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廊桥概览

2014-01-28 08:47刘忠旺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353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拱廊政和闽北

刘忠旺 (福建省南平市博物馆 353000)

闽北,古时指福建省闽江流域的建宁府、邵武府和延平府所辖18个县,现指福建省南平市所辖延平、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10县(市、区),介于东经117°00′至119°25′、北纬26°30′至28°20′之间。这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19℃,平均降雨量1684—1780毫米。在这二万六千多平方公里低山丘陵的土地上,重岩叠嶂、沟壑纵横,绿水依依、林木森森,闽北先民四千年前就在这里缘溪聚居,拓土开疆,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了许许多多的廊桥以济交通、以供休憩,延绵至今。

廊桥,闽北人也称之为厝桥、棚桥、亭桥等,其最早的身影我们可从战国青铜器上找到。见载于史籍的、闽北最早的桥,是延平区南山镇一带的清风桥,唐贞观中(627-649)里人吴益建。而闽北现可查到较确切纪年最早的廊桥,是在今建阳市城区的朝天桥和拱辰桥;两桥都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已非常成熟,相当规模了;据明《嘉靖建宁府志》载,朝天桥覆屋73间,而拱辰桥覆屋达83间。可见闽北廊桥的出现要早于朝天桥、拱辰桥。闽北现存最早的廊桥是位于建瓯市迪口镇黄村的值庆桥,建于明朝弘治三年(1490),距今520年,它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木结构廊桥之一。现在闽北最长的廊桥是顺昌县文昌桥,桥屋达49间。据刚完成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闽北现存古桥还有400来座,其中160多座是廊桥,相对富集。

中国传统桥梁结构主要是梁式结构和拱式结构,主要用材是石材和木材。闽北现有180多座廊桥,桥跨结构几乎涵盖了传统梁式结构和拱式结构的所有质式,堪称廊桥博物馆。

石结构桥跨的廊桥在闽北约占一半,除浦城县的娑婆桥桥跨是由石梁和石拱组成的廊桥外,其它都是拱结构。这些廊桥虽经历代翻修重建,但是廊屋下的石构大多没动,还是保留着始建的状态。松溪县花桥在三孔石拱上覆屋11间,全长40米,宽7米,净跨径9.6米,矢高5.4米,拱圈石材用料石,颇为讲究,而且它的右岸孔根据地形做成高低拱。在闽北,相当多石拱廊桥都是堤桥结合,拱跨不大,大多采用落地拱,矢度较大;拱圈工法基本是纵联砌置,用料大都就地取材,有的还用河卵石,非常质朴,如位于政和县铁山镇江上村红源自然村的坑口桥。

闽北盛产木材,木结构的廊桥异彩纷呈。元朝时,意大利的马可波罗路过建宁府(今建瓯市)有感道:“该城面积广大,有三座建筑美观的桥梁,桥长一百步,宽八步”。闽北传统木结构廊桥桥跨有简支梁结构、伸臂梁结构、撑架结构、栱结构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架木为梁,简支梁是施作最简单的木桥。闽北林木繁茂,富有长而大的木料,简支梁廊桥跨径大都在8米左右,有的达10米以上。政和县杨源乡的昌梓桥,是单跨木简支廊桥,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简支梁跨径达12米。

光泽县崇仁乡的子孙桥为民国二十八年(1939)所建,是三孔木伸臂梁廊桥。桥墩为木排架,高约4.5米;墩由三根木柱构成的单排架,柱头嵌入岩盘;在柱的上部,有三根枋木纵向穿过柱的卯孔,两侧上每层各横置三根园木对称向两侧叠涩出挑,以承接上部结构的荷载,至为难见。松溪五福桥桥跨为五孔木伸臂梁,桥全长109.5米,有桥屋35间,宽5.2米,单孔跨径为13.2米,是闽北同类桥梁孔数最多的。木伸臂梁桥跨径最大的是建瓯步月桥,跨径达16.9米。

木撑架廊桥在闽北属凤毛麟角。清道光四年(1824年)重建的兴龙桥,位于建瓯市迪口镇可建村李溪自然村,也称李溪厝桥,是研究木撑架桥向木撑架拱桥演变的一座很重要的实物。

木栱廊桥,在闽北又称“筷子桥”,是传统木结构桥梁中的精华。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河虹梁,在今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再现,震撼人心,已为世界所知。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闽浙赣三省正酝酿将木拱桥集中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年6月特大洪灾中,延平区的落托桥、八字桥和月圆桥被冲毁。目前,闽北还有木拱桥10多座,约占全国的七分之一。闽北现存最早的木拱廊桥是政和县澄源乡赤溪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距今220年。政和县岭腰乡后山桥净跨径达32米,是闽北跨径最大的木拱廊桥。闽北木拱桥结构涵盖现有的三大类型,有咬合木拱桥、撑架木拱桥和撑架编木拱桥。

建阳安口桥是座结构造型非常简约的三折边咬合木栱廊桥。桥梁净跨13.0米,矢高约2.1米,矢度1/6.2。此桥结构构造最大特点是在避免横骨滑移时,不是采用捆绑,而采用纵横榫卯连结方法,世所罕见。

武夷山馀庆桥为三孔五折边撑架编木拱廊桥,木拱净跨24.4米,矢高8.6米,矢度约1/2.8。馀庆桥全长79米,建有桥屋 25间,桥宽6.7米,是闽北最长的木拱廊桥。除五折边撑架编木拱廊桥外,还有三折边撑架编木拱廊桥,如顺昌岚下桥、建瓯的仙恩桥等。

撑架木拱桥有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观音桥,是一座单孔三折边木撑架拱廊桥,全长27.50米,宽4.65米,桥屋7间;桥拱跨径14.5米,矢度1/7。

闽北雨水丰沛,古代“邑民建墩,上覆其桥”,既可为人歇脚避雨、提供各种活动的场所,又能增加桥梁的稳定性,防止雨水直接渗入导致木梁腐烂,在青山绿水之间增添无限的画意。闽北廊桥的桥屋均为抬梁式屋架,大多为四柱九檁。桥屋面大多为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光泽永济桥屋面作八角攒尖宝葫芦顶。浦城的丰乐桥、政和的矮殿桥和花桥等,屋面由各式屋面组合而成,构思精巧,多姿奇妙,令人眼花缭乱。延平区种善桥屋面尽显闽北传统大式大木作的技艺和特色,桥尽间二金柱高高升起,紧贴桥屋面作高7米、双柱单间单檐歇山顶牌楼桥门,尽间又各出一檐柱,柱头上45度挑尖梁承转角挑檐檩上作翼角,这样两桥门立面呈重檐歇山状;桥明间金柱升起,上作单檐歇山屋面,在桥立面亦呈重檐歇山状。不长的种善桥,屋面有三个类似重檐歇山顶的不同角度的组合,飞檐翘角,很有气势。

闽北廊桥的小木作大都简朴,与房屋建筑不一样的是,桥体两侧多安有蓑板,以遮风挡雨,栏杆多为直棂栏杆,仰尘大都作露明。邵武廊桥多用望板。松溪大旺桥、大仙桥等用八角覆盆式藻井。建瓯值庆桥当心间的矩形斗拱藻井,三级云斗,令人震撼。廊桥上的彩画,要数建瓯值庆桥明代彩画和政和后山桥清代彩画最为珍贵。

在闽北,廊桥不仅是跨越障碍的构造物,而且是乡人各种活动的场所。闽北90%以上的廊桥内均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神龛绝大多数设在桥屋的当心间,下游侧迎水面。顺昌殷坑观音桥是座桥庙,清康熙三十三年(1695),天宁寺和尚祖定为追荐父母早升天界、祈佑自身清安,偕孫朱清元、朱存敬捐建,神龛供奉佛教观音菩萨。延平区南山镇清乾隆五十七年(1793)重修的吉水桥可算是座桥观,当心间设的神龛供奉道教“玄天真武祖师”。政和县杨源乡坂头花桥是座独特少有的、廊桥和庙宇祠堂合一的建筑。桥内九个神龛一字排开,供奉观音菩萨、魏虞真仙,许马将军、林公大王、福德正神、真武大帝、天王菩萨、通天圣母,以及花桥创建人陈桓和陈氏先人陈文礼等。花桥集佛、道、神、社、祖于一桥,将廊桥承载的民间信仰发挥到极致。闽北廊桥里还会举行独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武夷山扣冰桥农历二月蜡烛会,延平八字桥四月二十八日烧“八字香”,政和水弄桥、花桥、洋后桥在端午节走桥,光泽子孙桥七夕“量桥”,建瓯步月桥八月中秋灯会,等等。

在廊桥内,大都在五架梁上题写楹联,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精美佳作。如政和后山桥联语“山麓相连马行蝃蝀云边路,江涛一跨人踏金鳌背上春”,意境深邃,涵咏兴长;建瓯德胜桥联语“长虹卧波千秋巩固,天马拱境百姓平安”,字里行间寄托着乡民无限的祈望。还有用桥名作藏头联的,如建瓯接龙桥的“接杠处长虹之形方便过客,龙川无其鱼之忧利济行人”, 建瓯集瑞桥的“集水腾光聊颖水,瑞山耸接环口山”等,构思奇妙,耐人寻味。政和大梨溪桥楹联“得行且行约略莫嫌桥草草,要过经过由庚恰为路平平”,不仅联语对仗工稳、庄谐杂列,而且书法极佳,行草一气呵成。徜徉在廊桥上,欣赏着笔走龙蛇的书法,吟哦着诗情浓郁、充满哲理的佳联妙对,你会为闽北深深的历史文化底蕴所惊叹。

闽北廊桥不仅承载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廊桥内枋檩下还记载了许多各个时期建桥的信息,是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的宝贵资料。特别是工匠等参建者的信息尤为宝贵。如建瓯德胜桥建桥的木匠是古田县周有理、吴兴祖,石匠师是古田县林有为、张学万,黄清徧;顺昌岚下桥建桥木匠是江西省丰城县人龚民亮,泥水匠是屏南县郑火权、刘宝珍;建瓯兴龙桥建桥木匠师傅是江西抚洲府崇仁县聂兴发,泥水师傅是本境曾段施明凤、池墩何奇旺;政和观音桥建桥木匠师傅刘庭繁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古代桥梁建造工艺的传承,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和资料。

经数百年风霜,古廊桥已不堪重负,有的年久失修,甚而已岌岌可危。如弥足珍贵的建瓯值庆桥、兴龙桥、后建桥,政和落岭桥、交龙桥、赤溪桥等都亟待修葺。闽北历代人民群众都有爱桥、护桥、修桥的好传统,现在的关健是要做好引导,要象维修政和洋后桥那样,不动片瓦、修旧如旧,完好地保留原貌。

2009年央视四套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廊桥寻宝》专题片,把闽北廊桥推向了世界。我们更有责任精心呵护廊桥,让这一文化瑰宝永远传承下去,在历史进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拱廊政和闽北
木拱廊桥三维有限元建模与抗震性能分析
闽北红军红色基因演变“七步曲”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我看郭政和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
匠心打造好品质
非遗:一本读不完的书
《雪斋文存》一幅提炼浓缩的政和历史画卷
闽东北木拱廊桥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