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

2014-02-03 02:19干亚群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念书辫子陈老师

干亚群

陈老师是嫁到我们村里后才做小学老师的。等她儿子能满地爬的时候,她由代课老师变为民办老师。跟许多老师一样,她唯一的盼头就是由民办成为公办。

陈老师梳着两根辫子,被她甩在肩后,走起路来辫子一跳一跳的。当她挥着教鞭让我们念黑板上的字时,那两根辫子一颤一晃,不知不觉掉在胸前。

陈老师的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她从我们身边走过,从脚底扇起来的风在我们周围打着转,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我们知道,那是陈老师留下的香气。有人说,陈老师涂了雪花膏;有人反驳,陈老师才不会涂雪花膏。说陈老师涂雪花膏的同学是真心赞美,反驳的同学是不喜欢有人怀疑陈老师涂雪花膏。母亲跟婶婶们从不涂雪花膏,我们也不涂,最多是几毛钱的防裂膏,只有去相亲的姐姐们才舍得买一瓶,而且这一瓶说不定到出嫁前还满满的。如果村里哪一个有家室的女人涂雪花膏,就会引来村里人,尤其上了年纪的老人的质疑,认为有辱妇道。

我们喜欢陈老师俯下身,靠近我们的头,一笔一画地指正我们写的字。我们的手被陈老师紧紧地握着,而我们的眼睛却瞟到了她的两根辫子上。陈老师的发质特别好,又黑又粗,还有光泽。我们突然觉得自卑起来,我们的头发个个黄枯枯的,一抓还有些黏。很快有人得出结论,陈老师身上的香气来自她的头发。陈老师肯定用香皂洗头发。那一刻,我们羡慕极了。

在冬天,我们唯一可闻到的香是陈老师身上的香。我们忍不住伸长脖子,使劲翕动鼻翼,可惜教室里满是我们身上发出来的酸腐味,有的几个月不洗头发,头发一绺一绺的结成了“饼”。

陈老师教我们四年级的语文。朗读课文时,她一字一句用自己的语言领着我们念课文。所谓自己的语言是陈老师用既非普通话又不是完全是村里的方言,乍一听有普通话的腔,再一听,却拖着村里重重的口音。如果不念课文,陈老师就讲一口地道的村话,我们回答问题也是地地道道的方言。陈老师说:“是伐?”我们回答:“是个。”陈老师:“听懂郎咪?”我们齐喊:“听懂郎哉。”然后,陈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两根辫子在肩上一跳一跳的。

有一次,学校接到通知,乡里有几位老师要来听课,陈老师的课是必听的课。学校顿时忙碌起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大清扫。张老师还挥起了大刷子,在雪白的墙壁上写下红红的几个字:欢迎上级学校的老师来校指导。第二天,上课铃一响,陈老师穿戴一新,神情一如往常笑眯眯地走进教室,后面跟着几位老师,手里都拿着一个笔记本,坐到了教室最后一排。陈老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后,突然说起了普通话。大家早已习惯了她的“郎哉”“是伐”,对她一时卷舌、打颤,浑身不自在。更让人难受的是,她把很多的音念歪了,“火车”念成“火叉”,“软软的”念作“扭扭的”。我们想笑,可又不敢笑。陈老师在讲台上很卖力地讲着念着,我们在她走样的普通话里,一次又一次地暗暗揉着小肚皮。我们偷偷地往后瞧去,几位老师涨红着脸,紧紧抿着嘴巴,有一位大概实在忍不住了,手捂着嘴把头转到一边。

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总有不少同学交不上学费。学校考虑有的家庭一时手头紧张交不出学费,允许学生拖欠一段时间。课上到一个月后,学校开始对那些拖欠学费的学生进行催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直接点名,然后告之要求几天内缴上学费。被点到名的同学一个个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憋红着脸,有的使劲地绞着衣角,而有的心事重重,目光低得不能再低。这样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老师不知情绪的声音和几个顽皮同学扫来扫去的目光。一周后老师还会继续点名,仍有几个同学缴不上学费。如果老师点名的次数多了,有的同学则再也不来上学了,教室里留着他空荡荡的座位。我们有时也想象,说不定过几天那位同学会回来,只是一学期后那个座位上坐了其他同学。我曾有一个好朋友叫云,书念得很好,每次考试总是前几名。她是三年级第二学期辍学的。放学后,我到她家去,正碰上她背着满满一簌笼的草从外面回来。本来我有很多话要跟她说,可一看到她躲闪着我的目光,想好的话都咽了回去。她一边往羊圈里倒青草,一边催促我回去。我说,你成绩那么好,怎么不去学校了呢?云手中的草突然顿了一顿,随便重重地抖动起簌笼来,把底下吃草的两只羊惊得不知所措,站在一边的我也不知所措。我走之前,云告诉我,她不想再去学校念书了,不念书的又不是她一个。每次老师在班上点名催缴学费,她就会难受好几天。刚开始还能向父母开口要学费,几次下来,她不再向家里要了。父母确实很艰难,前几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欠下的钱还没还清。云说,不念书了反而轻松了。她还努力朝我笑了一笑。这是我见过云最不像是笑的笑。

陈老师成为我们班主任后,她收缴学费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在课堂里,而是放学后去她办公室。几个星期过后,陈老师没在课堂上为缴学费的事点过名,那些习惯了点名的欠费同学也没有以往的那种胆怯、自卑的神情。原来,陈老师单独一个个地叫到办公室,先问问家里的情况,再说学费的事。如果实在困难,她会悄悄垫上,至于家长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从不催讨。记得有一位顾同学,学费欠了很长时间,她父母找到陈老师,说是不想让顾同学念书了。陈老师好说歹说,总算把顾同学劝留在学校里,学费还是陈老师垫的。后来,陈老师在村道上偶遇顾同学的家长时,总绕得远远的,不想让他们感到尴尬。

陈老师在她儿子结婚那年转了正,两根粗辫子不见了,而是满头白发。我们曾围着她,回忆她身上的香气。陈老师嘴巴张得大大的,听着我们描述的各个细节,又不时地眯眯笑一下,眼睛里闪烁着少女般的光芒。陈老师既没用香皂洗头发,也没有涂雪花膏,而是用“槿漆叶”洗头发。这回轮到我们嘴巴张得老大。“槿漆”是村庄里最寻常的一种植物,路边,屋旁,无须料理,也不必费一点心思,它们年年抽叶、开花,年年长一截,粉色,状似喇叭。村里人有的用作篱笆,围出一个庭院,有的用它隔离自留地与村道,一边是行人走的路,一边是庄稼生长的园地。“槿漆”开花的时候,我们摘花插在头上,扮成新娘子,等待别人来抢。“槿漆”树的叶子呈锯齿状,上面有细细的茎脉,搓烂后有一股涩味。身上的咸涩够浓的了,谁会愿意涩味更重呢?望着被剪成一头短发的陈老师,我们似乎又闻到了一股让人忘记饿的香。

后来,我们知道“槿漆”学名是木槿,可药用,也可食用,喜自由式生长。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念书辫子陈老师
雪山姑娘辫子长
关于Brunnian辫子群的相对李代数的基
理 想
理想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认字”大师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
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