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

2014-02-12 11:02常有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宁夏职业

顾 珍,常有智

(1.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11;2.宁夏教育厅,宁夏 银川 750011)

由于经济发展、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地缘观念等因素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的80%会选择在本地区就业,这些毕业生是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维护地区社会稳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及核心就业能力是宁夏高校的重要任务,职业生涯教育对此具有积极的作用。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是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通过理论学习、讲座培训、实习实践、各类比赛和个体咨询等活动构成的教育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在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得相对成熟,能够从基础教育开始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帮助。我国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时间较晚,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后,高校相继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步入正轨。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全面推进始于宁夏教育厅2008年发文要求高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必选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每学期不低于八学时),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全面了解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总体状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有利于促进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一、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宁夏十五所普通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机构卷和教师卷。机构卷主要涉及就业机构设置、资源建设、工作内容、职业生涯教育现状;教师卷主要涉及从事职业生涯教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任职资格、培训经历、授课情况,本次调查共收回十一份高校就业部门问卷及175份教师问卷。调查发现,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着不被重视、理论研究不足、教师专业程度低、社会支持少等制约着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问题。

二、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工作理念陈旧,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缓慢

职业生涯教育应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现实情况是,职业生涯教育只是高校就业部门的部分工作内容。宁夏各高校均成立了就业机构,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工作理念以就业安置为主,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缺少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使得职业生涯教育虽然起步快,但是由于不被重视、资源投入不足,陷入了推进困难、发展缓慢的境地。

首先,宁夏高校在开展传统的就业政策宣讲、求职技巧培训、求职心理辅导等教育活动外,自2008年起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91%的高校还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经过五年的发展,职业生涯教育较发展初期并没有明显变化,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调查发现,各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工作量只占到就业部门整体工作量的20%-40%不等。

其次,职业生涯教育投入不足。在经费投入方面,只有9%的高校能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就业经费须达到在校学生学费总额的2%”,其余高校的经费均远低于此标准,各高校用于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经费普遍不足总经费的20%;场地配备方面,只有45%的高校有团体辅导室,27%设置了职业咨询室,工作场地远不能够满足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人员配备方面,只有18%的高校配备了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人员,但也仅有一名,其余师资均为兼职教师;资源建设方面,高校都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站,但是网站中“就业指导”“生涯发展”等板块内容更新缓慢,有些网站甚至长期不更新。

2.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完善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教育体系,应有支撑这一体系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有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宁夏高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时间为3-10年不等,64%的高校设置了职业发展教研室,但高校缺少对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教育目标不明确,导致教育活动在设计及实施中缺少规划,教育环节没有有效衔接,职业生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作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要阵地的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教学内容不科学、班级规模大、教学方式单一、教材不具特色、评价系统不严谨等问题。

高校对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大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衔接教育不够重视,对于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教育,只有45%的高校为学生编印就业指导手册等就业材料或专刊,36%的高校曾开展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简历面试大赛等全校性的比赛,36%的高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服务,36%的高校会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企业参观、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27%的高校面向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咨询。

调查发现,各高校都开设了与职业发展相关课程,但目前课程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63%的高校开设了一门课程,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庞杂且没有考虑这三部分内容之间有序的、发展的逻辑关系;73%的高校采用大班授课,人数超过100人,甚至200人,教师很难开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一般以知识传授为主;82%的高校均选择了同一本教材,该教材属于通用类,没有考虑学校性质、专业特色、学生需求、课程定位等各方面因素;各高校均没有专门的职业生涯课程评价体系,不能科学、严谨地评价教学效果。

3.职业生涯教师入职门槛低,专业化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入职门槛低,专业不限、无需培训即可承担教学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少;缺乏专职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科研能力不高。教师专业化的限制也使得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推广容易,深入发展困难。在调查的11所高校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175名教师中,76%为辅导员及行政工作人员,24%为专业课教师,只有20%的教师具有与职业发展教育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已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有40%至今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大部分也只参加过1-2次、时间1-7天不等的短期培训。教育部在《关于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系统培训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9】10号)文件中要求从2009年开始,用4-5年的时间通过培训逐步使就业指导人员持证上岗,目前只有46%的教师取得了职业生涯教育相关证书,除教育部就业指导中级证书外,还包括人社部门的初、中级职业指导师、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北森TTT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国际劳工组织SIYB创业培训师、团中央KAB创业教师等。

教师平均年龄35岁,45%为硕士学历,师资队伍较为年轻,学历较高,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职业经验,对于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也很局限。讲师及以下职称占79%,缺乏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且师资队伍中多数是负责院系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平时工作繁忙,无暇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工作。因本职工作冲突等原因,职业生涯教师流失率也非常高。

4.职业生涯教育开放程度低,外部支持少

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性、社会性、发展性等属性要求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合力。而现实情况是,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由于缺少有效资源的参与及社会的广泛支持,成了一个孤立、封闭的教育体系。首先,高校内部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及校友办等行政资源没有或相当少地介入到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中,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彼此孤立,未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甚至在价值导向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相互疏离的现象。其次,高校之间没有形成合作互助机制,缺乏职业生涯教育资源的交流、展示、分享、合作的平台。最后,高校与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有关社会发展规划、人才预测与需求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高校,社会职业指导和咨询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不能顺畅地进入校园。

三、宁夏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建议

面对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为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教育,建议高校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1.更新工作理念明确机构定位

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和社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使其具有获得职业及发展职业的能力。高校就业部门应弱化行政职能,在工作中将指导、服务、管理融入教育体系中,一切工作皆以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职业道德、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形成事事皆教育、处处是课堂的工作理念,逐步转变为专业的职业发展教育机构。

2.构建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实现两项重要目标:一是促进学生的职业成熟和发展,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积极帮助学生应对就业市场竞争。因此,职业生涯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教育目标,高校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立足学生的专业学习,着眼学生的职业发展,以系统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建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教育体系——以建立职业生涯意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抓手,以专业学习为重点,以课外活动为补充,以实习实践为提高,以“一对一”的职业咨询为保障,用专业的教学评价体系来保证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的实施,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3.组建专业程度高的五级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保障。一是提高师资素质水平,积极为现任高职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使其系统掌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要求新加入的教师具有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或社会学等专业背景,需参加培训后才能承担教学工作;高校要有计划地在短期内使全部教师持证上岗。同时,创造机会让教师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短期挂职,丰富个人职业经验的同时也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管理和使用的情况。二是要专兼职结合,建立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五级师资队伍。第一级: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融入职业发展的理念;第二级:由从事学生工作且具有一定职业生涯教育知识的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简历面试、创业比赛、讲座等教育活动;第三级:由具有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或社会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教师承担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工作;第四级:由经过职业生涯教育系统学习、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拥有丰富职业经验的教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第五级:聘请政府、企业等各行业从业人员担任职业发展导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各行业的咨询辅导。

4.发挥区域优势构建职业生涯教育联盟

宁夏地域小,高校较为集中,适宜构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联盟。联盟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统一评估,从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学生在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差异最小化。联盟可整合各高校现有的资源,如图书、影音、职业测评软件等建设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支持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各校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联盟可集合各校学科带头人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本土化研究并进行教师培训;联盟可聘请政府和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组建职业发展导师团,定期到各校巡回开展讲座和培训。联盟可统一评估标准,通过有效评估促进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5.创建职业生涯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获得全社会关注,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高校应与行业企业及劳动力机构建立合作交流机制。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当前及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行业企业及劳动力机构对于这些信息的把握更为准确,同时引入行业企业及劳动力机构所拥有的项目、资金、专家、技术等资源,可有效弥补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其次,高校还应妥善处理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积极推进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寻求制度保障,促使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得到应有的重视,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建立职业生涯教育师资的职业通道,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的热情。

[1]彭娟,张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现状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中):84-85.

[2]黄巧荣.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和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6(上):75-78.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宁夏职业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宁夏
职业写作
宁夏煤电博弈
我爱的职业
曼巴传奇 KOBE20
宁夏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