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4-02-12 11:02曾如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高职语言

曾如刚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教育该如何应对?《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的《教育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写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二战后,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交互融合为主要标志,从而导致社会生产方式、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性变革。该文同时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抓住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有及时抓住教育变革契机,未能培养出适应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处拂晓阶段,将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怎样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性人才是教育变革的根本所在。

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2011年出版的专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也用了一个章节来论述“教育要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指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是旧时代即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旧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成为阻碍第三次工业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藩篱。对此,该书提出了分散式合作课堂,扁平式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圈保护意识,重获“亲自然情结”,将生物圈变为学习环境等同传统教育理念截然陌生的新理论。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特别是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性人才上,我国教育较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相差较远,其中既涉及到宏观体制问题,也涉及到一些微观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问题。本文从微观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为对象,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教育观的理解,探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中的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教材观、评价观等。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单一语言教学的局限

我国高职现行的教学模式仍受到教师单一语言教学的束缚,教师的职责就是由上而下地把语言知识灌输给学生,即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其实最早沿用前苏联的语法教学法,通过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讲解语法知识。语言变成了一种知识灌输。教师充当了知识向学生头脑过渡的载体,学生获得的是客观独立的语法知识,仅仅就知识而知识,而无法将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转化成语言运用。在教师单一语言教学的灌输下,语言教学变成了一种单向的语言知识流动,学生就语言的训练、语言的运用与讨论往往没有得到重视,或是即便得到重视,实际教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尽管就这一现象近几年教学改革就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s-centered)的教学法在不断尝试,但就目前整体的高职英语教育现象而言,学生的这种主动性明显不足。

2.课堂式语言教学的束缚

我国现行的高职英语教学形式依然以班级为小单位,即便少数试点班级人数为十多个学生的小班化教学,整个高职英语教育仍然受到课堂式教学的束缚。当前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了大力气,包括外籍教师参与到语言教学中去,但课堂式语言教学的束缚没有真正改变。真正地道的语言习得来源于生活,需要学生到母语为英语的环境中去亲身体会。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出国做短暂的语言交流,改变这一现状的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浸泡式学习方法去习得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英语原版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情景剧、英语电台、英语广播、网络语言视频等等。这种课外式语言的习得虽然延伸了课堂式语言学习途径,但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难以做到课堂之外的监控,高职英语教育仍然受到课堂式语言教学的束缚。

3.以等级考试为目的的教学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仍然将学生的英语等级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高职学生有英语A级、B级、三级、四级等各种各样的等级考试。这种等级考试严重束缚了高职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传统的以等级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势必发生改变。高职英语教育面临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等显性因素的思考,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在课程内容的架构或是在教学组织的设计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呈现出多元、统整、融合及协调发展的格局,这也是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1.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观与学习观

在“以合作、社会网络和行业专家、技术劳动力为特征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高职英语教学观已不能适应时代潮流,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学观和学习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与学相长,不能割裂。就教学观与学习观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高职大学英语合作式与游戏化教学模式尝试,合作式与游戏化教学是让学生在通过语言讨论、交流、知识共享中进步,语言技能与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而是在与同学的合作中使语言知识的获取走向多元化、趣味化、巩固化。其次是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教学模式。语言习得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要坚持练中学、学中练。师生平等互动的关系能引起和促进学生能动、有效地展开语言学习活动,通过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的主体能动性,让语言课堂充满活力与乐趣,更能引导学生坚持学中练、练中学,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学生会易于内化知识。师生二者在教与学中应做到互补助益、和谐共进。最后,是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域性,突破传统班级课堂授课的局限,将课堂扩展到网络、社会、自然中去。以翻转式教学法为例,传统的高职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学生在下面听,每堂课结束时布置相关作业,学生回寝室或是图书馆做作业,第二天提交给老师批改。翻转式教学法是把传统方式翻转过来,既然高职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上都有,那么学生可以提前上网学习课程、网上做题,网上操练语言习题。回到课堂上,教师再做指导、测试或是运用,巩固强化等。这种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学给颠倒了,较大的优点是通过网络教学,学生们可以在网上找最好的教师所上的精品课程。当然,这也需要加强学生学习观的转变,从“书本学”到“网络学”。翻转式教学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至少可以作为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2.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师观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应当迅速转变,即教师是学习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促进者和帮助者,是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高职英语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合作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只简单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利用校内外资源,将网络资源整合起来,全方位随时为学生提供服务。教师依托多元化的语言学习网络环境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引领学生学习与开拓。

3.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材观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数字化教材成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从教学手段上看,好的高职英语教材应该凸显数字化特点,以师生互动、在线论坛、电子邮件、在线辅导答疑为载体,为学生提供数字化的语言学习环境,积极开发高职英语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从教材内容上看,好的高职英语数字化教材应当注意教材内容职业化。过去几年里,高职英语教材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缺少了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与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目前出版的大部分高职英语教材仍然在内容职业化方面不能适应多数专业学生岗位英语能力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整合主要应建立实践知识与岗位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整合的原则是“岗位实践的需要”。从这个角度看,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必然选择。那么开发高职英语项目课程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语言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不是按照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而被组织的,实践知识是项目课程的核心,即语言在实践岗位中的运用是项目课程的核心。

4.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评价观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育还是采取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以一次或几次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期末考试、等级考试等。这些只侧重测试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而不注重学生其他综合能力,这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更不符合第三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评价观。

笔者认为,高职学院英语评价重在实用性的考核,语言的具体应用能力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该课程的重要评判标准,通过科学、公正、客观地评定学生的真实语言水平,也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性实用性人才、高素质劳动者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使用期末考试或是等级考试一次性笔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方式这一种,应该结合学生在平时语言的学中练、练中学的表现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潜能,例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断去了解学生语言学习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综合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形势下,除了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外,我们还需要转向注重网络性评价、鼓励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方向发展,使学生的语言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大大提升。只有在多维评价观的引领下,对高职英语教育的转变才会走向良性循环。

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关键是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正是这种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为中心,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语言知识向语言技能的转化,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拥有创造思维和个性化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能开创新局面的新世纪应用型人才。

[1]周洪宇.周洪宇代表访谈:教育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3-03-07(3).

[2]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申国昌,程功群.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5).

[4]梁成艾,朱德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本质特征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5]何善亮.论师生关系的助益品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高职语言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语言是刀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我有我语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阳光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