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中的应用初探※

2014-02-05 08:37何永志赵启铎牟佳佳邓雁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本门中药学中药

何永志 赵启铎 金 华 牟佳佳 邓雁如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300193)

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特别要求中药学人才具备多种知识的综合与灵活运用能力,但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看,目前中药学本科毕业生与中药研发、生产、使用等实际工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对所学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是孤立的,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1]鉴于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自2004年起在中药学本科专业开设 “中药学综合培训课程”,并于2011年在该课程教学中全程开展PBL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高度认可与评价。

1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开展PBL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作为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的最后一门课程,设置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此时学生已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了中药学知识体系,基本具备了一定药学实践、文献检索等方面的能力,即将开始毕业实习。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在此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既要帮助学生总结和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各专业课程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使之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中药学科的知识;也要引导其将各门课程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之中。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安排在一个教学周内集中进行。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 “药”为核心,打破各专业课程界限,整合中药学各核心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整体领会和掌握中药学实践工作中所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选择能够较好整合各门课程知识的“中药研发”环节,选取传统方剂“四苓散”,设定将该方研发成现代中药的目标,使学生了解现代中药研发全过程,熟悉中药各专业课程在中药研发中的作用、方法与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则依据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全程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技能,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着重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这些特点恰恰体现了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的精髓,适合了本门课程基本要求,促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开展PBL教学实践过程

结合教学目标和PBL教学方法与理念,本门课程选取中药复方 “四苓散”,以如何将该方剂研发成中药现代制剂为问题情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讨论设计合理的研发内容及技术路线,并具体实施实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方剂选择与教案设计 任课教师小组经过多次研讨,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内容与方法的特点,最终确定以中药复方 “四苓散”为基础,提出将其研发成现代中药制剂的问题情境。以此为核心,任课教师根据这一过程所需经过的阶段和关键环节,编制PBL教案 (包括学生版和教师版)。

2.2 学生预习与自学 将学生版PBL教案发给学生,使其熟悉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思考相关问题,并进行相关准备。

2.3 第一次课堂讨论 学生组成合作式的学习小组,围绕问题情境展开讨论,经过充分的脑力激荡,激发学生提出有关现代中药研发的各种问题,并归类总结。

2.4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各合作学习小组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相关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对情境问题设计解决的方案与路径。

2.5 第二次课堂讨论 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拿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小组交流、辩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确定对 “四苓散”研发的具体技术路线。

2.6 实验室实施与确证 各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完成设计的技术路线全部内容,并形成相应的总结报告。

2.7 第三次课堂讨论 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收获和体会,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各小组所出现共同性的问题,并加以引导解决。

2.8 效果评估与反馈 上述活动之后,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综合培训意见,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并将统计数据汇总分析后反馈给任课教师。

3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开展PBL教学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PBL教学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药学教育中应用相对较少[3],多为单门专业课程在部分章节中进行,而在一门课程中全部采用PBL教学方式则是初步尝试。从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开展PBL教学的实施效果看,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对2011和2012两届203名参加综合培训课程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充分肯定了在中药专业本科阶段采用PBL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非常必要44.4%,有必要可以接受55.6%),也认为自身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非常适应22.2%,基本适应77.7%);参与的所有同学都认为本次PBL教学对提高专业兴趣、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增强自学能力、拓展知识面及增加信息量有帮助;88.9%的同学认为PBL教学对增强运用已学中药课程的能力及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有帮助;77.7%的同学认为PBL教学对增强师生间、同学间交流有帮助,有利于树立团队精神(88.8%);但对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及检索文献能力等均只有66%左右的同学认为有帮助。

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开展PBL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PBL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核心精神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四学年后,考研、就业等牵制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也与学生一直经历传统教学方式,而对PBL教学了解较少有关,有部分学生甚至在教学过程中非常不适应。其次,师资队伍PBL教学基础较为薄弱。虽然综合培训课程的任课教师均为课程所涉及主要学科的骨干教师,其所属学科知识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但其进行综合培训和PBL教学的经验和基础素质却较为薄弱,教学组织管理与课程控制能力相对缺乏。再次,问题情境的设计的范围较窄。本门课程在问题情境设计上选择的是将 “四苓散”研发成现代中药制剂,范围稍显狭窄,对于学生的兴趣与研究特长的发挥空间较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最后,评价方式与培训内容的匹配度较低。虽然本门课程的学生成绩评价亦有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但评价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并不能完全考察学生在综合培训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效果,相对于综合培训的内容与PBL教学方法,传统的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与之不能完全匹配。

4 提高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PBL教学效果的对策思考

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本门课程中开展PBL教学更是初步的尝试,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并使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本门课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这需要进一步深入实践和探讨,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努力。

4.1 可对学生进行有关PBL教学的训练 一方面,应在早期相关专业课程中开展PBL教学,让学生感知PBL教学过程及其特点;另一方面,可在本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1~2次培训,集中讲解PBL教学的有关内容,使其理解PBL教学的核心与真谛,及时调整并适应PBL教学方式。

4.2 形成稳定的任课教师团队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师团队应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在数量上保证教师队伍的充足,二是在结构上应实现教师队伍在专业、职称、年龄的合理配置,三是对任课教师进行PBL教学的培训,加强教师间的团队合作,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3 开发适应综合培训内容与PBL教学方式的教材 在教材建设上,既需要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也需要在形式上与PBL教学相适应,根据问题情境合理分幕,并在每一幕之间如何自然地埋入预设问题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深入研究。

4.4 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在评价主体上,既有教师评价学生,也应有学生评价学生和学生评价教师;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有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标准上,既要有定性评价,也要有定量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应综合运用发言与讨论、总结与报告、书面与口头等多种形式;在评价重点上,则应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提高程度。

总之,中药学专业综合培训课程的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在本门课程中开展PBL教学更是初步的尝试,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本门课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掘和发挥本门课程的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培养中坚人才。

[1]何永志,窦志英,钟佩茹,等.中药专业实习前综合培训的探索[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2):92-93.

[2]赵艳威,牛丽红,董栎瑾,等.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1):46-47.

[3]张良珂,张景勍,黄华,等PBL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44-46.

猜你喜欢
本门中药学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药物化学课程学生参与度问卷调查及应对策略
“中药零食”怎么吃
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