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开化县山区性河流生态建设

2014-01-29 03:14汪传应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开化县河流河道

汪传应,冯 磊

(1.开化县水利局,浙江 开化 324300;

2.平湖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浙江 平湖 314200)

1 问题的提出

开化县地处钱塘江源头,溪多源短,流少河狭,属典型的山区河流。境内共有大小溪流251条,总长1347.8 km,分属钱塘江和长江2大水系、5大支流。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和马尪溪属钱塘江流域,苏庄溪属长江流域乐安江水系。5条支流总长295.80km,其中马金溪全长104.17km;池淮溪全长53.78km;龙山溪全长40.57km;马尪溪全长56.7km;苏庄溪全长40.60km。按河道级别分,马金溪从马金至华埠为市级河道,长41.80km,马金溪从华埠至下界首为省级河道,长7.65km,其余为县级和县级以下河道。

近10a来,按照 “生态立县”战略的部署,开化在河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什么样的河流才算生态河流”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表述。

2 生态河流必备的功能

河流生态是以多种生态系统形式存在的集合体,有其自己独特的功能,这些功能反映了河流生态的核心使用价值。它存在于一定的水域、依附于一定的水流形态之中或取决于一定的水环境,也因河而异,因地而异。依据当前对河流的认识水平,认为生态河流应具备5项关键功能。

2.1 畅流功能

河流是地球地表水流动的主要通道,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也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活跃因素。河流应当像生命体那样是运动的、不断发育成长的,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循环往复运动的生命系统。生态河流首先必须是通畅的,能够顺利地把河水送入大海;其次要有一定的水量,维持河流生命必需的生态和环境用水。它有着奔腾不息的流水,这种输送功能为多种生态系统生存和演化提供了基本保证。河道一旦断流,河床自然萎缩消亡,原有的生态系统也会随之改变。人类自身活动塑造了河流,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世界,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的水文、地质、生态等自然功能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损伤,一旦超过河流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退化,最终将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在实践中把 “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作为生态河流建设的目标之一的原因。

2.2 绿色功能

绿色指在河流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充分发挥河流功能的行为与文化。作为绿色河流,必须维持它全流域的净洁和无污染,这当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从小的角度看最起码应该具备水净和岸绿2个方面。从大的角度看,考察河流是否是绿色的,还应将它放在社会、经济和环境3个层面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在探索绿色河流方面开化县自2000年实施 “生态立县”以来,建设生态公益林9万多公顷 (135多万亩),关闭有污染的企业210多家,整治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2007年兴建了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城关、工业园区的城市污水全部集中处理。在农村普遍开展新农村建设,每个乡镇建污水处理池,255个村村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全面开展农村沟渠池塘清理整治,在河堤塘边植树种草,沿河村庄普遍制定了护河保洁的村规民约。目前,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0.4%,位居全国前列,是天然的 “氧吧”,全县地表水水质达Ⅰ类水标准,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 “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成绩虽然喜人,但问题还是不少,河道盗砂及大量土木工程的兴建等新的污染源也时常出现。域内有些达标企业不起动治污设施,致使达标排放有名无实。对于防止污染的问题,政策法规、舆论已经有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只是执法、管理、监督的力度还不到位,这一切还有待有关部门和全体民众行动起来,像追求绿色食品那样不断追求河道的绿色。而这种绿色功能,除了减少和控制污染外,还包括已经启动的 “美丽浙江”工程,以不断改变全流域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望让诗人笔下的 “春来江水绿如蓝”美景,再现江南。

2.3 资源功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承载水的河流,如果没有资源可利用就不可能称其为生态河流。“有水不能用”和 “水不够用”是现在水资源面临的2大难题。2012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立 “水资源三条红线”即:①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②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③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这标志着在浙江全社会面对水危机和处理水问题已形成共识。也让水利工作者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审视自己的行为,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性来把握投入、产出、效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就像健康的人应当对社会有所奉献一样,生态河流也应当是为流域演变包括人类生存方面做出贡献。河流正是以她无私胸怀养育了我们,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河流的索取变得贪婪和无节制,大有竭泽而渔之势。如2013年 《青年时报》报导:杭州市区绕城线内一共有470多条河道。只有20%左右的河道能达到游泳标准,黑河、臭河依然存在,而造成众多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却是生活污水。事实再次验证河流生命的脆弱。

2.4 工程功能

河流的生态,应当尽最大努力地维护她的自然属性,工程虽然人为建造,但它是维持河流生态的重要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像开化县这样的山区型河流,源短河床坡降大,加上年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时空性、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如果没有枢纽工程和堤防工程,就会造成汛期洪水泛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把大量的洪水放流大海,既不利洪水资源化利用,也不利于枯水期的流量调节,甚至直接造成枯水断流。齐溪水库、茅岗水库建成运行20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维持河流的生态功能还必须借助工程措施,没有工程措施的河流是难以维持其正常存在,更谈不上生态。当然,在河道上修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应当慎之又慎。修建工程往往要改变原有的流势、资源分配方式及自然风貌,甚至会改变它的生态环境。如果是在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的,当然是好事,但限于人类的认识水平,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这在水利工程史上也不乏其例。在防御洪水方面,一味 “水涨堤高”,“人定胜天”并不可取,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在开化县,对山区源头小流域的堤防建设采用了“防冲不防淹”的理念;对城关、华埠等重镇的堤防建设不再是仅仅为了防洪,更多地植入了自然、生态的元素,保护古树,减少白化硬化已成为常态,基本实现了 “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三线一体。不但防洪能力大幅度提高,生态景观、市民休闲的功能也更为凸显。

2.5 文化功能

建设生态河流,绝不能忽视它的文化特征。人类逐水而居,不同的河流,养育了不同的民族和人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明和文化。生态河流的建设,应当强化人们对河流文化功能的重视和敬仰,把流域特色的思想文化特点,作为河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正如我们常说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其次,河流还有其精神特质。先民们在所处的流域繁衍生息,并不一帆风顺,恶劣的环境、频繁的灾害、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促使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反复探索、总结和抗争,才使子孙得以延续。第三,人类在依水而居的过程中,创造了有别与于其他地方和民族的、丰富的、独特的劳动工具、艺术、建筑、水利、饮食产品等,如开化县根宫佛国的根雕艺术、龙顶茶、清水鱼、古田山矿泉水等,都表现出了浓浓的流域文化特色。第四,河道两岸无数的历史人文景观和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有的已发掘,有的正待发掘,如开化县钱江源森林公园、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还有莲花溪大峡谷内江南第一大飞瀑—神龙飞瀑,落差为125m,分3段,中间巨石如屏,常年水流不断,远看瀑布似神龙见首不见尾,近看瀑布飞扬,水从天降。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开化县留下的杰作。现在到钱塘江源头开化县休闲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这正说明 “河流文化”具有旅游价值,生态经济价值。

3 采取的措施

3.1 实施山上、河边绿化工程

按照 《开化县钱江源绿色长廊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0—2015年)》,通过10多年努力,目前已建成9万多公顷 (135多万亩)生态公益林 (占全县森林面积19万hm2的47.4%),投资30多亿元,增加森林贮水量3500万m3,减少水土流失1.33万hm2(20万亩),调节洪峰流量10%~30%,枯水季节增加径流量20%。县财政对公益林每年进行补助,并逐年调整。仅2012年每亩公益林补助17元,投入财政资金2300多万元。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实现森林覆盖率80.4%。开展 “百里清水河道工程”建设,在固堤清淤的同时,对河岸河堤全面进行绿化,仅2013年就绿化河道100km,绿化面积达60万m2。

3.2 整治污水排放

开化县以 “壮士断腕”的气魄,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先后关闭了华埠造纸厂、大路边煤矿、清华化工等210家有污染的企业,每年减少利税3.67亿元,整治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生活污水处理全面启动,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个,乡镇污水处理池18个。全年出境水质达到1类水标准的有280d以上。实现了 “一江清水送出开化”的庄严承诺。

3.3 建设及保护并重

全面启动生态河道修复系统工程。按照河流 “水清、流畅、岸绿、鱼跃、人欢”总体目标,推行 “禁止采砂、禁渔 、保洁、生态河道建设”等一系列做法。县政府发布通告,所有河道全面禁止采砂。从2007年6月18日起开化县在城关西渠和马金溪干流近35km河道,实施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为保证这些制度执行到位,县水利局成立水政渔政执法大队,采砂整治办公室,聘用协警,强化水域巡查和执法。从2004年开始,全县实施 “河面保洁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实行城区河道清洁,配备专用船只2条,专职人员4名,负责每天清理打捞河面漂浮物,做到日清日洁。对穿城而过的西渠,常年安排专职人员清运垃圾,并每年进行2次以上清理维护。全县临河的乡镇和村全部制定 “村规民约”,每村配河道保洁员1名。从2008年起,每年进行 “生态河道示范工程”项目评比,财政对获一、二、三等奖工程实行分级奖励,推进河流生态建设,出现了一批水清岸美的休闲景观河流。

4 结 语

河流无论是以慈祥还是以严酷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都是在给予警示和启迪。只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当一条条青春焕发、亮丽多彩的生态河流奉献给世人的时候,受益的不仅仅是现代,更是留给子孙无尽的财富。当然 “生态河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尺度,而是人类不断追求 “人水和谐”的过程。这不但是我们水利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人类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开化县河流河道
“同题赛场”走进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同题赛场”走进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二)
河流
河道里的垃圾
流放自己的河流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开化县林场退休职工、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余贵顺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