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滩涂围垦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4-01-29 03:14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滩涂水利

陈 川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 杭州 310009)

为切实抓好2014年浙江省滩涂围垦工作,经浙江省水利厅党组研究,决定在5月13日召开视频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 “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围垦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刚才舟山市水利水务围垦局、温州市瓯飞开发管委会、象山县水利局、余姚市海涂围垦和海塘管理局、浙江头门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交流发言,介绍了围垦项目审批、项目前期、促淤工程、在建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借鉴学习。裘江海同志代表省围垦局作了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滩涂围垦取得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做好今年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认真落实到位。下面,我再简单的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滩涂围垦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以舟山群岛为龙头的 “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格局,并已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又作出 “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滩涂围垦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要素的重要支撑和防台御潮的重要屏障,对全省推进防灾减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1.开展滩涂围垦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浙江省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人均仅有半亩耕地,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3,但以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6%的经济总量。随着全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特别是 “四大国家战略”的全面推进,作为经济大省、资源小省的浙江,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仅 “五水共治”各类项目的落地,需大量的有效土地供应,保守估计将超过0.60万hm2(9万亩)。土地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要素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凸现。在土地日益成为发展硬约束、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稀缺、耕地保护政策 “紧而又严”的情况下,增加土地存量,除了千方百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外,更要加快开发新的土地后备资源。可以预见,滩涂围垦已经成为浙江省新增土地的重要来源,并作为经济发展重要要素保障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

2.开展滩涂围垦是贯彻 “五水共治”决策部署,推进防台御潮保安的必然要求。浙江省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但受台风、暴雨、涨潮等影响严重,时常发生 “风暴潮”三碰头,严重威胁浙江省沿海和河口地区安全。近年来,通过对河口地区实施治江围垦、对沿海地区实施滩涂围垦,在原海堤外新筑高标准海堤,实现了控制河势、稳定江道,海塘延展、标准提升,提高了沿海地区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但仍有不少薄弱环节。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 “五水共治”决策部署,防洪水、保供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各级沿海水利围垦部门要全面贯彻,积极动员,乘势而上,强势推进,迅速打响治水攻坚战,努力建成 “洪水有出路,饮水有来源,旱时可引灌,涝时可排泄”的防洪水、保供水工程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加快滩涂围垦和海塘加固项目建设,尽快在2020年前,加固提高200km海塘,确保沿海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开展滩涂围垦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助推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浙江省沿海经济活跃,对外交流频繁,货物吞吐量大,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随着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启动,全省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近年来,按照 “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沿海地区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特别是滩涂围垦,一大批国家、省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以及各类经济开发区、集聚区落户围垦区。围垦区已成为国内外商家投资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滩涂围垦推进了浙江省临港工业、航运、旅游等的整合提升,为海陆联动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腾出了空间。通过滩涂围垦,不仅有利于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利于促进港口物流、海洋运输、海洋旅游以及金融、保险、信息等服务业发展,更有利于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进而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因此,要紧紧围绕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进一步加快滩涂围垦和围垦区的建设。

二、努力推动滩涂围垦工作再上新台阶

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大力促进滩涂围垦事业发展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决策,是全面推进 “五水共治”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各级水利围垦部门要紧紧抓住以舟山群岛海洋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重大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干好 “一三五”、实现 “四翻番”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沿海滩涂资源和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沿海滩涂围垦,力争到2017年底完成滩涂圈围3.33万hm2(50万亩)、实现投资270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要素保障。

1.加强项目前期,推进促淤工程建设。要着力抓好项目科学论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确保项目储备。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破解涉海项目用海审批难题。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实施滩涂资源生态保育工程,加大促淤力度,提高滩涂自然淤涨速率和恢复滩涂的“再生”能力,为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提供资源保障。

2.加快项目建设,做到一个确保二个安全。要加快万亩以上重大围垦项目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要深入贯彻 《浙江省滩涂围垦条例》,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努力提高科学围垦水平和依法管理水平。要有效建立滩涂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强化滩涂围垦区水生态建设。要进一步严格项目安全监管,确保在建工程生产安全、度汛安全。

3.加大科研力度,确保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沿海泥沙受长江上游来沙减少等因数影响,沿海滩涂自然淤涨的速度呈减缓的趋势,滩涂围垦的成本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各级水利围垦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监测,有效研判10~20年后全省沿海泥沙资源状况,做好生态围垦等前瞻性围垦方式的研究,确保全省滩涂围垦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干净干事。滩涂围垦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社会影响面大,各地又普遍成立建设指挥部等临时性机构负责工程建设管理。因此,各级水利围垦部门,要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审批立项、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管,确保权力透明公正运行。要严格执行中央 “八项规定”、省委 “28条办法”和全省水利行业 “六个不准”,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水利行风建设,为顺利完成滩涂围垦建设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省治水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滩涂围垦工作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沿海各级水利围垦部门要紧紧围绕 “五水共治”战略决策和水利改革发展重大任务,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继续大力推进滩涂围垦建设,努力开创滩涂围垦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为全省海洋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滩涂水利
霞浦滩涂
上岸的鱼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滩涂上的丹顶鹤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