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家乐唱好主角

2014-02-05 06:56吴可人
浙江经济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浙江人农家乐浙江

吴可人

让农家乐唱好主角

吴可人

深入了解市场、积极顺应市场、着力开发新市场,是浙江农家乐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

“十一”黄金周,笔者利用手机微信圈,对国庆长假出游目的地类型做微统计调查。总计105个出游家庭,有52.9%国庆期间到周边农家乐休闲活动,长途游玩仅占29.1%,另外本地景区游玩亦不到半数。这些信息反映了当前休闲旅游市场新动向——农家乐正在迅速走俏。

来自杭州网的《国庆黄金周消费分水岭信号出现》的报道,进一步证实了笔者这一观点。报道显示,长假7天杭州市区主流景区、餐饮、商场等消费场所与周边农家乐的销售业绩,较往年出现一降一升的明显变化。一方面,杭州市重点监测的零售业、餐饮业等相关企业出现客流量下降,销售业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市区周边的短途农家乐市场明显升温,临安、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农家乐人流量陡增,营业额增长幅度较大。

农家乐走俏的背后,是浙江发展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受收入增长、消费观念转变、对于健康的关注等多重因素刺激,农家乐正在取代核心景区及零售餐饮场所,成为越来越多地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首选。一是有钱了,浙江人具有越来越高的消费能力。2013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连续13年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一。2005—2013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以上家庭比重从26.4%上升到59.2%。二是有闲了,浙江人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2013年,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到900万人,预计到2020年这一群体将接近1300万人。日趋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更加追求安逸从容的晚年生活。三是有品了,浙江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随着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浙江居民生活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回归自然已经成为大众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居民消费结构从物质消费为主逐步向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拓展。2013年,浙江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2849元,占消费支出的12.3%,是居民的第三大消费。

而居民消费市场扩张、消费偏好及消费能力趋于多元化的状况,更是催生出大量全新的农家乐模式。相当数量市民亦不再满足于在经营性农家乐场所消费,而是着手打造自己的农家乐。浙江农家乐的市场优势已然形成,未来如何巩固和强化这一优势,是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深入了解市场、积极顺应市场、着力开发新市场,是浙江农家乐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

——创造需求,激发潜在市场。农家乐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供给的多层次,而眼下供给相对性短缺主要集中在高端农家乐市场,例如最近热门的德清、安吉等地洋家乐,虽然节假日房价成倍上涨,仍一床难求。鼓励和引导农家乐市场开发新品、精品,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颖、时尚、个性、品质的偏好,引领中低档次农家乐优化提升,是未来农家乐发展的关键。

——扩张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满足市场。据笔者一位领导介绍,目前郊区房产利用率仍较低,他们家国庆去朋友一郊区别墅区,入住率仅十分之一,这些空置房亦具有巨大的农家乐开发商机。可以考虑借鉴分时度假酒店等模式,引入相关管理企业对多地点郊区房产实施连锁经营管理。一方面业主可以与异地房产交换一段时间房屋使用权,实现低成本到各地开展农家乐的目的;另一方面业主也可以将房屋空置期间的使用权进行出售,实现降低房产空置成本和提高消费市场供给的双赢。

——顺应需求,将现有“散兵游勇”转化为“正规军”。巨大的农家乐市场需求,催生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小产权房。抓住当前正在推进的宅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契机,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及其附着物产权流转机制,采取分时段出租或是出售等方式,更好的满足农家乐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等、农村人减地不减的问题。

——引导需求,加强管理服务规范市场发展。随着农家乐的快速兴起和密集开发,乡村基础设施滞后、客流波动过大、同质化竞争、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规划控制、监督管理、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让农家乐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供稿: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猜你喜欢
浙江人农家乐浙江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