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学资源长效建设的激励机制研究*——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

2014-02-12 06:56张玲玲姚向阳
图书馆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激励机制

张玲玲,姚向阳

(成都师范学院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1130)

1 引言

目前,国内已有300多所高校图书馆深入开展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相关研究,包括数字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1]、电子教学信息服务研究[2]、服务系统建设问题探讨[3]、元数据方案设计[4]、版权问题分析[5]、资源整合运行策略研究[6]等。 教学资源建设本是一项多方配合、持久发展的繁杂工作,若不采取任何激励措施,仅靠图书馆员按部就班,很难长期有效推进该项工作,教学资源也很难及时发挥其资源作用。虽然目前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有学科教师参与,但其中心任务仍由图书馆员承担,专业教师有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不太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如何调动馆员和教师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以成都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从激励机制方面阐述如何推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2 数字教学资源长效建设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发展任务和行动计划,而在实际建设中却并不如意,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与图书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图书馆员在没有监管策略、物质刺激、心理压力、价值追求、职业发展等因素协同作用下逐渐懈怠工作,缺乏激励效应,数字教学资源建设自然不能长久有效推进。

激励是一个持久连续的过程,激励体现管理人性化,机制实现管理制度化[7],激励机制通过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8],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发、维持和增强组织所期望的行为,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通过自身目标的实现达成组织目标。总的来说,以人为本提出各种激励方法,以事为主施行各种激励措施,以达到激励机制本身的助长性作用,引导人与事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保障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可持续性建设不仅能与课堂教学同步配套使用[9],还能促进教与学互动方式创新[10]。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与激励措施不仅在于它能使图书馆员积极、主动、安心工作,满足教师需求,而且能够使图书馆员认同和接受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价值理念,实现学校对图书馆的期望。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既繁杂又持久的工程,探索其激励机制,将有助于图书馆更稳固持久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有助于图书馆员更加积极、高效、主动地开展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3 关于数字教学资源长效建设激励机制的探讨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结合我院刚晋升为普通本科学校的现实特征,考虑图书馆员具体需求层次与需求特征[11],本文主要从规章制度、物质需求、心理期望、价值认同、职业发展五个角度探索多层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激励机制,为保障数字教学资源能够持久稳定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3.1 监管策略下的制度激励

我院转制成功后,本科教学是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是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学校转制后,各层面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需不断调整,针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可通过学校管理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制度形式监管与激励。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制订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以保障资源长效建设。所以,图书馆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中,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督导机制,全面统筹协调,明确职责,规划好短期建设任务和长期建设目标,督促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落实成有章可循、有策可依、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制度激励机制下,设计科学、有效、实用、公平公正的资源建设审查方案与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数字教学资源长期建设的发展战略机制,为数字教学资源长效建设提供战略参考。

制度激励固然有严格标准的规章条文约束图书馆员的行为,但会导致员工对自己的行为付出表现出一定的可预期性,从而调整行为以符合学校的规则[12],失去了制度激励的初衷。所以,图书馆应同时重视员工的人性与感情需求,充分尊重人本主义,考虑员工的物质、心理、精神、价值、荣誉、目标等不同需求,使非制度激励与制度激励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3.2 经济因素下的物质激励

一个人工作最基本的追求便是报酬,只有经济因素不至于影响其生活,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针对图书馆员的基本物质需求,利用物资激励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幕课(MOOCs)[13]越来越火、知识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入应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已逐渐成为老师除教学、科研外的工作内容之一。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对员工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可以衡量员工多角色与多任务的比重,依据资源建设的时间、数量、质量,制定相匹配的绩效激励工资、成果奖励等物质激励措施,通过量化的经济条件持续激励员工。针对数字教学资源长期建设的特殊性,不断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公平公正、可持续作用的物质激励措施,从经济与物质上对等性地回报员工的劳动付出,实现员工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从而鼓励员工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更积极的态度开展资源建设工作。

教师职业是特别需要获得别人尊重与认可的,在物质激励的同时,精神激励不可忽视,图书馆可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比如,在物质经济回报同时,同时实施知识终身跟踪制[14]、公开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物质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能极大增强教师对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更加坚定他们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事业心。

3.3 心理契约下的期望激励

美国E.H.Schein教授提出,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组织和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内隐、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期望[15],虽是无形契约,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图书馆与馆员之间也存在无形的心理契约,探索基于心理契约的激励机制,使双方互相重视彼此的心理期许,努力满足对方的心理期望是促使数字教学资源持续建设的重要措施。图书馆在希望馆员按时、保质保量甚至是创造性进行资源建设时,应同时对等思考馆员的心理期望。心理契约交换的是蕴藏在双方内心深处的感情,即图书馆对馆员的信任、鼓励、支持,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热爱、奉献。我院教师应投入部分精力进行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学校更应人性化管理,多关注教师的心理期望,进行关怀激励、支持激励,尽可能将教师的需求与学校的需求相统一。图书馆可以根据图书馆员与教师的需求,制定激励策略:调整工作时间;进行资源建设培训;增加校际交流机会与学习渠道;培养教师参与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寻求图书馆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影响与发展。

3.4 文化理念下的价值激励

我院前身是四川教育学院,重视成人教育,忽视了学校的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如何让图书馆员充分接受数字文化理念,认可数字资源共建共享,适应数字教学环境,跟上数字教学革新,引导图书馆员对数字文化与数字环境的价值认同实为必要。

首先,增强图书馆员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价值的认识。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等信息化建设是创新教与学互动方式的重要途径。目前,幕课计划逐渐盛行,图书馆员和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与网络平台教学,充分认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其次,引导图书馆员和教师充分接受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文化导向。十年发展规划指出要不断完善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机制,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可通过政策引导、文件学习、环境熏陶,促使馆员主动配合学校开展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再次,增强图书馆员个人价值体系、学院文化价值体系与当下时代文化信息环境的契合度。实践研究表明,价值激励体系中暗含的组织文化信息对于成员价值体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增强学校整体数字文化价值体系与图书馆员个人价值体系的契合度,潜移默化地提升图书馆员对整个信息文化理念的认可度。

3.5 目标动机下的成就激励

高校教师比一般行业职员更渴望实现个人价值,渴望实现教师崇高的职业价值与目标成就。成就动机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表现为一个人的事业心、责任感、进取精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外在形式[16]。我院正处于建设较高水平普通本科院校的起跑线上,应抓住图书馆员渴望实现成就的追求动机[17],利用目标追求的潜在推动力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公平合理的成就激励措施。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包括搜集、整理、编辑、创作、管理、分享等各个环节,长期做好该项工作实属不易,基于图书馆员成就需求的目标特征,图书馆应充分考虑该项工作对馆员职业发展、个人成就、荣誉价值等需求目标的匹配值。首先,图书馆员作为教学资源建设者,学校应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们对该角色的认识,激发他们角色需要,使馆员主动增强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主动完成角色任务,实现角色的成就价值。其次,激发馆员教学资源建设角色目标的内在情感力量,提高与角色匹配的目标成就欲望。再次,图书馆应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学校组织发展目标相统一,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励馆员做好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也就直接促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馆员充分认识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角色使命,在心理契约推动下,能积极驱动内在价值追求体系,萌生对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的责任感与奉献意识,出色完成任务。同时,图书馆应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多劳多得、奖惩分明,使员工能够在图书馆所创造的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中积极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成就。

[1]张兆富.基于.NET的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1.

[2]郝媛玲,冯春英.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参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76-80.

[3]徐宁.网络环境下教参资源服务系统建设问题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7(6):106-108.

[4]殷沈琴,张育超,葛家翔,等.电子教学参考资料的元数据方案的设计及编码[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7):14-17.

[5]花芳,肖燕.电子教学参考资料系统中的版权问题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30-33.

[6]孙荣.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5):46-51.

[7]刘正周.论企业组织的激励机制及其设计[J].当代财经,2000(6):59-61.

[8]激励机制 [EB/OL].[2013-12-0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WZZn8SZqPahdZOXowIiuMXXdB2soKg00m8cR 4eQlfMPVeZQwfNK2QJv5kpkcYAJ.

[9]唐承秀.Electronic Reserves System—基于Web的电子教学参考文献服务系统[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5 0-52.

[10]刘硝亚.知识管理在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web2.0的教学资源共享设计[D].昆明:云南大学,2010.

[11]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12]王家峰.组织管理中的科层与激励制度化[J].现代管理科学,2004(3):86-87.

[13]幕课[EB/OL].[2014-01-0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21_UaXuQe3EzYR4TmE5PgK1paXqOTI6jkVhBJgySu wdr6BPfWwsCpz4DA8dNB-lC1CnI2O3bseLnUZaYOebM.

[14]刘建设.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激励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2007(8):70-72.

[15]心理契约.[EB/OL].[2013-12-1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zWcsfsU7EEgLTo6zJMcZp_ahUpRiV7_EGMuU DJ4_Hq7-Fy8Wpy2NuEYc-Lbla3F.

[16]丁桂莲.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及其激动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1997(4):54-57.

[17]施文龙,吴志宏.中学教师的需要现状和中学管理的激励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7-21.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