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00例妇科门诊会话语料的医生话语类型及角色特点研究*

2014-02-05 08:35王凯鑫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语料医患话语

王 茜,隆 娟,王凯鑫

(1 湖北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2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医德语言·

基于100例妇科门诊会话语料的医生话语类型及角色特点研究*

王 茜1,隆 娟2,王凯鑫1

(1 湖北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2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对100例妇科门诊会话语料从语言的功用角度,按照相似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将医生的话语分为解释、指导、安慰三种类型并进行频次统计,发现解释性的话语凸显出医生教育者的角色特点;指导性话语凸显出医生深层的医疗服务内涵;安慰性话语凸显出现阶段我国医生的角色表现正逐步与新医学模式吻合。

医患会话;会话分析;话语类型;角色特点

医患会话是指在医疗工作状态下,医生和患者(或家属)就疾病、治疗、健康等方面所展开的口语活动。[1]会话分析(Conversation/Conversational Analysis,CA)是以口语交际话语为研究对象,以会话结构、会话策略、会话风格为研究内容,以弄明白发话者想要表达什么,而受话者又是如何理解它的意思并作出反应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2]会话分析放大了医学社会的结构,凸显了医学社会运行中的问题,从微观层面客观地展现了医患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医患会话是一种言语互动行为,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医患会话的话语意义是十分丰富的,它能展现医生除了采集医疗信息,还关注了患者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和我国的卫生政策、卫生经济以及民众的医疗观念、生活方式有哪些联系。研究医患会话中的话语类型和语言形态,能直接发现社会对医生的角色期望和医生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即角色内涵。本研究采用了会话分析的方法,以妇科门诊会话语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医生的角色内涵和特点。

1 语料搜集

1.1 语料来源

语料来自我国中部某中等城市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妇产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54岁。所有语料均采用录音方式采集,并按照会话转写规则转写而成。录音前,研究者已向医院或个人承诺会话语料仅用于科学研究,对医生和患者的个人隐私做到严格保密。按照一个完整的医患会话为数量统计单位,共整理出100例会话语料,转写后约5万字。主要采用范畴性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对语料进行一般统计,采用对比法对语料进行分析研究。

1.2 语料分类方法

本研究对语料的整理分类基于语用学原则,从语言的功用角度,遵循相似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原则,[3]将医生的话语分为解释、指导、安慰三种类型。解释说明性言语是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关于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治疗情况的有针对性的通俗叙说、讲解,使患者明了的一类语言。指导性的言语也叫医嘱语言,是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作出的有关治疗、康复等的语言或者需要患者配合的工作性指令。安慰性言语是医务人员为配合治疗或出于其他职业需要,对患者进行的安抚勉励性工作语言,是新医学模式运行后,要求医务人员能够主动自觉运用的一种医疗口语。与一般安慰的目的相同,医疗抚慰也是医务人员通过语言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减弱或消失,使思想和心情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从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2 语料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由于妇科疾病的发生与个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等密切相关,而且妇科疾病的治疗过程长,所以解释、指导性的语言成为医患会话的主要用语,妇科医生生活指导者的角色较为明显(见表1)。

表1 医患会话类型

3 分析

3.1 解释性的话语凸显出医生教育者的角色特点

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一定的个体进入或占据一定的社会位置的过程,其实就是相应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和形成的过程。新医学模式运行以来,患者的权利意识增强,权利要求越来越明确,医患在经过前一阶段的碰撞后,医生逐渐开始接受角色的内涵变化和要求,并在工作过程中实施。且从现在的语料来看,医生已经开始主动向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的解释说明。

语料1:

医生:肚子不痛吧?

患者:肚子痛。

医生:平时也没有避孕吧?

患者:没有,结婚才三个月。

医生:先抽个血看一下,抽个血怀了就怀了,没怀的话就可能就是月经不调。

语料2:

患者:你看嘛,我又不懂,我去年…

医生:你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你宫颈的问题,宫颈要治疗是月经干净了一个星期以内,所以说你这个时间不合适,第二,卵巢囊肿的问题,有的人是生理性的囊肿,排卵后引起来的,是不需要手术自己就能消失的,你需不需要去做这个手术?现在都还没确定你到底是啥,你着急做手术是白花钱,所以过两个月再做B超看一下,不放心可以一个月做一次,如果说这个囊肿一直都在,就是需要做,如果过一个月消了,你要做这个手术干嘛呢,听明白了吧?

语料1是一个检查解释,医生让患者做一个抽血的检查,患者并没有提出疑问,但医生主动说明了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语料2是对诊断结论的解释和指导。

3.2 指导性的话语凸显出医疗服务的深层内涵

医疗服务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医生对患者热情周到细心,医院就诊方便、环境舒适;第二个层面是医院管理与政策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医疗实践全过程中的人文关怀。[4]会话语料显示,查房医生已经开始实践第三个层面的服务,在诊疗过程中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心理问题,并及其时给予鼓励、安慰、指导。

语料3:

医生:每天晚上八点,然后这个是一天一次喝两颗。

患者:(茫然)没听懂。

医生:4月21号,不是明天,后天吗?

患者:嗯嗯,第五天。

医生:后天晚上八点,你每天都定点到八点喝两颗,一天只喝一次。然后一直喝,一直喝到5月11号。

患者:一直喝,后面写一个,每天晚上八点。

医生:每晚八点喝两片,一天一次,两盒到5月11号两遍喝完。

患者:好,放里面去。

医生:这个一次五片。从5月5号开始喝,时间一定要记清楚。

患者:5月5号到5月10号。

医生:5月5号那一天再加上这个药一次五片,一天一次。

患者:哦,好。两个同时喝是吧。

医生:嗯,对。5月5号你到时候自己做个日历,喝一天划一天。

医生:嗯,对,不能喝错,晚一点喝,不需要晚上八点,九点十点喝也可以,只要定时就可以了,你自己要定点吃,定到九点就九点,十点就每天晚上十点。

患者:然后我下一次我什么时候过来。

医生:月经的第三天我们要问你月经的情况,然后过来给你开药,也就是从月经第五天开始吃,月经来的第三天你就过来。

语料4:

医生:滴虫就是有时候我们用别人毛巾,或者游泳都有可能传染,滴虫是个特别麻烦,很难杀灭的东西,他不像霉菌,霉菌是很容易治好的,回家之后毛巾必须都要洗,烫不行,要煮,煮10分钟以上才可以把它煮死,所有床上用品都要拿出去晒一晒,然后就是家里如果是坐便器,要把它烫一烫。这个是给你开的药,包括上的,洗的,口服的。口服的一定要夫妻两个同时吃,我给你开的洗的药和吃的药全是两个人一块儿用的,听明白了吗?然后你至少要有5天连续来我们这上药,因为滴虫这个病很容易再复发,所以最开始必须由我们专业洗,我们给你洗干净之后把药放进去,等到5天以后,看情况,有的人是5天,有的需要7天,然后后面连续3个月,每个月月经干净3天来复查,连续3个月都没有就算治好了,是个非常麻烦的病,但是只要你的卫生做得够好,它复发的概率比霉菌要低。

患者:(……)

医生:有细菌,但是(……)而且盆子都要换掉,然后把洗脸盆洗脚盆分开,你和你老公两个人都要分开(……)洗干净了他也要洗,开的药是你跟你老公两个人的(……)这个是擦洗的费用,药擦到里头,把药拿了以后拿到6号去,他们会给你上药。

语料5:

患者:嗯,是不是每天都还要过来打针啊?在哪儿打啊?

医生:有专门的注射室,在1楼。

患者:药已经开好了,然后直接拿单子?

医生:对,我先把单子给你开好,等会儿你肯定要把药都拿好,拿好以后,到时候你给他单子,这边先打一天,到时候按时间去就行了。

患者:来3天啊?

医生:对,这个已经不是每个人都用了,现在跟你说一下,这个是补佳乐,两毫克就是两片,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4月23号是吧,然后5月13号。

患者:饭前饭后啊?

医生:等一下我跟你讲,4月23号到5月13号,然后每天一次,每次两片,晚上睡觉前吃,定点,9点就是9点,就是每24小时,听明白了吧,听清楚了没?

患者:那个药上有写说明吗?

医生:我给你写到这个地方,然后,另外一个(……)是子宫内膜剥脱的,每天晚上一次5片,同一个时间吃。

患者:两个药一起吃?

医生:等我说完,从第一个药补佳乐吃了的第15天之后把这个药加上,也就是说从5月7号开始吃到5月23号,一会儿我给你写在这上面在,好吧。你要是不放心把药拿上来我再跟你说一下,现在不着急,你先把手术做了,然后你现在去的话,先把你的那个给手术医生看,把资料给手术医生看一下,看他准备怎么给你做,看他准备给你用什么方式,然后跟他说……

患者:到哪儿啊?

医生:你到7号走廊尽头。

语料3中,由于患者用药复杂,医生非常详细地对患者说明如何用药,还反复强调如果害怕弄错可以找她,她再给患者写一遍,告诉患者可以做个日历,用药指导非常细致。语料4中,由于患者的疾病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医生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告诉他们生活当中的注意事项等。语料5主要体现了医生的服务性指导,告诉患者应该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可见,医生对于患者的指导是全面而细致的。

语料6:

患者:那这个费用大概有多少啊?

医生:这个电切的话费用大概是1000吧,你能报销吧?你有医保没有?

患者:没有医保,那个合作医疗报不了吧?

医生:可以报一点。

患者:能报多少啊?

医生:这个不太清楚,这个太厚了,电切的话必须在手术室做。

患者:啥意思啊?

医生:这个要打麻醉做。

患者:需要打麻醉啊?

医生:对,再一个手术室有监护,做这种手术是有风险的,所以说手术室的话监护齐全知道吧?

患者:那这个合作医疗报得了吗?

医生:能报一点,报的比例比较少。

语料7:

医生:等一会儿我给你开单子。

患者:哦,多少钱?

医生:嗯,如果是做清腹的彩超就是120,就是憋尿的。

患者:还有不憋尿的?

医生:嗯,有不憋尿的,现在还没轮到你嘛,你适当的喝水,尿也比较好憋,是吧,就做便宜的呗。

语料6中患者询问医生关于手术费用的问题,并询问农村合作医疗是否可以报销,医生做出了详细地回答,“能报一点,报的比例比较少”,语料7中医生告诉患者做彩超的价格,还告诉她尿比较好憋,又要排队等,不如做便宜的。语料表明,医生不仅要诊断病情,还要对手术费用、药物价格、医保和“新农合”政策均有了解。

同时,经济运行体制和国家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对医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医学活动主体的医生不可避免的要在原有医疗的角色里增加新的内容。多个语料中显示,医生与患者关于疾病治疗方式、医药、检查等费用的讨论已成为医疗工作会谈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患者的医疗经济的管理也成为现阶段医生的服务内容之一。

3.3 现阶段我国医生的角色表现正逐步与新医学模式吻合

角色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即角色的内涵)、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期望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他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角色的实践更大程度上是主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即角色领悟结果。在医学模式向医学-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今天,我国的医生由于对医生角色内涵的要求还不明确,还停留在传统诊疗观念中,基于的假设是医生只要找到病因就可治疗,没有考虑疾病与社会环境、个人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关系。随着新医学模式的发展形成,在此次研究调查中,基本上每一个医患会话中医生都有解释、指导、安慰性的语言,这表明这类语言已经成为医生的职业用语。

语料8:

医生:这9岁的孩子太小了,来,小姑娘,来,躺下来(检查)是不是塞了东西进去?来,阿姨看看,阿姨给你夹出来,不夹肉,一点都不痛,你看我都没动你,千万不能动。

患者:(哭)

医生:孩子这里面确实是有血,阿姨是用的棉签。好了好了,孩子不配合根本查不成,起来吧。我跟你说了,回去以后你莫要训斥她,她才几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家长要去关心她,要教给她,要有耐心,最好给她买浅颜色的短裤,然后穿上短裤你再观察,然后一直有这样的情况的话,先给你开了药,先回去滴,或者用注射器,轻轻的滴到阴道里面,因为她这么小的话上药肯定也上不成。里面也看不到,那么现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去用点药水给她滴进去,买个注射器,把药水滴进去,要保持外阴的清洁。如果孩子一直这样的话,我们也有办法,但比较麻烦,你要办住院。

患者家属:要用几天用好了就不用带她到这来了。(家长责备孩子)

医生:她才几岁的孩子懂得什么,每次就洗,挤一点挤进去。

语料8中的患者是一个9岁的孩子,做检查时,医生针对孩子怕疼的心理,安慰孩子“不夹肉,一点都不痛”。针对家长的担心、焦虑,医生不停地安慰,并制止家长责备孩子的行为,对治疗方法给予详细的指导。

虽然本研究只是选取了妇科门诊语料,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特殊表现,但相关医患会话的研究已经证明,医生的会话结构基本相同,从本研究的会话语料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现阶段社会对医生角色的期待越来越高,医生承担的角色更多样化,承担的责任更重、更艰巨。医疗服务人员不仅要有医学上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环境、社会、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外,医生还需要掌握有关的管理和组织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1] 王茜,隆娟,崔宛星.关于我国医患会话研究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33(10):14-17.

[2] 于国栋,李枫.会话分析: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26 (2):14-17.

[3] 丁金国.言语行为与语用类型[J].语文研究,2004,93(4):24-31.

[4] 杜治政.当代医学人文理念与实践论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2-7.

Doctor's Discourse Types and Role Features:Based on 100 Cases of Conversational Corpora at Gynecologic Clinic

WANC Qian1,LONC Juan2,WANC Kai-xin1
(1 Health Management and Health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China;2 Medical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er,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Shiyan 442000,China)

Based on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he principles of similarity,integrity and hierarchy,100 cases of conversational corpora in gynecologic clinic were categorized as explanatory,directory,and consolatory types.Frequency statistics suggest that explanatory discourse foregrounds doctor's role features as an educator,the directory discourse points to doctor's deep healthcare service,and that consolatory type highligh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rrent doctor's role performance into the new medicalmode.

Doctor-patient Conversations;Conversational Analysis;Discourse Type;Role Features

R192

A

1001-8565(2014)01-0027-04

2013-09-25〕

2013-11-25

〔编 辑 王 耀〕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医患会话分析的我国现阶段医生角色特点研究”,项目编号:10YJA840040;2012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会话语料分析的医患角色特点与交际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2284。

猜你喜欢
语料医患话语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可比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把”字句的句法语义标注及应用研究为例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