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骨折患者并发症护理

2014-01-29 13:24霍小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病患情况骨折

霍小艳

骨折患者一般入院较急, 经整复牵引或固定后, 患者常感到疼痛不适, 生活失去自理能力, 烦躁不安[1]。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对待骨折病患, 不仅需要掌握病患的具体骨折部位、损伤程度及手术情况等, 还需要详细了解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 在护理期间注意病情观察, 一旦发生并发症要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1 临床资料

以本院共收治的骨折患者320例为样本, 其中男221例,女99例, 闭合性骨折患者167例, 放射性骨折153例。经过临床医治后出现并发症情况12例, 伤口感染2例, 失血休克3例, 由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突发而导致死亡2例, 发生骨不愈合, 需要二次植骨手术3例, 内固定钢板出现断裂1例,内固定螺钉出现断裂1例。其中, 2例患者发生死亡, 其他10例并发症患者经发现后进行二次治疗均获得痊愈。

2 护理

2.1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饮食、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并加强患者对预防褥疮、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知识了解,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感染。

2.2 并发症护理 为确保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不会出现并发症, 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2.2.1 对重症患者加强护理管理 在重症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治疗过程中, 实时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等情况, 出现贫血或凝血功能等问题及时处理。同时, 需要展开对静脉通道的建立, 合理的预估失血量, 开展扩容, 有效避免休克情况。在临床医治中, 做好病患的心电监护、CVP、吸氧、尿管等, 对监控数据仔细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地开展救护工作。

2.2.2 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固定护理 骨折的患者在交接和复位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对患者展开必要的固定, 护理时注意动作必须准确、轻柔, 以减少患者的病痛, 并降低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

2.2.3 防止感染 随时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及个人体征做监测, 并且定期的对病患测量体温及脉搏。需要注意以下几种点:①手术后3 d内如果患者发生体温>38.5℃的情况, 及时报告医师。②若患者的骨折位置在疼痛感减轻后出现了反复性的疼痛加重, 并且切口出现了渗血情况, 这表示极可能发生了继发性感染, 及时进行上报与医治。③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 要更加关注其感染情况, 保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④存在尿管留置的患者, 保证每日两次的换袋和清洗, 酌情对患者给予膀胱冲洗, 预防泌尿系感染。在围手术期的防感染护理中, 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也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该遵医嘱安排好抗菌药物的应用。

2.2.4 功能锻炼的实施 ①术后的2周内是患者的早期护理阶段, 这段时间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情况, 不适宜进行高强度的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为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时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2]。②术后2~5周内,患者骨折部位的肿胀情况逐渐减轻, 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关节及功能位的训练, 具体的锻炼方案以不影响骨折固定为前提。这个时期的锻炼目的是为了活动关节和增加肌肉力量,在关节活动的同时酌情开展肌肉锻炼。③在患者进行手术5周后, 骨痂已经基本形成, 固定物也可以去除, 骨折患者需要增加运动量的安排。锻炼时需要注意具体力度的控制避免发生二次伤害。④在患者出院后, 开展的运动锻炼需要酌情开展, 尽量减少负重的情况, 防止由于过度运动产生并发症情况。

3 总结

医院内部加强医护人员对骨折患者的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病患所承受的痛苦, 减少病患死亡的发生;同时, 有效地护理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治愈水平, 合理的降低医疗费用。总而言之, 对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护理人员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医院护士的职业责任和知识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游维美.骨折引起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1(47): 305-306.

[2] 党晓民.骨折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哈尔滨医药, 2010(2):73-74.

猜你喜欢
病患情况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脱发 养“老金”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研究序贯性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