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赶趟”: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2014-02-04 22:03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4年14期
关键词:交通网络市域丽水市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补课赶趟”: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今后一个时期,丽水市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目标,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丽水应大力推进交通发展,抓紧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丽水市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提供交通基础保障。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以来,丽水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显著,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取得较大发展。公路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加快了中心城市到县(市、区)的干线公路建设。到2012年末,等级公路总里程14285公里;公路网密度82.6公里/每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1.5公里/每平方公里)。铁路只有金温铁路一条运输线,途经仅有缙云、莲都、青田三个县(区),境内铁路里程约127公里,铁路覆盖密度为0.73公里/每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2%。在建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为Ⅰ级双线,以客为主、兼顾货运。水运建设到2012年底,基本形成瓯江航道为主的“一干两支”航道网布局。丽水民航机场尚属空白,丽水机场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已报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

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丽水交通发展相对落后;与浙江加快“大港口、大路网、大航空、大水运建设和推进大物流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不能有效满足丽水市生态经济发展需求,需要“补课赶趟”。总体上看,丽水交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网络结构不合理,技术标准低下;二是综合运输快速通道尚未形成,与周边都市圈交通交流联系需进一步增强;三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整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丽水亟需构建“进山”(即铁路、高等级公路、通往景区公路、通村公路)、“上天”(即航空)、“入海”(即航运)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发展思路及方向

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根据“将生态旅游业培育成为丽水第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构建“安全、通达、快捷、绿色、舒适”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丽水市生态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交通保障。做到关键“留得住”,突出绿色:在实现经济发展、取得“金山银山”的同时留住“绿水青山”;对外“进得来”,突出快速:打通出市出省通道,有效对接全省、国家交通网络,实现对外交通的方便快速;对内“下得去”,突出便捷:构建大畅通的市域交通网络,市域内各种交通方式顺畅衔接、畅通便捷。在通达时间上,近中期基本实现丽水至省会城市杭州1.5小时,远期基本实现丽水至杭州1小时、至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1.5小时。到2017年末,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建设。到2020年末,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初具雏形。到2030年末,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

重点是构建“三网一枢纽”。“三网”指的是:城际交通网络、市域交通网络和城市交通网络,“一枢纽”指的是交通枢纽。

城际交通网络。城际交通网络主要解决通道问题。基本思路:提升丽水机场、火车站和水运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接受辐射和对外辐射能力,构筑多层次、复合型的综合运输通道。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快速对接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实现与长三角、海西区等经济区快捷联系;二是承接区域性运输通道,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三是构筑浙江“三群四区七核”城市群综合运输通道,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通过枢纽提升和通道完善,确立丽水作为浙南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

丽沪宁通道:北接长三角、杭州都市圈等。主要由既有的金丽温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公路(龙游至景宁段)、金温铁路、330国道和在建的金丽温高铁以及谋划(规划)中的武松龙高速公路、杭广高铁、航空等组成,有效加强丽水与北面都市圈、群的密切联系。

丽闽粤通道:南接海西、珠三角经济区等。主要由既有的丽龙庆高速和在建的龙浦高速以及谋划(规划)中的庆寿高速公路、衢宁铁路、龙浦铁路、温武铁路、杭广高铁、航空等组成。

丽赣鄂通道:西接武汉都市圈、长江中游城镇群等。主要由谋划(规划)中的遂江上高速公路、衢宁铁路、衢丽铁路、航空等组成,是丽水西进的主要通道,也是加强浙江沿海与内陆联系的重要通道。

丽温台通道:东接温台都市圈。主要由既有的金丽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金温铁路、330国道和在建的金丽温高铁以及谋划(规划)中的龙丽温高速公路(景宁至温州段)、金台铁路、温武铁路、瓯江航运等组成。该通道是丽水出海通道。

市域交通网络。市域交通网络是连接全市各县(市、区)、生态产业集聚区、中心镇、重要旅游景区的运输网络。市域内主要以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普通国省道公路为支撑,形成快速通道;县域内以高等级公路为支撑,加快县乡道提升工程,提高通往景区公路等级,打造城乡间便捷通道。从而构建大畅通的市域交通网络,对内交通实现畅通便捷。

城市交通网络。按照丽水中心城市空间“一江双城”的规划结构布局,构建“两环九纵六横”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紧密各区块交通联系,避免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城市交通重点是发展公共交通。近中期,围绕构建快速公交系统(BRT),完善常规公交系统,建设大绕城公路等城市快速路,实现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等与城市快速路有机结合,并研究谋划城市高架、地上地下立交等;中远期,规划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水上观光旅游巴士等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

交通枢纽。交通枢纽是客流、物流集散转换场所,是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是实现运输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布局交通枢纽,通过水东、腊口、空港门户三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换乘,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充分对接国家、省、市相关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丽水公路、铁路、水运、机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平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优化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在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丽水高速公路网,形成金丽温高速、龙丽温高速;丽龙庆高速、武松龙高速;龙浦高速、台金高速、遂江上高速“两纵两横三支”总体布局。当前继续推进龙浦高速公路建设和龙丽温高速公路景宁至瑞安段项目前期。普通国省道:根据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普通国道和省道调整方案,丽水新规划布局4条国道、12条省道,普通公路对外接口达到19个,其中省级接口4个。为此,将进一步改造提升国省道,做好对外接口的衔接;完善普通国省道网络,重点落实通往景区公路、通往园区公路的等级提升。农村公路:按照打通断头路,形成大路网的目标,以通往景区公路建设为契机,大力改造提升农村公路等级。同时,继续推进“公路三化”工作,极力打造“美丽”公路,助推“美丽乡村”观光游等旅游经济发展。

突出铁路建设,实现快速通达。丽水市铁路发展重点是以金丽温通道、衢宁铁路为两纵路网主骨架,以衢丽铁路、温武铁路为两横的“两纵两横”干线路网布局。通过实施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建设衢宁铁路、衢丽铁路、金台铁路、龙浦铁路,谋划规划温武铁路、杭广高铁,强化丽水市内外通道衔接,加快区域路网的构建,形成覆盖市域主要节点的铁路网布局,进一步强化以丽水为中心的路网辐射,完善区域交通环境,构建便捷、快速铁路网系统。市域轨道建设方面,近期着手开展相关研究谋划;中期适时开展市区轨道、市域核心组团轨道建设;远期在市区、市域核心组团轨道建设基础上,发展通往景区、通往园区轨道;远景考虑向周边金衢温三市延伸。

复兴瓯江水运,谋划水上经济。重点围绕“一干两支”工程建设。“一干”即瓯江航道,其中丽水-温州段是丽水出海通道,也是温州港的重要集疏运通道;“两支”即瓯江主要支流,小溪和松荫溪。加快推进瓯江中下游干流航运开发工程,提高航道等级,对接沿海港口,实现江海联运。同时,适时开发支线航道,充分利用“三湖”天然水资源优势,发展水上观光旅游、游艇经济等。港口建设主要是推进温溪、腊口、风化等港区建设。

发展民用航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机场:加快推进丽水机场项目前期,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新建丽水机场,主要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机场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C级,未来根据需要可以考虑提升为4D级。通用机场:重点培育发展以航空旅游观光、飞行培训、娱乐飞行为特色的通用航空。根据《浙江省通用机场发展规划》,规划丽水“111X”的通用机场布局,即:1个运输机场通用航空功能区(丽水)、1个大型通用机场(龙泉)、1个小型通用机场(景宁)和包括遂昌、庆元等在内的若干个临时通用机场。通过航空运输,密切丽水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武汉都市圈等的联系,实现丽水至杭州都市圈1小时。

合理布局枢纽,加快站场建设。合理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客、货运站场建设,加强各种交通方式衔接,发挥枢纽站场的节点转换服务功能。改造丽水市火车站和迁建汽车客运东站,建设集客、货运输于一体,铁路、常规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营运、租赁服务、私人车辆等交通方式衔接顺畅的水东公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腊口港区岸线、陆域条件较为优越,未来以水阁至腊口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金丽温铁路为疏港通道,打造成集公、铁、水于一体的综合货运枢纽。依托丽水机场,打造丽水对外开放的空港门户,尽快形成对外空中交通走廊,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增强全市对外开放的程度及参与竞争的能力。

猜你喜欢
交通网络市域丽水市
有向图上高维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网络中的应用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市域没有局外人 治理没有旁观者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国防交通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模型研究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交通网络规划发展
城市群交通网络层次分析研究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