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化运用

2014-01-28 08:47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473061
大众文艺 2014年15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艺术设计专业

代 丽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473061)

民间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鲜明民族特色和审美思维造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体现。但从目前情况得知,民间艺术逐渐失去了基础,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教学理念模糊、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如何使民间艺术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树立艺术设计的新理念,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艺术设计的概念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深入人心。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正式将原来的工艺美术相关专业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国家对于未来学科发展的一个基本设想。体现了国家对于这一学科的重视。作为高等艺术设计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重视学科建设,丰富教学手段,办出具有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艺术院校。一些地方性高校很早就意识到打造艺术设计与当地民间艺术课程相结合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突出地域办学优势。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设计方向、闽江学院的漆艺设计方向、西藏大学艺术设计系的唐卡设计方向,这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已在国内形成了品牌效应。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多元化探讨,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制定符合市场的需求的教学目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布局不合理,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教室上课为主,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现在目前艺术设计的教育学科现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重视专业手法表现,轻视设计理念、专业知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等现象,大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能力的求知欲不断增加,急需丰富教学方法、体系,完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2.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资源稀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吸引力。艺术设计教育开展的主要形式通过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学习氛围等都难以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面对高度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今天,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使大学生的思维观念不断改变,致使中华民族本土艺术趋于消亡、低水平开发等现象。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商品意识的浓化,生活方式急剧改变,使得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原生状态环境几乎被破坏殆尽。通过校内外民间艺术资源的引进,包括民间艺术资源、民间雕塑、民间地方文物、民间艺术家等等。唤起大学生对艺术设计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民族特色相融合,既使学生充分认识民间艺术资源,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使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艺术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优化运用

1.针对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改革。随着社会高度发展,同时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急于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念,形成具有民间艺术课程与艺术设计教育结合提供了可能性。立足于本民族的民间艺术特点调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其运用在基色彩设计、立体构成、模型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等专业课程教学。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人文学、民俗学、艺术学等知识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教学实践双向互动,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表述相关问题。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使其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结合,改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理念,充分理解大众化教育背景,培养有地域性的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注重艺术设计教学与地方特色课程交叉与互动。民间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的设计思维与创意的基础表现形式。注重艺术设计教学和民间艺术课程交叉互动,重点探讨民间艺术的文化、题材、风俗、地域,把民间艺术的实用性、多样性融入在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艺术院校中,既能使每门课合理分配,又能与学校教育结合实际,做到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艺术高校在充分利用民间艺术课程的资源,重要的是吸收民间艺术中多重文化内涵,汲取艺术本源中的实质,并把它贯注到新的艺术设计中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

3.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随着高校发展的新形势,针对艺术设计教学与民间课程的优化和完善。首先,采用实例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以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技艺,设计手法去学习他们的艺术和设计理念对其艺术设计的影响改变传统的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其次,让学生走出教室,外出实习采风,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民俗活动,去寻找和发现我们生活周围的民间艺术作品,感同身受的体验认知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来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挖掘民间艺术,加强与优秀民间艺术的创意作品相结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4.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结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要积极不断的更新已有知识,更应不断学习对民间艺术观念、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运用到教学中。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理论联系实践,将优秀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家请进课堂,将专业学习的内容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以整体布局的设计任务,让学生设计方案,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要求学生多与合作伙伴沟通,促进方案顺利实施;评讲方案时,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空间感和设计能力,不能片面强调技术表现力,更多的是鼓励想出更好的创意;教师可以对网络资源的收集,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设计作品和专业书籍供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古今文化、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使民间艺术教学融入课堂,制定实施内容是现在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传承当地传统文化中引导学生对民间艺术设计研究、整合和重构,使其对民间艺术有一个崭新的认知,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中国风的设计作品,使他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新一代艺术设计人才,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升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艳.高职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成人育,2006(4)

[2]苏丹.环艺教与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梁立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5).

[4]邬琦姝.谈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发展[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艺术设计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民间艺术篇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