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社区603名老年人听力下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1-29 01:29陈雪萍
护理学报 2014年23期
关键词:耳聋老年性听力

刘 会,陈雪萍

(杭州师范大学 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位组织器官都进行着缓慢的老化过程。其中累及听觉器官出现听力下降的老年人比重逐渐增多[1]。在美国,老年听力损失被列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第3种慢性疾病。美国报告的老年性听力损失发病率约30%~40%,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准确统一的数据,估计约35.1%~76.6%[2]。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可以预测将来老年人听力下降人数将急速增加。然而,由于老年人个体与地区的差异,关于老年人群听力下降发病情况及原因分析的流行病学数据较为缺乏[3],因此笔者选取杭州市有代表社区603名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以期为政府或其他组织寻求听力康复措施提供参考。

1 对象

对杭州市某社区≥60岁老年人进行一对一入户调查,根据社区提供名单,应调查704名,但因拒绝、外出、迁移等原因,实际调查603名,未调查101名,其中未调查人员情况与已调查人员情况如表1。据统计学分析,未调查人员与已调查人员在性别与各年龄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调查目的,使用对率进行抽样调查时的样本量计算公式,其中老年人听力损失发病率P取40%,算得样本量为600名。综上所述,总共调查的603名老年人的情况符合研究目的,可以代表该社区的整体情况。

表1 未调查人员与已调查人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方面比较(名,%)

2 方法

2.1 调查工具 (1)自设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一般情况、听力情况、健康状态、生活状态等。问卷在使用前送5名专家进行审核和评价,专家意见反馈其表面效度、内容效度良好。在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该社区40名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预调查,2周后重新调查1次,计算全部项目的重测信度为0.85。(2)社会支持量表,用于测量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由肖水源根据我国国情编制而成。该调查表的10个项目及总评分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0.825~0.896[4],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信度。

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通过该社区书记召开协助调查的楼道长会议,楼道长负责向负责楼层≥60岁的老年人传达会议内容并协助调查员入户调查。调查员为2013级护理本科生18名,研究生2名。调查时采用一对一调查,由护生协助填写。

2.3 质量控制 调查员集中培训,逐一讲解调查问卷的询问词、填写方法、入户调查要求等。正式调查前每人预调查2名老年人后集中,以会议形式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向问卷设计者询问问卷条目的意图,尽可能保证与调查目的相一致。回收问卷前对填写内容多次检查,保证问卷的完整性。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双人采用Excel进行汇总,并采用SPSS 17.0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3 结果

3.1 社区603名老年人听力情况 采用主观评估方法对听力下降程度进行分类[1]。异常分为略有下降、明显下降、耳聋。分类标准为:听低声谈话无困难为正常,听低声谈话、对低声谈话有困难为略有下降;对普通对话、听较强语调、在耳旁大声叫喊有困难为明显下降;残余听力利用有困难为耳聋。本组社区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听力异常(包括略有下降、明显下降、耳聋)的老年人220名,占比36.5%(220/603),其中以略有下降为主,153名占69.5%(153/220),耳聋人数相对较少,仅 7 名占 3.2%(7/220)。

3.2 老年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杭州某社区603名老年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名,%)

从表2可知:老年人在年龄、教育程度、月收入、患慢性病、患糖尿病、患心血管病、近1年来患重大疾病、吸烟数量、锻炼及社会支持度方面,其听力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退休前职业、饮酒方面,其听力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 老年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老年人听力情况作为应变量,其赋值情况为:正常=0,异常=1,把性别、年龄、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患慢性病、患糖尿病、患心血管病、近1年来患重大疾病、吸烟数量、饮酒、锻炼、月收入及社会支持度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 α=0.05,剔除 α=0.10,结果见表 4。

表3 老年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老年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603)

由表4可知: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锻炼情况、社会支持度4个变量对老年人听力状况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是否患有糖尿病,OR>1,β>0,说明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经常并有规律的锻炼、满意的社会支持度 OR<1,β<0,说明是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保护因素。

4 讨论

4.1 听力下降老年人占有较大比例且以略有下降者为主 本调查显示,本组对象中听力异常者占比36.5%,以听力略有下降为主。这与有关老年人听力损失患病率的研究结果一致[5-6]。在引起听力下降原因分类中,由年龄因素引起的老年性听力下降,也称老年性聋[3],发病率最高,根据有关老年性聋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美国报告为30%~60%,国内报告数据各家不同,约35.1%~76.6%[7]。由此可知,因年龄导致的听力损失必将伴随人口老化的现象日趋加重。听力损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对家庭和社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关组织应对老年人的听力问题加以重视,做好规范化筛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4.2 年龄、患糖尿病、锻炼情况、社会支持度是影响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本研究表4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较高,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其听力下降明显。听力异常与正常老年人按年龄分层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OR值=2.724,该值近似的说明年龄每增加十倍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增加2.724倍,这与有关老年人耳聋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相一致[8-10]。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个耳部及听觉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生着退行性病变,从而导致听力下降,如唐云清等应用声导抗仪对老年人测试中耳静态声顺时表明,老年人的鼓膜及听骨链的活动度有着很大程度的改变,即随着年龄的变化鼓膜—中耳传音作用的增长较为明显[11]。同时耳蜗和听窝后病变也会随着老年退行性变而导致听力下降,如内耳缺血[12]、听神经病变[13]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另外,患糖尿病老年人听力下降发生率高于未患糖尿病的老年人(P<0.05),这主要是因为血糖持续增高可使蛋白发生非酶性糖化反应,直接影响微循环及氧的供给,进而导致组织损害而引起听力功能异常[14]。这也与姜泗长在老年性聋病理研究中血管病变与耳聋患者耳蜗功能改变的结果相一致[15]。

在听力保护因素中,本调查显示,经常且规律锻炼的老年人听力要优于“偶尔”或“几乎无”锻炼的老年人,“满意社会支持”老年人听力优于“较少或一般社会支持”老年人。

4.3 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延缓或改善老年人听力下降发生 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听力下降的可控因素较多,因此防治疾病对延缓或改善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发生十分关键。但目前针对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防治措施较为单一且效果不好,前期的预防也没有引起重视,对听力下降的老年人主要是佩戴助听器等治疗[16],且助听器平均使用率较低,不足4%[17],这说明大多数老年人的听力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加之老年人听力下降以老年性聋为主,而老年性聋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制止或逆转这一过程[7]。因此,应加强对影响老年人听力状况可控因素的早期宣传,如鼓励老年人经常有规律的进行身体锻炼,定期体检,呼吁老年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监督和管理。虽然听觉器官的衰老是引起老年人听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认为后天措施可以减慢老年人听力下降的速度[18],因此科学的防治措施对于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发生十分关键。并且由于老年人听力下降的缓慢进展使得老年人自身和社会对于轻中度听力下降的发生缺乏重视,使其发展加重,因此更应在老年人听力下降前期进行积极干预。社区可以委托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耳鼻喉门诊为社区居家或养老机构老年人定期开展听力筛查、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宣传经常规律锻炼、科学健康饮食等保护听力的知识。另外,因科学的康复手段在预防与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中的作用越来越大[19-20],因此可以利用有关助听器和防聋中心等听力康复部门向老年人传授有关保护听力的康复手段,如开展助听器康复锻炼、培养老年人自护能力等措施。在听力筛查的基础上,对听力下降老年人进行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或监督为措施的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早期防治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发生,改善老年人社会交流和生活质量。

总之,应从老年人自身与社会的角度积极防治影响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因素,并利用有效资源对听力下降老年人及时进行筛查、干预和监督,以有效预防与延缓老年人听力下降。

[1]谢鼎华,杨伟炎.耳聋的基础与临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JIANG D,邹 凌.老年听力损失现状和干预策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1):61-63.

[3]高文远,迟放鲁,贺秉坤.临床听觉生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4]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5]陈 曦,黄东锋,陈少贞,等.广东省成人听力残疾主要致残原因分析和对策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5):439-441.

[6]刘陶然,汪韶洁,逄增昌,等.黄岛区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相关因素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4):308-310.

[7]胡 珂.老年耳聋的研究进展[J].中国听力康复科学杂志,2005,9(11):8-11.

[8]Mao Z,Zhao L,Pu L,et al.How Well can Centenarians Hear?[J].PLoS One,2013,8(6):1-7.

[9]Yamasoba T,Someya S,Yamada C,et al.Role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in Agerelated Hearing Loss[J].Hearing Research,2007,226(1/2):185-193.

[10]Sprinzl G M,Riechelmann H.Current Trends in Reating Hearing Loss in Elderly People:A Review of the Technology and Treatment Options-A Mini-Review[J].Gerontology,2010,56(3):351-358.

[11]唐云青,谢庆林,于亚峰,等.耳科正常老年人中耳声顺和压力的改变[J].江苏医药,2005,31(9):700-701.

[12]戴 朴,姜泗长,扬伟炎,等.人类颞骨火棉胶切片线粒体DNA的扩增及重组测序[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4):206-209.

[13]陈健梅,冼 珊,梁少辉.90例老年性耳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8,15(2):82-83.

[14]崔小康,任建民,许安廷,等.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11):1144-1147.

[15]姜泗长.耳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6]Lessa A H,Hennig T R,Costa M J,et al.Results of Auditory Rehabilitation in Elderly Users of Hearing Aids Evaluated by A Dichotic Test[J].Sociedade Brasileira de Fonoaudiologia,2013,25(2):169-175.

[17]陈振声,韩 睿,李 炬,等.听障老年人的助听器验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5):14-16.

[18]高 雪.浅谈老年性耳聋的预防与保健[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2):190-191.

[19]陆秋天,朱秋梅,梁建平,等.中耳变压疗法治疗老年人中耳负压的疗效分析[J].听力学以语言疾病杂志,2008,16(5):422-423.

[20]唐云青,谢庆林,于亚峰,等.耳科正常老年人中耳声顺和压力的改变[J].江苏医药,2005,31(9):700-701.

猜你喜欢
耳聋老年性听力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