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的神学考察

2014-02-05 23:06王艳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哀歌神人神学

王艳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哀歌》是古犹太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描写了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军攻陷耶路撒冷后京城被毁、众人遭掳的悲惨景象,表达出希伯来人国破家亡时的哀伤之情和亡国之恨。诗人不仅抒发耶路撒冷被毁所带来的痛苦,更提出了深刻的神学问题。本文主要从契约神学、审判神学和希望神学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该诗蕴含的神学意念,以便更加全面地把握其内涵和主旨。

一、契约神学

“约”(covenant)通常指甲乙两方立约的行动或仪式,并指双方之间订立的契约,它是《圣经》中有关上帝和犹太人关系的核心概念,是整部《圣经》价值结构得以形成的重要范畴。[1](P109)在犹太文化中,“约”还有另一层含义,即其确立要求双方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立约的双方尽管可能处于不平等位置,但是其“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这种关系的实质”。[2](P7)即犹太人被要求坚持一神信仰,遵守神的律法和诫命,无条件抵制偶像崇拜,而上帝则承诺按照约定护佑其子民。先知阿摩司所传的神谕警告北方王国的民众说:“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因此,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摩3:2)[3](P898)语中的“认识”即拣选之意,表明了神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指出一旦选民违背契约,就不可避免地遭受惩罚。换一种《何西阿书》式的表达,正如某男人在众多女子中单单爱着其中一个,并选择其为结婚的对象那样,耶和华从地上众多民族中特意选择了以色列人,并在西奈山与其缔结契约。显然,这里用丈夫与妻子的结合来比喻神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在强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同时,也传达了约的另一层意思,即对后果的预设,如果人们不忠诚于上帝、违背契约,势必遭受惩罚和抛弃。这一思想既被先知耶利米所宣扬(耶5:7~9,19),也被《申命记》的作者反复申述(申31:16~18;32:15~26)。诗人把耶路撒冷城的毁灭视为希伯来人藐视神圣律法的必然结果,显然承袭了先知精神。

“犹太文化中这一独特的思想表明,‘神’与‘人’之间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关系,而是互利互助的双向选择关系。由于神人之间的关系以‘约’的形式维系,不仅人对神有践约的义务,神对人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以‘立约’方式确定人与神的关系表明,犹太人不再把人神关系看成一种传统的宿命安排,而是一种互动关系。”[4](P71)这种神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哀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称“他从高天使火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他铺下网罗,绊我的脚,使我转回,他使我终日凄凉发昏”(哀1:13),“你使我们在万民中成为污秽和渣滓”(哀3:45)等,表明在神人互动中上帝施予违背契约的子民以严厉的惩罚。然而除此之外,犹太人破坏与上帝的契约后还有忏悔、祈求赦免和拯救的权利,即所谓“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哀1:18),“我们犯罪背逆,你并不赦免”(哀3:42)等,均为选民针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向上帝发出的忏悔;而“我们不至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哀3:22),“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等,则表明了上帝对其子民的仁慈和拯救。

《哀歌》明确体现出契约神学的思想,主要表现为神人之间的互动,比如人向上帝祈求某种保护,人背逆上帝的意志后受到种种惩罚,及其在上帝面前忏悔,试图恢复与上帝的正当关系等。

二、审判神学

正因为有了上述契约思想,耶和华才更加严格地对待他所拣选的民众,由此便导致审判神学。先知阿摩司对违背耶和华的北方民众预言“耶和华的日子”将要到来,那不是民众所期待的胜利和繁荣之日,而是失败和灭亡之日(摩5:18~20)。在北国,“耶和华的日子”终于到来,即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入侵,以色列人国破家亡。南方犹大国的民众对此灾难一度反省,于公元前621年由约西亚王推行宗教改革。但是先知耶利米看出,“犹大不一心归向我,不过是假意归我”(耶3:6~10)。他预言亡国悲剧是对犹大人罪恶的报应(耶5:19;16:16~17:4)。如其所料,公元前597年犹大国民一万余人被掳往巴比伦。之后的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人彻底摧毁,《哀歌》的作者将此陷落事件称为“耶和华发烈怒的日子”(哀1:12),该卷书2:1、21、22中也反复述及“耶和华发怒的日子”。将“耶和华的日子”作为审判之日来使用的例子,还可见于《以赛亚书》2:12、《约珥书》1:15和《玛拉基书》4:1等,其间的“日”都被用于某种场合,表示“终了”的意义。《哀歌》描述耶路撒冷的陷落不仅出于巴比伦人之手,更出于耶和华的审判之手,这一神学思想已得到学界的公认。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先知阿摩司向众人宣布审判时反复使用了耶和华“降火”、“烧灭”一类术语(摩1:4,7,12,14;2:2,5;5:6),《哀歌》的作者也用“降火”形容神的忿怒,比如“倒出他的忿怒,像火一样”(哀2:4)、“在锡安使火着起,烧毁锡安的根基”(哀4:11)、“他像火焰四周吞灭,将雅各烧毁”(哀2:3)等,此类表达不仅是对圣殿和圣城被战火焚毁这一历史性事实的描述,也是耶和华审判之火的象征。神的忿怒之火中包含着“磨练”之意,这一点亦不容忽视。在《旧约圣经》中,“火”在表示审判的同时也常用来比喻磨练,比如“我熬炼你,却不像熬炼银子;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了你”(赛48:10)。《哀歌》中也有同样的思想,如“他从高天使火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哀1:13),表达的正是“惩罚-磨练”之意。然而神的忿怒之火并非灭绝人类之火,而是寓有教育和警示之意,这成为贯穿《哀歌》的重要观念,一如先知的吟诵:“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43:2)。《哀歌》的作者亦将审判之火看作炼矿的冶炼之火,其中包含着炼出纯金的希望,潜藏着信仰复兴的萌芽。

《哀歌》中多次出现“耶和华的日子”,表明耶和华是公义的,世人一旦违背了他,即使选民也必定遭受审判。然而,这种“审判之火”乃是为了激励人更好地存活。

三、希望神学

正因为有了对违背契约之罪的审判,才使人感受到亡国灾难的深切悲哀,进而发出痛心的忏悔,使神赦免的恩宠成为可能,其间又关系到希望神学。民众从绝望的深渊中发出求救的呼喊,地上万物都失去赖以生存的希望。过路的人没有因此而悲哀,反倒嘲笑,徒增了伤痛之感。即使向众国民呼求,也无人同情锡安的苦难,只是一味地辱骂、嗤笑,于是他们只得哀求上帝。众人不得不每时每刻都反省自己,承认其罪行:“我罪过的轭是他手所绑的……他使我的力量衰败。主将我交在我所不能抵挡的人手中。”(哀1:14)“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哀1:18)“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哀3:39)“我们犯罪背逆……”(哀3:42)不承认自己罪过的,必不得赦免,但如今以色列已因苦难的缘故而回归耶和华:“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哀3:40)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即便是回归耶和华的考虑,也必须有神的推动才能实现。“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哀5:21),只有借助神的引导,子民的回转才有可能,因为在人自身之中,没有足够的力量回归耶和华;离开神的先导,回归之心不可能实现。“我求告你的日子,你临近我,说‘不要惧怕’”(哀3:57),正如浪子的父亲从与儿子相隔甚远之处跑过去那样,耶和华主动“临近”,使人与神的邂逅成为可能。在《哀歌》中,读者可以看到被苦难击碎、转而归向神的人之灵魂,和主动趋近破碎灵魂的耶和华的身影。其中3:19~42是该卷书中最能闪耀出希望光辉的诗句,诗人确信耶和华不会抛弃那些沉默、受挫的人,“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哀3:31~33)。这句话使人联想到“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作的”(诗118:22),即耶和华会拯救那些被弃的人,使其得以重生。而且,《哀歌》也暗示了一位苦恼之神的形象,诗章将以色列人称为“我所养育的婴孩”(哀2:22)。神把以色列民当作孩子来养育,这种思想在《何西阿书》及《第二以赛亚书》中亦有类似的表述:“你们自从生下,就蒙我保护”(赛46:3)。据《哀歌》记载,从孩提时代开始,“养育的婴孩”就被“仇敌杀净了”,其中包含着苦恼之神的意识。而《第三以赛亚书》称“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赛63:9),则充分印证了这一意识。如此的苦恼之神正如浪子的父亲那样,是一位眼观孩子归来的身影而主动“临近”他的神。

而且,从《哀歌》中还可以看到以色列上帝观的飞跃。在国破家亡事件之前,耶和华被视为民族神,即犹太人自己的神,这种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默认了其他民族各有自己的保护神,承认了多神的共存;而经历了沦亡事件之后,以色列神学思想家开始放宽眼界,逐渐摆脱以往狭隘的民族神观,转而意识到耶和华乃是世界神,即世间独一的真神,因为只有一神才能支配世间万物,甚至调动敌人来制服自己的子民。值得关注的是,本卷书多次提到对敌人复仇,这与《新约》的普世思想无疑相去甚远,但是这种对世界性审判的呼唤却不仅仅是以色列,也是全人类皆须遵从神意的体现。《哀歌》中的神观由于耶路撒冷被毁事件而实现了向普世独一神观的飞跃,正是一位这样的神,更加坚定了丧失国土的民众对未来的希望。就此而言,《哀歌》的作者用“至高者”来称呼神,实在是用意深刻。

《哀歌》借助于挽歌形式唱出了希伯来人国破家亡时代的民族最强音,[5](P135)表达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其中蕴含的神学思想不容忽视,诸如契约神学、审判神学和希望神学。契约神学规定了人与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衍生出对背逆神意者进行惩罚的审判神学,以及悔改的民众必蒙拯救的希望神学。

[1]舒也.圣经的文化阐释[M].苏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2]Delbert R. Hiller. Covenant: The History of a Biblical Idea[M]. The Joans Hopkins Press, 1969.

[3]圣经(和合本)[Z].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 文中所引《圣经》皆出自此本,后文只标篇名.

[4]徐新.犹太文化史[M].南京: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2004.

[5]梁工.诗歌书智慧文学解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哀歌神人神学
Songs from the Past
SONGS FROM THE PAST
The Psyche of Lamentations《耶利米哀歌》之魂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人间相与神人涵化——尹向东创作论
哀歌·屈原那纵身一跃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战场神人”拼好运
斐洛论犹太神学的合理性意义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