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4-02-12 11:02王自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办学学科特色

王自坤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构建特色办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在高校教育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增强自身实力的重要方法,是立于高校之林的重要保证。在高校数量日益增多、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特色办学,是地方本科院校重要的机遇与挑战。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内容

1.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对象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的区位、社会需要学校承担的相关职能、学校的院系结构设置、专业培养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具体的目标与实施办法。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在培育人才、创新科技等方面为地方负责。地方院校的对象定位是一切特色的基础、来源和根本,只有明确定位,才能明确目标、才能明确方向。

2.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学科设置

地方学院校想要成功地构建特色办学体系,就应该牢牢地抓住学科实力这个中心。学科是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办学的基石,也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环节。学科实力指的是,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师资力量上的综合实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无法赶上国内数一数二的综合类大学,唯有另辟蹊径,创设学科特色,才能使其成为各院校的标志性特色。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所有学科都在各自领域内占据高起点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3.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人才培育

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否培育出地方需要的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是否合格的直接影响因素。人才培育就是指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方式等方面的特色。它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衡量自身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准,且最大程度上反应出了该高校的办学理念。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意义在于为地方科学发展培育科技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新型技术。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特色教育。防止人才外流、防止技术外流是地方创设本科院校的真正目的。留住了人才,留住了技术,才能使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一同进步,互惠互利。

4.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科技基础

带动地方科学技术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目的之一。学校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代表学校自身实力之余更代表地方科技水平,且直接对高水平人才的吸收造成了巨大影响。所以,科技特色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特色建设道路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科技基础就是指教学特色的基石,人才特色也决定于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又取决于科技力量。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与中央政府隶属院校在学校特色等方面大不相同。从整体角度而言,实力上也存在着巨大的悬殊。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投入小,导致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差、办学效率低等后果。由于基础不够,想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地方本科院校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无法往综合类大学发展,唯有另辟蹊径,在某一方面形成自我的特色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办学定位大同小异

办学定位不准确。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确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将自我层次无止境提升。他们将专科提升为学院,将学院提升为大学;本是教学型大学,却自称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又摇身一变,成为了研究性大学。就这样,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打着“高水平、综合实力强、国际化”的旗号。地方本科院校本就因为投入资金的限制,办学规模不会很大,可校方却忽视这些问题,在招生时盲目地扩大规模,在大量招生的情况下,办学特色已经被遗忘脑后。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接近,他们不再考虑自身的地方特色,而是一味地追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教育模式,以为这样就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恰恰相反的是,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培育出来的人才不再具有地方特色,也不再适应地方发展需求,培育出来的人才都如同一个模具刻出来的,在社会竞争中又无法与中央政府隶属的综合性大学人才相抗衡。

2.办学理念“为特色而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时为特色而特色。主要可从以下几个现象发现:一是地方本科院校喜欢负责短期的项目,企图用短时间进行特色项目建设,以此来拉动学校的发展,却不知已经严重违背了构建特色办学的理念与规则。二是地方本科院校在构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缺少完整的体系规划。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工作队伍,体系规划也经常有所更改,这样容易出现特色建设不够完整、不够持久的现象。三是地方本科院校编造特色项目。近年来,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质量评估与特色办学体制直接挂钩,所以某些院校为了提升名次,在办学质量评估之前短时间内编造特色项目。为了检查而准备的方式,完全背离了高校教育的本质意义。

3.办学方向盲目不清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过程中存在“迷失”现象,且日益严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1)地方本科院校过分追求扩张规模,却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公益性。地方本科院校重视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盲目追求权利与经济,部分甚至不惜欺骗学生,全然不顾高校的教育性质,不讲求教学质量,只追求经济利益。自身的办学特色不仅不能突出,甚至有学校已经丧失。(2)地方本科院校重视国际交流的噱头多于实质上带来的教育效益。他们在交流的同时出现了迷失现象。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学习的时候,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盲目地模仿,将自身的特色办学理念抛之脑后,这样发展下去,自然没有出路可言。

三、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的发展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为增强自我实力,构建特色办学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就从自身学校特色、地方发展需要等方面出发,制定了完整的体系发展计划措施,来凸显地方办学特色。

1.选择适合自己的“办学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是学科特色的创设。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中的特色定位是一所院校立足于高校之林的基础,是创设多样化教育的最佳方法,是招收优秀学生的必须保证。地方本科院校在地方特色的基础之上,加以优化形成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以创新作为最终目标,坚持地方特色的方针,力求取胜,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最终的办学目标并加以努力。例如,三峡大学是一所极具地方特色的地方院校,水电、三峡文化是他们的特色定位。在准确定位之上,由于其鲜明的特色,近几年的整体实力增长较快。

2.创新融合“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地方本科院校构建特色办学的基础,指明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地方本科院校想要准确构建特色办学,必须确定好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就是高校的自我追求,即最终目标,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时间的思想指导意义,是一所高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最大区别。想要真真正正地构建特色办学,就得先找到准确的办学理念。当地方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不能相应地配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积极进行自我检讨,以社会要求为基准进行自我衡量,以地方特色为优势,创新融合“办学理念”。

3.增强办学“学科实力”

集中精力将优势资源发挥到底,在传统的学科设置及培养上找到新的突破点,使建设学科特色体系真正地运营起来。同时,应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关系,将相关的学科知识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特色体系,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以培育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目标之下,科技特色的建设就必须实行学科的交叉,立足于地方区域的特色性,增加科研投入,将科研成果作为办学考核方式之一,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学校要从自身的实力基础、学校周围的地方特色、办学的目标出发,为适应地方经济与科学的发展需求,探究自身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不断地调整与优化结构设置,确立最终的学科特色。地方本科院校确定自身学科特色应从以下角度出发:需与地方支柱性产业相关;需面向国家新兴科技产业;涉及人文与自然两种科学。

4.明确人才培养“办学方向”

地方本科院校想要成功地进行构建特色办学,就得从地方具体情况、地方特色资源出发,以地方特色为标准,形成独特的、充分运用地方资源的、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有立足于当地特色之上,才能培养出可以满足当地特色的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培养模式相比,在学科设置、培养计划、培养方式、培养方案等方面有较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地方本科院校想要实现地方特色办学的构建,需要从适应当地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即为了满足当地对人才的要求,再结合高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办学方向”。

[1]刘锡荣,杜茂华.地方高校构建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问题 [J].才智,2011(26).

[2]张社字,张宏军.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原则及合理性评价——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

(10).

[3]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

[4]柳谦.地方高校办学理念与衡水地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思考[J].才智,2011(32).

[5]刘文锴.地方高校办学特色路径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6]邓纯仁.促进就业视阈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特色
【学科新书导览】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超学科”来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