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特供版”
——浅谈好莱坞电影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

2014-01-28 08:47衣晓峰辽宁大学文学院110136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好莱坞融合

衣晓峰 (辽宁大学文学院 110136)

一、好莱坞电影的成功输出:“中国元素”

近些年来,伴随中国成为好莱坞电影最具潜力的海外市场,好莱坞越来越重视中国观众的需求,开始将“中国元素”作为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这些中国元素往往形式多样。

从早期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中国红极一时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再到后来引入成龙、李连杰等中国观众广为熟知的中国面孔,武艺精湛的男演员成为好莱坞电影“常客”。中国演员的精彩表演在外国面孔扎堆的好莱坞影片中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注意,由此可以激发更多中国观众的观影兴趣。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美食、服饰等文化符号的运用。如电影《阿凡达》中美轮美奂的“哈利路亚悬浮山”就是在中国的张家界取景拍摄。《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太极、面馆、庙会等“很中国”的文化元素。1而《2012》中一句“解放军救了全世界”以及“诺亚方舟在拉萨建造”,还有美国总统发言:“幸亏这个任务交给了中国人,只有他们才能准时完成。”这样讨好性的电影台词,更是极大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好莱坞利用‘中国元素’,轻松地占领中国市场,成为海外票房冠军。《2012》中国票房达4.6亿元,《阿凡达》的中国票房为13.5亿元。因为融入了这些特色中国元素,让观众在观影时产生了只属于本民族的文化记忆,进而产生一种熟悉感,所以这些好莱坞电影更加深入人心,获得票房和口碑的双重保障。

二、本土化的大胆尝试: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特供版”

随着好莱坞电影在加入中国元素之后获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好莱坞加紧了本土化的步伐,在融入中国元素的背景下开始推出“中国特供版”电影。

“本土化”(Localization)也被称为“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在国际传播领域,媒体实施“本土化战略”,指的是媒体为适应某一区域市场受众的媒体接触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思路和操作手法的改造过程,涉及到媒体的内容生产、经营、人才使用等各个方面。2

中国特供版电影是好莱坞电影本土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它是为了区别于在世界其他国家上映的国际版电影、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设计特定人物、情节、特效的电影版本,即“中国定制”。

2013年5月3日,《钢铁侠3》开启了“中国特供版”时代。其中,中国著名演员王学圻和范冰冰作为“特邀演员”客串为钢铁侠做手术的医生和护士。为了吸引中国观众,导演在原影片剧情结束后的三分钟,特意加入了中国医生为钢铁侠做手术的戏码,这一版本只在中国上映。仅仅数日,《钢铁侠3》就创造了约1.753亿美元票房,其中在中国的票房为6350万美元,占据总票房的一半3。

在此基础上,随后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僵尸世界大战》《蓝精灵2》也看到了商机,相继针对中国市场修改部分剧情,制定了只中国特供版电影。毫无疑问,好莱坞电影通过利用中国元素而进行的本土化尝试在获取商业利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三、文化融合的失败

中国特供版电影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但却是一次文化融合的失败。观众看完影片后普遍觉得后加上的戏份是画蛇添足,中国元素与整体剧情并无太大联系,可有可无。同样运用了中国元素,为什么中国特供版电影就饱受诟病?

1.渴望被尊重的文化心理

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方面,美国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悬殊的经济地位差距和自身文化资源的匮乏,中国观众不得不“被动”地接受美国等发达国家输出的文化产品,长期在世界电影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观众一直渴望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世界更多尊重。

2011年,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7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按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

在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背景下,好莱坞中国特供版电影的“差别对待”无疑触碰了中国观众敏感的心理底线。中国观众看透了好莱坞其实是以中美合拍片的名义开拓中国市场,以直接获取巨额经济利润为目的。用网友的话说,这是赤裸裸地“圈钱”行为。经济地位的提升增强了中国观众对外来文化产品选择的自信,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强化,所以对中国特供版电影的不满才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2.中国价值观的生硬植入

根据美国学者罗基切(M.Rokeach) 的定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行为的一套持久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4不同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不同,所产生的本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也不同,在文化产品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也不同。

《钢铁侠3》整部影片都在渲染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让中国观众感受到“大片”的风采。可在“特供版”的片尾中,却加入了中国医生坚持要给钢铁侠做手术的情节,因为“医生与钢铁侠是朋友,再大的风险都要试”。在这里,影片想着力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即中国人为了义气,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朋友。

中国人崇尚讲人情、重道义,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这一传统的观念在好莱坞电影的美国文化语境中并不适用。美国影片很少直接用语言表达个人的精神崇高,即使有,表达也不会如此直白,用表情、语言表达的个人崇高反而令人觉得做作。

所以,当两个中国演员出场时,台下观众的反应不是为本国文化和价值观感到有认同感,相反的,对这种不伦不类的异国文化融合有种莫名的抵触。

在美国英雄式电影的整体背景下,突然出现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只会让观众有格格不入的感觉,与之前构想的利用中国文化吸引观众的目的相背离。较低的文化认同感不是因为观众不喜欢本国文化,而是影片节奏的偏离造成的不和谐感。

3.文明冲突导致的失败

对于《钢铁侠3》的文化融合失败,最贴切的解释就是中美两国的文明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电影就是这场“文明的冲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电影产业就是文明冲突的直接交锋战场。

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双向的。中国与美国合拍电影,若意图在价值观上进行统一是不可能的。合拍的最终结果将是中国传统观念的输出与美国独立精神的引入。在这两个相冲突的文明间,必然有一方强势,一方弱势。弱势的一方体现出与整体价值观的格格不入,这样就产生了不平衡性,不平衡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给观众的感觉就是找不到认同感。

《钢铁侠3》在两国文明之间找错了平衡点,它对文化融合的真诚度远远没有《功夫熊猫》《花木兰》高。在冲突的文化背景设置下,生硬地将中国元素加入其中,只能导致融合的失败。

四、文化融合中本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策略

好莱坞电影的中国特供版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次打着“中国元素”旗号进行的“经济掠夺”。但在这个日益崇尚文化和谐共生、兼容并包的时代,好莱坞推出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失败的文化融合的案例。对此,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该如何实现有效的文化融合、充分实现传播的效益呢?

1.尊重当地观众的文化心理和需求

好莱坞推出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正是因为完全忽略了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厌恶差别对待的文化心理,盲目以获取利益为目的,所以导致了这些电影“卖座不卖好”。如果中国观众的心理诉求得不到合理满足,长此以往,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势必会受到影响。

因此,中国电影在进行国际传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观众的文化心理,保持文化传播的平衡性和文化交融中的平等态度,以不误读、不损害对方文化的合理内涵为前提,在情节连贯完整的情况下,恰当融入当地的本土元素,而不是生硬植入当地观众熟悉的价值理念而扭曲电影的本来面貌。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其文化效益。

2.文化融合中突出本国文化精神

在《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中,关于观看中国电影原因这一项,选择理解中国文化的受访者占64%,5可见大部分外国观众观看中国影片时注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融合中,越是能够突出自己文化特征的一方越能获得关注。

而好莱坞的中国特供版电影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盲目植入了中国的本土元素之后,不仅剧情上与整部影片格格不入,而且还让观众质疑其不伦不类的中西文化理念的杂糅,弱化了影片中自身本应凸显的重要文化特征。

在突出本国文化特征方面,符号化、标签化是现代传播常见的手段。美国大片中最常出现的是星条旗、自由女神像这些代表美国形象的物象。同理可见,如果中国的文化精神有具体物象的寄托,那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效果将更加显著。

中国电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神秘、古老的文化符号,多创新富有哲理的中国故事,再适当融入当地的本土元素,以突出本国的文化特征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国际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

五、结论

文化的进步来自融合。从加入“中国元素”到“中国特供版”,好莱坞对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进行了大胆的本土化尝试,体现出以文化融合来适应全球化浪潮的倾向。但是,就其本质而言仍是经济利益主导下的市场行为,围绕这一核心目的而盲目加入“中国元素”、针对中国市场制作的“特供版”电影不仅忽略了中国观众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文化心理,而且生硬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弱化了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这注定是一次文化融化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要学会从好莱坞电影的国际传播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文化心理与恰当融入当地文化元素的同时,突出本国文化特征。而凸显本国文化特征除了语言、演员这些表层的要素,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故事才是中国电影的重要指标。

文化融合的生命力来自秉承文化传统的人群能够适应世界的变化,结合地方特色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文化的和谐共生。如果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将成为三级文化中的重要一级,发挥其独特的世界作用。

注释: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4.

2.刘滢.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媒体国际传播“本土化”的问题与对策[J].2013年08期.

3.《钢铁侠3》“中国元素”成吸金王牌.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5/07/c_124673795.htm

4.拉里•A•萨瓦莫,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5.

5.《2012年度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分析报告》.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好莱坞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