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探索*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

2014-02-05 09:38金晓燕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院校

金晓燕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探索*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

金晓燕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在明确实践育人的概念、方式与价值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内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开调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思考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实践育人机制协调长效发展的对策,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制度安排机制、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拓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和创新考核评估机制的不同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依托职业院校实践育人活动载体,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效果,构建长效实践育人机制是新一轮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如何结合不同产业岗位对人才要求的共性内容和个性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发挥实践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总结归纳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机制,比较系统地挖掘构建完善机制的途径,对每个高职院校而言都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13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工贸学院)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主题,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各个分院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活动,希望借此能够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浙江工贸学院急需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探索自身的实践育人机制,挖掘存在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的优秀做法,从而构建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机制,强化实践效果,提高育人实效。

一、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概述

当前,实践育人机制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得到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者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大多数研究是探讨高校实践模式,关于机制的研究也是比较少见的,尤其对于创新创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研究更是稀缺,现在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各大高职院校自身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总结,对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机制的运行还缺少系统的归纳提升。

1.实践育人的概念、方式与价值

实践育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思想,尊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以开展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为途径,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学习和发展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以及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种实践育人活动丰富多彩,综合起来分为三种类型:实践课程、校园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就浙江工贸学院而言,主要方式包括学校的团日活动,暑期实践、专业实践学习(包括工学结合)、校外兼职、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参加这些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学习和认知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或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通过参加一些公益服务性项目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塑造健康的心理并且磨练他们的意志。相比于课堂教学,参与新的实践服务项目,有助于他们接触新的知识,接触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形态,学习新的技能,拓展社会交际范围,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2.实践育人机制的内涵

机制运用在社会学领域,它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可以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简单的理解,机制就是制度化了的方式、方法,包含载体、动力等因素。实践育人机制是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长期并且相对比较稳定地促进实践育人工作合理高效运行并不断提高的机制,尤其指的是实践育人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功能健全、关系和谐、结构合理、程序规范、运行顺畅的状态。高职院校若要达成实践育人工作持续推进的目标,必然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改革立足点,改善自身的实践育人活动的效果,建立实践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要结合创新创业的要求,开展自身实践育人活动效果的实证调查,先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运行规律。

二、关于浙江工贸学院的实证调查

根据研究的内容,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18道题目分别从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活动类别频率、价值取向、活动效果评价和育人机制存在问题等5个方面展开调查,从日常同学们的活动感想中得到启示,目的在于掌握浙江工贸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的现状,从而提出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议。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涵盖三个年级不同专业。共发放问卷200份,有效问卷总数为182份,回收率为91%。其中男生占56.04%,女生占43.96%;会计专业53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31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人,鞋类设计专业27人,酒店管理专业19人,商务英语专业12人,电子商务专业10人,计算机专业8人,数控专业2人。其中担任社团和学生会干部的有11人。

1.浙江工贸学院实践育人效果的调查分析

(1)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题目1和4分别询问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和选择哪种途径参与实践活动(多选题)。调查问卷表明,67.0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主动积极型,18.13%的学生认为自己属于说服型,认为自己属于被动型占4.95%,认为自己厌恶,抵触实践活动的占9.89%。调查中发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途径是多元化的,有自己主动联系、学校安排、熟人介绍、企业自己过来招聘等。活跃的学生并不固定于以某一种方式去参加,有68.13%的学生表示曾自己主动联系过实践单位,学校安排和熟人介绍也非常普遍。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浙江工贸学院学生对于实践育人活动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积极。也有小部分学生受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成为了“考证一族”,整天忙于奔波考各种资格证,对考证很热心,而对参与实践却无心。进一步调查表明,学生投身实践活动的意愿直接取决于实践平台的宣传力度和实践活动的作用效果,部分学生之所以厌恶的原因是受到一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譬如管理学院的弘恩行志愿团,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传统文学、衣冠服饰、民风民俗和民间工艺作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温州特色和社会服务功能,2013年进行了传统文化进农村的泰顺扶贫活动,传统文化进社区的下吕浦、纱帽河实践活动,传统文化进小学,去绣山小学教跪羊图活动,传统文化进乡镇,去苍南赤溪敬老院文化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在校内开展了传统文化节开幕式暨传统文化与德行教育专题讲座;端午民俗活动;硬笔书法进校园;大学生礼仪风采大赛,中西饮食文化比较论坛等活动;由于影响力比较大,学生参与面广,实践效果就容易受到学生的肯定。

(2)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类别和频率

题目2和3分别询问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类别(多选题)和实践活动累计服务时间。97.8%的学生都有参加过团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实习,这跟学校规定参加的制度性安排有很大关系。如2013年暑假期间招募大一学生参加德力西开办的春泥计划支教活动,学生报名积极性很高,校外兼职比例占71.98%,参加社团活动占36.26%,参加志愿服务占25.27%,参加社会调查为5.49%,参加勤工俭学为3.85%。由于学校地处市中心,学生获取兼职工作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校外兼职比例较高。同时,学生对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也比较支持,但在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的比例偏低。同时课题组对浙江工贸学院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累计服务时间做调查发现,3个月以内占到86.26%;3个月到半年以内占9.89%;半年到1年以内占3.85%;至于1至2年和2年以上这两个选项为0。这说明学生在来大学之前可能很少或者基本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由于学校专业实践学习(工学结合)安排的时间为2到4个月,很多学生参加其他实践活动的时间都比较零散,大部分学生累计服务时间都是3个月以内,这个数值还是比较低的。

(3)参加实践育人活动的动机和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有75.27%的人参加实践活动是为了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70.88%的人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37.91%的人是想多认识些朋友,40.11%的人中是为了增加将来找工作的竞争力;23.08%则是觉得能够帮助别人,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15.93%的人为了评优加分,7.14%的人仅仅是为了凑够学分,2.75%的人是随大流。这些动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认为可以提升自我,包括扩大社会视野和社交范围,同时能够增长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等;一类认为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最后则是对实践活动缺乏足够的认识,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一类。前两种所占人数比重较大,后一种比重甚小。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人的动机都是端正的,积极向上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4)实践育人活动效果评价

题目6、7、9分别调查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满意程度、喜欢参加的实践活动类型和能力提升情况。调查浙江工贸学院学生对于平常参加的实践活动的满意程度中,课题组把满意程度分为5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发现13.19%学生非常满意,45.05%的比较满意,36.81%的学生基本满意,2.75%学生不满意,2.2%学生非常不满意。对于喜欢参加的类型,40.11%的学生喜欢文明修身类实践活动,28.02%的学生喜欢学术科技类,18.13%喜欢文体艺术类,喜欢创新创业类的学生仅为13.74%。从回收的问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一定提升,比例为54.95%,有很大提升的为6.04%,认为效果一般的占25.27%,认为没有较大提升的占12.64%,根本没有作用的占1.1%。分析发现,真正对学校实践活动满意度非常高和认为能力有很大提升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因此在加深实践育人工作的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存在的问题剖析

实践育人工作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运行保障、资源整合以及考核评估体系。目前,对于实践育人工作在制度安排方面缺乏积极有力的宣传,尤其在学生层面对创新创业的具体要求和管理理念缺少有效的渗透,实践育人活动针对相关专业的不多,学生没有很好的实践平台,与企业对接的深度还不够。此外,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非常零散化,缺乏有效统一的管理,尚未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匹配的考核评估机制。以上种种问题都不利于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实践育人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协调长效发展的路径探寻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要充分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尤其是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但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原则,还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育人机制,这也是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制度安排机制、运行保障机制、教育资源整合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1.健全制度安排机制

实践育人工作的整体性较强,应是多部门参与,有组织有领导的过程,需要全校上下协调统一,形成完善的制度安排机制。具体的路径有:首先,由校长牵头,协调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保卫处,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学生进行校内实践组织管理的职能部门,专门调研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相关需求和内在要求,针对创新创业的热点问题,举办沙龙、座谈会和专题讲座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创新创业文化精神和实践育人宗旨。其次,学校将实践育人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学分挂钩,但是要将参加实践活动的选择权更多地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更有选择性地参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根据创新创业目标的具体要求,制定培养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活动效果和服务质量,对学生满意度高的活动效果好的继续实施,对问题较多的活动要加以改善甚至摒弃。可以针对不同的组织形式,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时间段的教学安排,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举办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

2.完善运行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目的性,可安排专职教师负责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并探索多样化的服务内容,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和鼓励学生参加。完善实践组织运行保障制度,这包括章程制定、实践组织的纳新、活动资金配置、优秀学生选拔、出勤考核、活动规则、活动档案、奖惩措施、例会等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实践组织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分层次分年级开展服务工作,对于大一新生,应以始业教育为契机,开展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到科技创新型企业或品牌龙头企业参观学习,利用企业文化培养新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大二以工学结合或者顶岗实践为主,多渠道联系对口企业,确保每位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实践,并且实践的累计服务时间超过专业课程总体课时量的50%,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期参加专业课程的实训实习活动,提高职业工作的匹配度。大三则针对实训实习中欠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补偿性学习和深化学习,实践活动则以半年的毕业综合实习为重点,让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3.拓展教育资源整合机制

对各方资源和力量进行优化整合配置,从专业角度考虑安排实践内容,强化实践的途径与影响力。通过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使其恰如其分的发挥最佳效用,积极促成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根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2%,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的比例,创业成功的例子更是少数,即使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浙江省,毕业生自主创业也不到4%,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①学校应鼓励学生从小的创新开始,本着“即使是小的创新也是创新”,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从创新过渡到创业,注重细节、环节、步骤乃至服务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及专业优势,积极进行项目对接,找准项目,实现多方共赢。校企深度合作,丰富合作内涵,建设集学生实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校友企业联系,家校联系,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关注就业质量,积极开拓社会实践市场,拓展知名校友、家庭和毕业生等一系列资源的实践教育服务功能,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整合。

4.创新考核评估机制

社会实践育人效果需要长效化和创新化的探索。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践育人工作的考核评估信息化平台,制订量化考核标准,并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情况。让学生的疑问、收获和建议都阳光化运行,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特点,强化监督和服务的双重作用。这是高职院校推进实践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抓手。譬如浙江工贸学院建立了学生实践活动的3G平台,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就能登陆该平台操作。学校派专任教师对学生工学结合和毕业实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尤其注重过程监督,要求学生先上传自己参加实践活动的任务书,任务书包括企业具体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和岗位工作内容和学生希望提升的技能与要求。然后在辅导老师要求下,将企业联络方式、信息都上传,一般划分为一周要求学生上传实践活动的周记,写出相关的成果,包括理论、思想等方面的收获,指导老师进行查看联络分析。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入,学生将自己的疑惑、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与指导老师进行实时交流,最终学生提交一份详实的实践总结报告。学校利用该平台可以建立足够详细的学生实践档案,将实践中学生的真实状况充分反映,以备学分评定、评优等方面参考。也可以检测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与收获,更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估反馈的机制,并且把实践工作考核与学生的评奖评优相结合,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当然,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实践育人机制的要求及内涵更加具体。创新考核评估体系的工作还包括构建高职资源库共享平台,全面塑造实践育人的信息环境等。通过构建适应创新创业发展的实践育人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于高职教育的整个过程。

注释:

①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9-73.

[1]Gary Packham,Paul Jones,Christopher Miller,et al.Attitudes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J].Edu⁃cation+Training,2010(8):Vol.52 Iss:8/9,pp.568-586.

[2]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9-73.

[3]何向荣,邱开金,邱晔.职业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13.

[4]张茹,孙永芹,刘雪静.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机制的构建与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2-44.

[5]钱大庆,宋建军.实践育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途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101-103.

(责任编辑:孟祥玲)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 Perspective from Innovative and Enterprising Education

JIN Xiao-yan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zhejiang,325003,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way and value of practice education,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practice educ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and then makes a reflection on deeply practice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fro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oint of view,further puts forward a different path to impro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mechanism,perfect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expanding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ion evaluation.

innovative and enterprising education;vocational college;practice education mechanism

G711

A

:1672-0105(2014)01-0019-05

10.3969/j.issn.1672-0105.2014.01.004

2014-02-15

2012年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专项党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120400106—X)

金晓燕(1981—),女,浙江温州人,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文化、高职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