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决策模型的设备委外修决策探讨

2014-02-11 02:48李新节
机电工程技术 2014年9期
关键词:决策成本设备

李新节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肃宁 062350)

基于三维决策模型的设备委外修决策探讨

李新节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肃宁 062350)

介绍企业业务外包发展,对企业实施维修外包(委外修)的动因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出了设备委外修意义。对设备委外修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三维决策模型,阐述居于模型中不同区域设备的维修方式决策结果。

维修;外包;模型;决策

0 引言

外包是企业从外部资源获得服务的行为,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组织签订契约,将部分传统上由企业自营或自担业务转移给专业、高效的服务提供商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企业一种引进和利用外部技术与人才、获取外部资源、取得成本优势的有效手段。

设备维修外包,又称设备委外维修,是指企业利用社会维修资源来获取优质的维修服务、可靠的维修技术,从而保障生产进度、降低维修成本。在设备委外维修的决策中,企业面临着维修业务外包范围确定及如何进一步实施等问题。作者介绍了设备委外修决策的影响因素,利用三维决策模型,总结决策结果的几种情况,给出了设备委外修决策方法的探讨意见[1]。

1 设备委外修动因分析

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通常对设备维修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都很高,但是相反企业的资源分配不平衡,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很难较好的完成各项维修任务。另外一方面,企业自有维修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维修能力很难适应行业设备的革新速度,对一些结构原理复杂,制造较为精密的新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往往无能为力,所以说专业技术维修队伍的缺乏成了设备维修过程中的一个瓶颈。

另一方面,为成立相关维修机构、采购维修检测工具设备等,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和物力,后续还要投入大量的持续维护费用,加上对维修技术队伍的培训,都将引起管理和运营成本的上升。同时由于设备事故和故障发生具有不规律性,大量购入检修维护设备往往又会造成维修资源闲置和浪费,出现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的情况。综上,设备委外修动因主要如下。

(1)均衡维修资源分配。一般来说,企业自有的维修资源、技术能力往往有限,为维持其自身行业优势,需要将更大的比例放在价值链上的重要或强势环节上,并给予这些环节更多的资源分配,以维持其领先优势。

(2)提高设备维修质量。专业的设备维修服务提供商通过专业的、高质量的技术服务来减少偶发故障和维护不当产生的不良后果。并且依据契约关系,明确双方权责利,进而转移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3)控制设备维修成本。业务外包是企业通过利用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方式。从一些先行实施业务外包的企业实践数据来看,通过维修外包不但可以降低设备的管理成本,减少在检测维护设备、技术培训、应用开发上的额外投资及维持费用,最终实现节约资金、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4)提升设备综合能力。当前,很多企业较多的采用事后维修方式,一旦发生设备故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相反,专业化的维修服务提供商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维修理念,通过设备委外修的方式,企业的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都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交流学习到更先进的设备管理维修理念和技术,从而达到提升企业设备综合能力的效果。

2 设备委外修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意识到将维修业务外包对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大有帮助,但要进行科学的决策,决定哪些业务外包,还应明确影响决策的几个重要因素,以便为决策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奠定基础[2]。影响设备委外修决策的主要因素如下。

(1)市场的竞争程度

对设备维修服务提供商而言,行业的服务商数量越多,其的可竞争程度越激烈,企业从中选择的余地就会越大,相对应的维修成本也会降低。而且,市场的竞争程度还会对情报的获取和采购成本、外包的单价、实施中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2)维修层次的划分

设备的维修层次可以划分为日常点检维护、小修、中修、大修和突发故障修等层次。各层次工作目的和维修内容各不相同。日常点检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点检、清扫、润滑、调整等作业,可以由一般操作人员负责完成。而小修、中修、大修等维修层次的维修工作量、复杂程度和涉及的技术领域、对维修技术水平的要求等会依次提高。

(3)设备的维修复杂性

评判维修业务复杂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设备维修业务需要多高的维修技术。维修技术越高,相应的企业在维修人员上产生的成本就会越高,并且在委外维修时,对维修质量评价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4)设备的生产重要性

在传统的设备管理认知中,往往依据设备发生故障的停时对生产经营产生损失的大小,把设备粗略划分为关键设备和一般设备。也就是说,关键设备在发生故障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一般设备。

3 设备委外修决策过程

由于维修业务的层次与设备维修的复杂性之间关联密切,可以将之合称为维修的复杂程度。以维修业务的市场竞争程度为X轴,维修的复杂程度为Y轴,设备的重要程度为Z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三维决策模型。

图1 设备委外维修的三维决策空间模型

为了方便分析,考虑市场的竞争程度X轴的高低和维修业务的复杂程度Y轴的高低,将X--Y平面划分为如图2所示的四个区域。以此为基础,并综合设备重要程度的影响,来对企业设备维修业务外包进行分析[3]。

(1)区域1:维修复杂性低和市场竞争性高

设备的日常点检维护以及技术含量低设备小修在该区域中。这些业务简单,工作量大,如将其外包给维修服务提供商,对方要要配备大量维修人员,其管理成本自然也会大幅增加。所以,几乎没有维修服务商愿意承揽这些业务。因此无论关键设备,还是一般设备,这些维修业务以自担为宜。

图2 X-Y平面维修业务区域

该区域的设备维修业务往往对维修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市场竞争性较低又使得企业选择范围很小,维修外包的成本较高。并且维修业务复杂性较高,使得采购成本、实施过程的监督成本相应增加。因此该区域外包风险较大,无论是关键设备,还是一般设备,选择维修业务自担应该是对企业最有利的选择。反过来说,由于维修业务的复杂程度高,如企业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条件受限,无法自担的情况下,应该应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维修服务提供商,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来减少交易成本和机会行为的发生。

(3)区域3:维修复杂性高和市场竞争性高

维修复杂性高说明维修的难度比较大,企业维修自担时将会承担很高的成本。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又比较充分,还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获取良好的维修服务。将这区域的设备维修外包出去,能够利用行业的规模优势来降低管理成本。所以说,无论关键设备,还是关键设备的中修、大修等都应该实施外包。

(4)区域4:维修复杂性低和市场竞争性高

对于维修技术要求不高的一般设备,市场上的维修服务提供商很多。将这类维修业务外包的话,可以获得更好的维修服务,更利于维修成本的降低。在这种维修业务外包方式下,企业同时拥有自己的维修队伍,来应对简单的突发故障。如企业可以完成关键设备的维修的话,建议对关键设备可以采取自担维修方式。

综上,企业实施设备委外维修决策结果如表1所示。

4 公司设备维修现状及问题分析

(1)公司设备维修现状

表1 设备委外修决策结果

由于铁路的行业特点,公司所属设备总体概况为覆盖门类多,从行业专用设备到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计量器具;设备重要性程度差别大,从电力机车到普通车床、小型机械,设备维修层次区别较多,从日常维护到小(辅)修、中(项)修、大修和技术改造,管理工作面较宽、管理和维修人员队伍庞大。设备维修实行公司、分公司两级管理,规定设备大修、中修、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有设备使用单位或设备检测单位提出,公司负责审核管理,日常养护、小修项目由分公司负责。并原则要求公司具备修理及技术改造能力的,由公司内部维修单位完成,在技术、管理等方面不具备修理条件的,按照修理费用大小,确定招标组织单位。维修方式基本凭借经验决定。

对于水平井井网的蒸汽驱研究尚没有完整的实践统计资料,因此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系列评价[1]。以草33区块实际油藏参数为条件,利用CMG稠油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模型网格步长为5m×5m,角点网格,共分为5个小层。I方向120个网格,J方向31个网格,共计18 600个网格。模拟油层有效厚度4m,孔隙度34%,渗透率5 000×10-3μm2,原始含油饱和度62%,油藏原始压力9.57MPa,原始温度55℃。并对草33区块不同温度下的相渗曲线进行模拟研究(图1)。

在确保公司设备维修质量上,公司要求设备大中修和技术改造自修的项目,所需零配件由物资设备部统一组织供应;委外修项目,关键配件原则上由物资设备部门组织供应,设备由原供应设备厂家实施维修的,可由其自行采购。为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库存配件种类和数量较多,库存成本难以控制。

从公司近几年各单位的定员编制表不难看出,公司在设备维修方面投入大量大力资源,且绝大部分以自管员工为主,公司要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队伍素质,适应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变化,相应培训和教育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人员管理成本不断变大。

(2)设备维修工作存在的几个矛盾

1)设备数量增多与管理、维修人员紧缺的矛盾

从2013年设备盘点数据来看,公司各类设备随着运输任务不断增加,设备管理与维修任务繁重。随着公司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设备管理和维修的任务量增加与管理人员相对紧缺的矛盾日益显现。

2)设备不断升级与技术人员素质的矛盾

为保证公司运输生产安全,公司不断提高装备素质,增加设备大中修资金投入,如图2所示,但随之产生设备技术改造、新设备运用的技术需求和公司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不相匹配的矛盾,公司在增加设备购置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大技术人员培训等成本的投入,前期投入产出比较大。

3)设备大规模购置与设备闲置风险的矛盾

为将故障停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公司往往大量购置确保生产安全的装备设施,某些技术购置时还比较先进,但随着技术的快速升级,部分设备很快被淘汰,相应的检测、维修的设备也相应闲置,因此,公司自修所需设备的大量购置造成的设备闲置风险不容忽视。

4)设备自修成本与故障风险损失不对等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由于设备设施、检修手段和技术力量的投入不足,难以完全保证设备的维修质量。设备维修费用和技术的投入与设备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因设备自修而带来的设备故障风险在所难免。

要解决上述矛盾,除了科学设备规划、加强设备选型、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队伍素质外,科学合理的进行部分设备维修业务外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司设备装备素质,降低设备维修相关成本,给公司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3 2009-2013年公司大中修费用对比表

5 实施设备委外修的措施探讨

要实施设备委外修,选择合理的维修方式,在选择科学决策方法的基础上,关键要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决策过程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实施措施主要如下[4]。

(1)设备重要性分类评定

公司现有设备在生产经营中所起作用和重要性各不相同。对那些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和起重要作用的设备,以及影响运输安全、服务质量和安全环保等较大的设备,应列为重点设备,实施重点管理。通常依据方法有ABC分类法和经验判断法,并根据主要设备故障发生后和维修停机期间对安全、质量、成本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造成的损失大小进行分类,一般可依据《机械工业关键设备目录》、《大型、重型、稀有、高精度设备标准表》等制定《设备评分标准》,重点对公司A、B类设备进行评定。

(2)设备维修复杂程度确定

设备维修复杂程度主要依据的参数有设备修理复杂系数F,包括设备的机械复杂系数Fj、电气复杂系数Fd、仪器仪表复杂系数Fy、热工(动力)复杂系数Fr等。设备管理人员可依据设备的机构特性、主要部件尺寸和重量、加工零件的精度、转速或动作频率、电控系统繁简程度、维修性等进行确定。确定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部比较法、计算法和反推计算法等,设备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编印的《机械动力设备维修复杂系数》进行计算而得[4]。

(3)调查收集维修市场信息

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供应商准入、管理制度,在实施设备委外修的前期,公司技术部门、物资部门还要完善设备维修承包商目录与维修项目范围,进一步掌握维修市场的准入、评估标准,维修企业和维修人员资格评定标准等,建立设备维修资源分布信息库,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进行更新,从而确保维修市场的信息的准确、可靠和完整性。

(4)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手段实施设备委外修,目前公司正在实施的SAP资源管理系统为公司科学实施设备委外修提供了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平台,在建设设备维修模块时,公司设备使用单位、设备管理单位、物资部门应积累和完善设备和设备维修工作相关数据,不断总结科学合理的设备委外修决策方法和决策模型,使设备委外修决策方法科学,数据可靠,最终选择最佳的设备维修承包商,提升公司设备的维修质量,确保公司运输生产安全。

(5)在设备委外修的执行过程中,从开始决策一直到契约结束的整过程都存在风险。在决策过程中,往往会因决策不完善或者条件不完备等原因,造成决策偏离目标。合同的执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其他不可控因素,将公司生产经营暴露于风险之下。提前明确风险源,对实施委外修进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决策风险,主要因决策者未能掌握足够的、准确的市场信息或企业外包流程和制度标准不完善而造成的;市场风险,主要因设备维修市场发育较晚,维修企业资源良莠不齐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企业在委外修过程中难以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获取承包商信息,企业往往比承包商处于更不利的位置,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等。要有效控制以上风险发生,需要公司选择科学的决策方法、谨慎选择承包商并加强对维修过程的监督,不断总结经验,完善设备委外维修制度和流程,真正起到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6 结束语

在公司运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只依靠设备购置投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是不够的,还应适当考虑将专业性的、复杂程度较高的、市场竞争性较强的精密设备和通用的、维修业务复杂程度较低、市场竞争性较强的普通设备维修业务外包出去,总结公司红外线设备、列尾设备维修等业务外包成功经验,将公司经营管理的非核心业务外包范围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和主要精力做好核心业务,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吕文元,郑睿.机械制造企业重大设备维修外包费用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0):2271-2276.

[2]董丽君.机械制造业维修外包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1):45-46.

[3]张昦玥,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体系结构探究[J].商,2013(4):227.

[4]洪孝安,杨仲申.设备管理与维修手册(修订本)[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Discussion on 3D Decision Model of Outsourcing Repair

DOI:10.3969/j.issn.1009-9492.2014.09.034

LI Xin-jie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Su'ning062350,China)

The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development,for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outsourcing repair analyzed the reasons and feasibility of outsourcing,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equipment repair.For repairing the decision influence on equipment outsourcing factor analysis,establish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described in different regional equipment repair model of decision results.

repair;outsourcing;model;decision

F406.3

A

1009-9492(2014)09-0123-05

李新节,男,1980年生,安徽砀山人,硕士,工程师。研究领域:设备管理。

(编辑:王智圣)

2014-03-10

猜你喜欢
决策成本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