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示范性研究

2014-02-08 06:06孙伟铭袁也丰卢和丽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情绪老年人社区

孙伟铭,袁也丰,卢和丽,楼 青,邹 卿,何 璐

抑郁是老年人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目前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医院中的患者和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进行探讨,对居住和活动于社区的老年人关注较少[2]。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抑郁情绪的筛查和干预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抑郁的发生和发展[3]。本研究采用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进行示范性干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60岁;(3)在本研究社区定居时间≥5年;(4)能与调研者进行有效沟通。

1.2 排除标准 (1)严重躯体障碍;(2)严重精神疾病;(3)痴呆;(4)正在接受抗抑郁治疗。

1.3 调查对象 2013年6—8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某社区中使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对该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

1.4 分组 将GDS评分≥11分的老年人按调查顺序进行编码(1~N),采用等距系统抽样法从中随机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编码的奇偶性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为t值;GDS=老年抑郁量表

1.5 研究方法 本研究前期通过文献检索和调查分析等多种方法总结和掌握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资料和心理干预专家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设计心理干预方案。对干预组老年人进行3个月的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老年人不接受干预。

1.5.1 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出现与否为因变量(GDS≤10分=0,GDS>10分=1),以一般资料各维度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邻里关系较差、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近半年有慢性疾病是老年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和在婚是老年抑郁情绪出现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Table2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depression in elderly

βSEWaldχ2值SigOR(95%CI)邻里关系较差0 7620 2688 0760 0042 142(1 267,3 6220家庭经济状况较差1 4970 4889 4130 0024 470(1 717,11 634)近半年有慢性疾病1 8680 48215 0180 0006 473(2 517,16 645)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1 0280 5004 2280 0400 358(0 134,0 953)在婚-0 8920 3148 0650 0050 410(0 221,0 758)

1.5.2 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对照组不采取干预。干预组结合访谈法、文献检索[4-6]、调查法及社区老年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制定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具体如下:(1)团体辅导:①健康教育:以集体形式开展,邀请老年人及家属共同参加,共分为6期,每期1小时,隔周1次,每期1个主题,历时3个月。每期活动主要分为全体参与当期主题讨论、专家报告相关知识、内容反馈3个环节。由精神科医师和心理治疗师开展主题讲座,普及老年心理卫生知识及合理的应对方式。具体主题为:老年人抑郁的简易识别、老年人抑郁常见危险因素甄别、建立良好家庭关系的方法、如何形成邻里间和睦的关系、顺利进行角色转变的途径、正确面对慢性疾病。②家庭疗法:组织受试者与其家属或照料者共同参加,对他们进行老年抑郁相关知识的讲解,指导他们在各方面关心和支持老年人,为老年人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2)个体辅导:心理治疗师在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采用倾听、鼓励、解释、指导和建议、疏泄、促进自助等多种心理治疗技术,在集体干预间隔期对有需要的老年人实施个体心理辅导。①认知疗法:帮助老年人识别和改变各种负性想法,校正消极思维,打破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以促进其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具体治疗手段包括合理情绪宣泄、自我指导训练、应对技巧培训等。②行为疗法:根据不同老年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疗法,例如对睡眠欠佳者可采用音乐和肌肉放松训练等。③支持疗法: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咨询访问关系,热情地与老年人谈心,耐心倾听,鼓励他们表达各种不满情绪。

1.5.3 效果评价 应用GDS分别在试验前和试验3个月后对两组受试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分。GDS是专用于老年人的抑郁筛查表,包含30个条目,均采用“是”或“否”的回答。总评分0~10分为无抑郁症状;11~20分为轻微抑郁;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7]。本研究以GDS评分≥11分界定为抑郁。

2 结果

2.1 GDS评分比较 组内比较:对照组试验前后GD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试验后GDS评分低于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前两组GD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个月后干预组G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Table3 Comparison of GD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例数试验前试验后t值P值对照组5016 48±3 0115 82±2 791 4020 167干预组5016 38±3 4513 76±4 264 8470 000t值-1 154-2 606P值0 8780 012

2.2 两组试验后抑郁检出率比较 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抑郁检出率为66.0%(33例),对照组为90.0%(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1,P=0.019)。

3 讨论

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抑郁症患者,对于社区健康群体中非临床、易感抑郁的个体研究少见[8],而受躯体疾病或感知觉缺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容易被混淆和掩盖,识别率较低,使得部分亚临床抑郁情绪患者继续进展为抑郁症[9]。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良好的邻里关系、在婚、良好的经济水平、近半年无慢性疾病、文化程度高与抑郁情绪水平呈负相关,与以往文献报道[10-14]基本一致。提示可以从以上各角度为切入点对老年抑郁情绪进行干预。本研究在此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已有研究成果[2-6]制定了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干预草案,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评阅和指导后对草案进行调整;随后选取10例老年人进行访谈,根据受试者的反馈情况再次对方案进行调整;最后经专家核实后初步形成本研究中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的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综合心理干预方案。

本研究经综合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和抑郁检出率均较试验前有显著改善,提示所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案有确切的可行性和明显效果,对改善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状况。贺美玲等[6]运用小组干预的方法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在团体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专家向社区老年人及照料者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老年心理卫生知识讲授,可使老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大致了解,学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照料者也能学到许多老年心理卫生及保健知识,有利于他们对老年人提供健康科学的家庭护理,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改善是有益的。Pfeiffer等[15]调查发现,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和互动方面存在不足,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易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个体心理咨询中,心理治疗师运用心理疏导疗法[16]对来访老年人产生良性的影响,对其负性心理或病理心理进行疏通引导,从而达到预防和缓解老年人抑郁情绪的目的。本研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通过面对面的心理疏导,以开放、真诚、言行一致的态度主动与社区老年人进行沟通,鼓励老年人倾诉内心感受,通过有效倾听与鼓励,排解老年人心中的抑郁和孤独等负性情绪;通过行为疗法教会老年人一些自我放松和调节的具体技术,从而有效缓解了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等影响情绪的问题。同时,认知疗法可以帮助社区老年人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改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误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帮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面对及处理与抑郁情绪相关的主要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和自助能力[17-18]。

综上,经综合心理干预后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水平及抑郁检出率明显改善,这表明此示范性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将为日后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为老年人抑郁情绪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在实践中可以积极推广和使用。

1 洪霞.如何识别和处理老年人抑郁障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4):269-271.

2 张冉,高玉霞,桂茹,等.国内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及干预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97-2799.

3 任玉嘉,唐四元,郭果毅,等.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0,26(5):76-77.

4 肖存利,李硕,陈博,等.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76-1278.

5 戴必兵,李娟,吴振云.我国老年抑郁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法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51-853.

6 贺美玲,隆春玲,郭志华,等.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50-452.

7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7-220.

8 聂晓璐,王红英,孙凤,等.2000—2012年中国社区人群老年期抑郁情绪检出率-系统综述和更新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1):805-814.

9 袁杰,瞿正万,江琦,等.社区老人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35-4437.

10 贺新艳,栾霞,刘丽杰.丧偶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42-144.

11 宋爱芹,翟景花,郭立燕,等.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6):494-496.

12 白涛,武丽,雪锦,等.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44-1048.

13 张玲,李新胜,李佳芮,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调查及对治疗与预后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2,27(4):317-319.

14 刘志茹,郭欣,高海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4): 60.

15 Pfeiffer PN,Brandfon S,Garcia E,et al.Predi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depressed veterans and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suicide[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4:152-154,277-281.

16 李荐中.临床心理治疗与行为干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1.

17 涂传发,王丽君,金都,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与其低血糖反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1113-1114.

18 程丽,汤观秀,秦楠,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1278-1281.

来自本文更多的信息:

本研究是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2BBG70069)——老年心理问题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系列工作中的一个环节;课题组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在江西省范围内对社区老年人的认知、情绪、社交等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筛查,并在后期建立示范社区实施示范性干预技术的验证。本研究主要追踪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的调查及后期的示范性心理干预。为排除不同社区间因为公共设施、公共应激事件、生活水平等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南昌市某一社区作为心理干预示范基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老年人前来居委会参加团体健康教育,同样也利于在居委会的协作下对干预组老年人实施个体干预方案,增加了研究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猜你喜欢
情绪老年人社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