最终汇入大海。

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其与古城的相对位置兼具安全和风水的双重意义,并且在便捷韩江东西两岸之间的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韩江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潮州,由于韩江水比较深并且水流湍急从而成为了古驿道上的天然屏障,而广济桥的建设恰好变天堑为通途,使得广东东南沿海的交通更加的顺畅,对于东南沿海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广济桥的建造对于潮州古城的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体积比较大并且排列密集的桥墩拦截了河流的冲击,缓解其威力,有效的防止汹涌的潮水直接冲击古城,保护了古城的安全。从风水理论来看,广济桥位于潮州古城的地户位置,这在潮州人眼中还有对古城进行镇守与防范,维护当地的和平与安宁的意义。

三、广济桥的人文艺术之美

潮州作为著名的陶瓷产出地,在历史上就有着“海上陶瓷之路始发港”的美誉,晚唐时期就大量的向外销售陶瓷产品。广济桥启闭式的构造便利了航运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大型船只通航的需要,便利人们的生活,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若是采用普通桥梁的构造方式则造价相对较高,采用浮梁结构能够节省成本,这是广济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体现。

广济桥的人文之美除了体现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体现在对于建筑美学的完美诠释,同时也为潮州人民提供了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对于建筑物进行美学的评判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内部之美,也就是建筑物对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广济桥是潮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第二,外部之美,也就是建筑物本身的美以及与历史人文环境完美融合而产生的美。广济桥的造型独特,铁索的设置增加了美感、亭台阁楼等的千姿百态以及独特的韵律美都使人们深深的被其折服。同时,广济桥还与潮州古城的周边环境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韩江两岸的景色是古桥的背景,古桥又为两岸的景色增辉添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整个画面都是十分优美的,浸染了潮州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四、广济桥的建造美

广济桥横跨韩江,东西两端是经过巧妙设计的桥墩,中间是一段浮桥,整个桥梁整体呈现出一种轻盈的动态美。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结构打破了传统桥梁结构的死板构造样式,既稳固又美观,桥墩与浮桥的完美结合使桥梁整体充满了无穷的活力。桥墩既结实又稳固,巧妙的加入桥孔进行灵活处理之后整个桥梁的节奏感倍增。广济桥的整体建造风格与潮州古城墙的建造风格有着相似之处,两者相互映衬,把和谐的历史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广济桥建成之前,我国桥梁史上根本没有可启闭式的浮桥,这在当时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并且,在对广济桥进行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特点,在桥上加盖桥屋,既增加了桥身的重量,大大提高了桥墩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排洪通风,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完美结合。同时,也注意了建筑材料和方法的选择。因为当地不仅海风频繁进行侵袭,而且风雨中的酸性较强。桥墩的石块选用的都是韩山的大青麻条石进行规律摆放,在石块之间不再加入灰浆,而是改用全卯契合的方式,这能够有效降低海潮的冲击力,防止海风的侵蚀。

五、结语

潮州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独具一格,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代代传承,经久不衰。建筑本事是物质文化,但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象征。广济桥作为一个桥梁建筑,本身就散发着浓郁的艺术美感,是潮州文化的象征,同时又与潮州古城特有的文化底蕴进行碰撞,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广济桥的自然之美、人文艺术之美以及建筑之美三者完美契合,散发着浓烈的历史人文气息,成为了潮州人的精神地标,展现出了当地的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津.潮州广济桥的艺术和人文意蕴分析[J].大众文艺,2013(16).

[2]曾丽洁.潮州广济桥的美学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3]曾丽洁.潮州广济桥的艺术和人文意蕴赏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

猜你喜欢
韩江潮州桥墩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串列双矩形截面桥墩绕流流场特性研究
不同截面形式的低配筋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冒充桥墩的女人
温暖流年的一句话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开出繁花
河豚与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