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程”玩转小学低年级信息课堂

2014-02-10 13:49石琼华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微课程微课微信

石琼华

如今微博的普及与流行,无意中推动了一股“微”潮流,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程、微学习,都是这股“微”潮流的产物。它们同样也是移动终端普及和无线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新技术发展,中国引来了移动互联网浪潮。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上网用户的规模为4.2亿。在地铁、车站、甚至饭桌上经常看到身边的男男女女拿着手机看信息、学英语、上微博、玩游戏。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一、微课程介绍

1.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纪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在国外,早已有了“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从去年开始,随着高效课堂、颠倒的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程”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微课程”的队伍中来,从逐渐关注、使用再到设计、开发和研究。

2.微课程特点

随着微课程的悄然来临,学习者随时随地借助移动设备(手机安卓系统APP、苹果系统IOS-APP或ipad),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做到简单高效、随时随地、生动有趣。

简单高效:化繁为简,只学核心,不学陪衬,不要繁琐的理论,只有简单的方法;只学最需要的,只学最有用的,让学习更高效,一次一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

随时随地:想什么时候学习,就什么时候学习,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机场候机、车站候车、酒店候餐,拿出手机即时学习,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限制。

生动有趣:视频中大量使用了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素材,有效刺激学员右脑,让学习视觉化;课程中去除了简单的说教,借鉴了好莱坞大片中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

二、微课程的设计及使用

如何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充分研究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运用、评价、管理等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逐步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议题。

笔者借用 “非常5+1”来形容微课程框架。“1”是5-8分钟的微视频,以此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5”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1.PPT式微课元素:文字、音乐、图片

笔者在上小学低年级的信息技术课时,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及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等特点,将课程划分成模块,利用PPT配以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以及悠扬的背景音乐将一个个的小模块制作成任务,把学习要点用关键字着重强调。课余时间将学生的作品用PPT做成微课后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以供学生欣赏,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一点一点将上周学习的知识慢慢拾回来,又达到进一步的巩固学习,为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孩子们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感兴趣。

2.微信式微课元素:文字

书本上的知识通常较为复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端的水平,学生在看书本及听老师讲解时,既费时间,又难以理解。故笔者课前先将每个模块的知识要点,操作步骤及小妙招、小技巧等,均用简单通俗并易于接受的语言制作成一个小纸条(微信),比如,选择多个对象:SHIFT+鼠标单击多个对象;复制:CTRL+鼠标拖曳;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方向);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如此简单明了的操作步骤,比书本上介绍要简单易懂得多,只需认关键字,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琢磨。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再利用电教平台将这些简单易懂的小技巧、小妙招或者操作步骤给学生发送微信。学生立即把这些微信复制到自己的文件中,存在自己的“百宝箱”中。这样,既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又锻炼了他们的操作水平及反应能力,养成记录的好习惯,逐渐学会自主学习。

3.微视频式微课元素:录像软件、电教平台

本学期笔者尝试将每一个学习模块利用屏幕录像的方式将操作步骤、要点录下来,大都控制在5分钟之内,结合上面两种方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先用微信和PPT布置任务让学生先动手操作,记录碰到的疑难问题,再结合微视频一边播放一边讲解重点步骤,并随时走动观察孩子们学习情况。有时,先用PPT课程和微视频播放操作步骤配合讲解,让学生们先看、记录和吸收,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再配合微信给学生点出重点和操作步骤。通过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学生们感到新鲜、好奇,课堂有趣,学习效果好。

此外,对于教师而言,制作微课程实际上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发现身边小问题——思考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设计问题(梳理思路)——制作微课。而制作微课,其实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首先,当前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大多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科学指导和合理的设计;其次,对其应用方式及方法重视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猜你喜欢
微课程微课微信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微信
微信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