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探讨

2014-02-05 00:47吕晓燕杨学智宋一伦张蕙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馆员中医药

吕晓燕,杨学智,宋一伦,张蕙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探讨

吕晓燕,杨学智,宋一伦,张蕙

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29

笔者在文中给出了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定义,从而明确界定了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并结合本单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图书馆主要工作岗位对馆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改善和提升馆员职业素养的措施,以期为中医药图书馆全面改善和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

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所采取的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中医药科研、教学和医疗事业的发展。目前,为数众多的中医药科研、教学和医疗机构遍布全国。这些机构所拥有的中医药图书馆(或图书室)对我国的中医药科研、教学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文献信息支撑作用。随着中医药事业各领域不断地向前发展,读者对中医药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供令读者满意的中医药信息服务,中医药图书馆均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图书馆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改善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馆员的职业素养是中医药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医药图书馆向前发展的动力,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中医药图书馆的开办是否成功[1-2]。

虽然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进行了探讨,但其认识亦尚未完全统一,所持观点也比较分散。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应深入进行。本文拟在回顾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发表的涉及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就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内容、中医药图书馆主要工作岗位对馆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改善和提升馆员职业素养的措施等3个方面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以期能为中医药图书馆全面改善和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1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内容

目前,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尚未有明确的定义,笔者拟将其定义为“中医药图书馆馆员所必须具备的能确保出色履行所承担的岗位职责的综合素质。”这个定义可包容学者们所有的分散论述,并可将各种观点统一起来,从而方便界定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借鉴普通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内容的分类方法[3],将所界定的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内容分为2个层面,即精神层面和专业层面;前者包含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气质等内容,后者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内容。如此,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可以被清晰而完整地表述出来了。

1.1 精神层面

1.1.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精神文明层面上的各项指导原则的总和。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对国家和民族怀有真挚的感情,有社会责任心,乐于奉献社会,爱岗敬业,热爱中医药图书情报事业,愿为中医药学情报事业献身,有“为先知者掌灯、为求知者指向”的宽厚胸怀,以为读者服务为己任,能做到“读者第一、读者至上”,工作中易于合作,与人交往中诚实可信、宽容大度、办事公道、一视同仁,工作中敢于做主人翁,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不追求名利,甘做人梯,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热情饱满[1-2,4-6]。

1.1.2 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职业活动中崇尚的职业化意志。应包括自尊自强,献身事业,勇于竞争,敢于探索,诚信敬业,努力进取,讲求效率,团结合作,认真负责,态度严谨,科学创新,坚韧不拔,不怕挫折和困难[1-2,4-5]。

1.1.3 职业气质 职业气质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风貌。具体应包括如下内容:端庄儒雅,博学谦和,自然真诚,灵活变通,性格幽默,既人性化又个性化,交谈时面带微笑,肢体语言感觉亲切,服务态度能体现出情感和智慧,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社交能力,一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易于融入群体当中,馆服得体(大方、充满活力),职业标识(图书馆徽章或岗位胸牌)美观醒目[4,5-7]。

1.2 专业层面

1.2.1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教育背景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所涉及的学科应包括: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现代图书馆设备、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中医药科研、国学、人文社科(各学科)、档案学、文献学、医古文、外语(主要为英语)、中医药古籍、其他相关学科(如各自然科学学科,视具体需要而定),以及相关边缘学科(视具体需要而定)[1-2,5-8]。

1.2.2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各学科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具体包括:计算机管理和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管理技能、现代图书馆设备操作技能、图书馆信息管理能力(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数据库建设技能、信息的质量及其利用价值判断能力、中医药文献研究能力(文献的检索、分析、综合)、文献(尤其是中医药文献)主题标引能力、外语能力(阅读和翻译)、医古文能力(阅读和翻译)、医学专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教学与科研辅助能力、科研能力、公关能力[1-2,4-12]。

2 中医药图书馆主要工作岗位对馆员职业素养的要求

中医药图书馆不同部门中的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是靠全体馆员来履行的。这些岗位职责的履行决定着一个中医药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信息服务水平和发展前途,而中医药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则是出色履行这些岗位职责的保证。对于中医药图书馆来说,馆员职业素养中的所有精神层面的内容,以及专业层面内容中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全体馆员所必需;而专业层面内容中的其他部分,则视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对馆员有不同的要求。在此,只讨论中医药图书馆主要工作岗位对馆员职业素养专业层面上的要求。

2.1 图书馆局域网管理

局域网是中医药图书馆业务数字化管理的平台。从事局域网管理及其日常维护的馆员应具备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现代图书馆设备、图书情报学、信息学、信息管理学、外语(主要为英语)、中医药学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

2.2 采访与编目

采访和编目均为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前者是按照图书馆的学术发展方向,科学地从事馆藏建设;后者是编制书目数据以利于馆藏文献的流通。这两个工作岗位上的馆员应具备图书情报学、现代图书馆设备、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人文社科(各学科)、档案学、文献学、医古文、中医药古籍、外语(主要为英语)、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

2.3 典藏

典藏是对馆藏文献资源的清点、分配、调拨、调节和剔旧,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利用价值,满足读者的需求。该岗位上的馆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与从事采访和编目工作的馆员基本相同。

2.4 流通与阅览

流通与阅览是以馆藏为基础,直接为读者提供馆藏文献的借还和阅读服务,从而实现馆藏价值的工作。这两个工作岗位上的馆员应具备图书情报学、现代图书馆设备、计算机网络、信息学、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中医药科研、国学、人文社科(各学科)、医古文、外语(主要为英语)、中医药古籍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

2.5 参考咨询

参考咨询是就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服务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为学术问题)向其提供专业化帮助的工作。该岗位上的馆员应具有图书情报学、现代图书馆设备、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学、信息管理学、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中医药科研、国学、人文社科(各学科)、档案学、文献学、医古文、外语(主要为英语)、中医药古籍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此外,还应适量掌握其他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

2.6 科技查新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技查新,是以文献信息的检索、分析与综合为手段,将科研课题的查新点同文献信息检索结果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作出客观性结论的学术性工作。目前,科技查新工作一般都由图书馆承担。该岗位上的馆员应具备计算机网络、现代图书馆设备、信息学、中医药学、现代医学、中医药科研、文献学、医古文、外语(主要为英语)、中医药古籍等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操作、现代图书馆设备操作、数据库检索、信息质量及其利用价值的判断、中医药文献的分析与综合、医学外语(主要为英语)和医古文的阅读及翻译等能力,以及医学专业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此外,还应适量掌握其他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

2.7 科学研究

中医药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既涉及对具有中医药专业特色的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也涉及某些中医药专业领域的研究,例如中医药文献研究和中医药古籍研究。从事科研工作的馆员应具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所应具备的全部专业知识,以及与这些专业知识相关的专业技能。

3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状况及其提升措施

3.1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状况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中医药科教事业兴起,中医药图书馆应运而生。尽管老一代馆员大都没有图书馆或图书情报专业教育背景,但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渐熟悉了业务,大多数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成长为业务骨干,对传统中医药图书馆的运作和管理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医药图书馆开始实施自动化(或计算机化)管理,并朝着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方向迈进。服务项目根据读者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各工作岗位越来越需要一专多能或具有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各中医药图书馆都陆续引进或招聘了一些图书情报、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医药、文献等专业人才(很多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被称为“新生代”馆员。

但是,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整体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就职业素养的精神层面而言,老一代馆员的那种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以及爱馆如家等优良作风日渐退化,而所谓“新生代”馆员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气质等方面大都表现得有些迷茫不清。就职业素养的专业层面而言,仍在工作岗位上的老一代馆员的职业素养已然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而“新生代”馆员大都专业单一,在外语(主要为英语)或医古文实践能力、科研素质、信息素养、信息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均有所欠缺,尚不能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和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随着老一代馆员的不断退休,具有高学历的“新生代”馆员将逐渐成为馆员团队的主体,中医药图书馆的前途就掌控在他们手中。因此,很多学者呼吁,应针对实际情况大力提升馆员(尤其是“新生代”馆员)的职业素养水平、改善馆员的职业素养结构,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中医药图书馆馆员队伍[2,4,7,9,12]。

3.2 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改善和提升策略与措施

中医药科研、教学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中医药图书馆的功能和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这也意味着对中医药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中医药图书馆应正视馆员的职业素养状况,把改善和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作为一项根本工作来抓。如下6类措施可用于改善和提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帮助新老馆员在职业素养的结构和水平方面,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1-2,4,6,7,9,11]。

3.2.1 提倡馆员参加各种在职学历教育 包括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学历深造。适合馆员无专业学历或无高等专业学历的情况。

3.2.2 安排馆员脱产进修 适合馆员有一定学历,但需要学习某专门学科知识的情况。

3.2.3 定期或不定期为馆员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 包括各种专题讲座、跟班听课、上岗前培训、上岗后培训、轮岗培训、重点岗位培训、普通岗位培训、系统培训等。适合培训馆员的某种专业技能或能力,也适合培训馆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气质。

3.2.4 安排馆员进行学术交流或见习 安排馆员进行馆际业务与学术交流,或到培训基地见习,使馆员了解和学习兄弟馆在改善和提升馆员职业素养方面的措施和经验。

3.2.5 鼓励馆员参与科研活动 鼓励馆员申请自己的科研项目或参与他人的科研项目,使馆员掌握科研知识,了解科研过程,加强自己的科研素养。

3.2.6 鼓励馆员自学 适合馆员学习某一门学科知识,或参加自学高考。

关于改善和提升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策略,笔者赞同建立培训制度和制定培训计划的做法[1-2]。不过,笔者认为首先要对图书馆的工作岗位职责和馆员的职业素养的现状作出准确的评估,再对图书馆的发展及对馆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作出科学的预测,然后再制定针对各个工作岗位的馆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制度(或人才培养制度),并根据培训制度的要求和所规定的培训内容制定短期、中期及长期的培训计划。如此,馆员职业素养的改善和提升便可在制度上有所保证,并能收到实效。

4 小结

笔者在本文中给出了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定义,从而明确界定了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所应包含的内容,并将学者们有关中医药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分散论述和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综合成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本单位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学者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图书馆主要工作岗位对馆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改善和提升馆员职业素养的措施,以期为中医药图书馆全面改善和提升馆员的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1]尚文玲.谈创新时期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员的素质[J].亚太传统医药,2006(4):37-38.

[2]蒋亚丽.试论提高中医高校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素质的几个问题[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4):7-8.

[3]王彦萍,范敏.图书馆员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的结合[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31-33.

[4]亢力,李敬华,杨德利,等.中医药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6):43-44.

[5]邴雪虹.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团队素质教育刍议[J].黑河学刊,2013(7):174-175.

[6]秦微,谭雷.从提升馆员素质方面谈中医院校图书馆与实施人文关怀[J].医学信息,2007,20(4):607-608.

[7]刘军凤.中医院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员知识结构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4):25-27.

[8]王馨.中医药特色图书馆馆员建设与读者服务研究[J].科技信息,2013(34):123-124.

[9]任玉兰,江蓉星.中医药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6-8.

[10]林琦.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之浅见[J].甘肃中医,2009,22(11):57-58.

[11]毛军.21世纪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采访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1):49-50.

[12]治丁铭.中医药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202.

Discussion o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Libraria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Lv Xiaoyan, Yang Xuezhi, Song Yilun, Zhang Hui

(Library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This article, first of all, defined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libraria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PQLTCML) and clearly described the content that the PQLTCML should contain. Then, it discussed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QLTCML at different work positions in a typ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and the measures to raise the level of the PQLTCM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QLTCML in the library for which the authors work and the academic viewpoints of other scholars,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CM libraries and the PQLTCM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brary; librarian; professional quality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6.010

吕晓燕,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情报学及中医药信息学。E-mail:403672973@qq.com

(2014-09-19,编辑:魏民)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馆员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