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4-02-12 11:0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诗词文学能力

吴 静

(辽宁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从唐宋诗词的课程特点看来,强调感悟能力的培养是有重大意义的。在文学史上,唐诗宋词是一代文学,唐宋文学主要以诗词为核心,所以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也以诗词为主。在当代,唐宋文学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然而这种关注的研究是具备独特性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因为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学生对唐宋诗词的学习也是建立在古代文人诗词的基础上,感悟能力是打开唐宋文学大门的钥匙。

一、唐宋文学教学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具体内容

唐宋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对诗词理解中所进行的一项心灵象征活动所体现出来的能力。从而对唐宋诗词的情感超出字词表面的理解,产生一种诗意的领悟。换句话说,审美的主体对诗词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人生精义以及人性的深味与诗词形式上的领悟能力。在唐宋文学的教学意义上看,它的感悟能力还应该包含诗词感悟前提下对诗人精神层面、人性魅力的感悟能力。从心理学方面看,感悟能力不仅有智力因素的作用,还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想象与情感相结合的作用,在情感激发想象的同时,想象又可以深化情感。所以说,感悟能力其实是情感与想象互相渗透的产物。

从《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份教材的特点研究唐宋诗词,一般都是以文学史的发展展开线索,以作者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而对作者的评价往往分成思想个性、艺术成就、生平、诗词的思想内容四个部分。如果教师经过对唐宋诗词的讲解之后,学生的头脑中只有文学史的发展及对作者的了解,这无疑代表着唐宋文学课程教育的失败。脱离了作品及作家情感世界与精神感悟,一味强迫性地记忆,就如空中楼阁般,随着时间的流失,就会灰飞烟灭。

二、在唐宋文学教学中对学生感悟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唐诗文学的教学中,强调感悟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唐宋文学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悦,提高唐宋文学的教育质量。一方面,从学生学习上看,以感性的经验作为知识的依托,知识才能更加牢固而鲜活。另一方面,从教师的教育方面看,主观的顿悟直觉是对唐宋文学的审美判断基础。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自身感悟能力之外,还可以在具体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对唐宋文学教学的教育质量。

1.重直感

第一次品一首诗、接触一位诗人的个人介绍时,学生只要凭着直感用心去欣赏,总会收获一些感触,无论深或浅,强或弱,隐或现,只是很多时候,学生不加注意,或是不够用心,最后反而需要借助经验与别人的相关评价去理解诗人的作品,进而失去了能用直觉感知的东西,那是一种灵性的火焰。重直感,可以避免学生拿到一首唐诗宋词后不知从何去理解的现象。

直感本身是鲜活的,虽然是富有诗意与一种不能确定的元素,但却充满个性色彩与诗意。直感是审美的动情点,它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情绪,更是一种感情上的认知。直感可以带动深层处无意识的经验,激发起学生的想象,深化直感,往往可以进一步找到富有个性色彩的思维方式与解读方法。所以,直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唐宋诗词的深入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李清照的《声声慢》这一首词时,要学生说出直感是不困难的,有的学生会说“冷”,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寂”是“冷”,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引导,让他们从直感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例如,让学生探讨产生“闷”这种直感的原因,有的学生从听觉形象、视觉形象、动静描写、意义结构、词语的节奏等方面进行描述,这样的描述与分析比一般的呆板讲解要轻松愉悦得多,而且对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也很有意义。

2.重比较

比较是理解的基础,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比较是在多方面中进行的。从不同时代与不同时期的文学相比较,还可以进行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比较与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此外,还可以进行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等。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比较,就会发现不同的情感与寓意。在这些多方面的比较中,作家的诗词个性就会彰显出来,作品的独特感情也能得到深入的了解。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比较这个方法,可以激活审美主体的感悟能力,把理性的归纳建立在动态的感性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唐宋诗词。重比较,要具备两首以上的作品或者是两个作家以上的作品。如果是单一的作品或者是单一的作家评价,学生的感受就会相当单调与乏味,想象的空间也会更加狭窄。但同时具备多首的相关作品,把多个作家的评价联系起来,想象空间与情感的震撼力就会大大强化,从而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感悟心理机制。

例如,教师在讲授边塞诗人岑参的作品时,可以先忽略教材上的评价与介绍等,而是在讲授作品前选取其他的作品,如《轮台歌》《白雪歌》《走马川行》这三首,引导学生在学习作品时先熟读这几篇作品,在课堂期间比较作品,列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把岑参边塞诗的严酷化为奇丽,把惨烈化为雄壮的诗词个性,进而去指引学生再与其他边塞诗人的作品联系起来,用比较的感性体验去认识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总体特征。在重比较的过程中,既有对边塞诗的感悟体验,又有理性的归纳,这是多种心理能力的全面训练。

3.重陌生化

唐宋诗词是唐宋文学史上的发展顶峰,又因为其诗词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大家对很多作品都耳熟能详。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对唐宋时期的宋词特点都有了稳定的评价,它们的诗词特点也更加凸显。如果让学生直接通过前人的诗词特点去理解诗词的内容,就不能获取富有个性的色彩,更不能培养具备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得到提高与锻炼。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人们在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针对一些老生常谈的事物就会容易丧失求知欲。把这种思想延伸到唐诗宋词中也一样,学生针对一些已经形成稳定评价的诗词时,同样容易走进旧模式去理解诗词的寓意。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用陌生的教学手段去打破旧模式,激发新思维,使学生的心灵活动在难以言说的、情绪的、直感的境地中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陌生的详细方法其实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在前人对唐宋诗词总结的旧模式中重新回到陌生的状态中。也就是说,要动摇学生对作品与作家已经形成的观念,从明确的状态重新回到模糊状态,开发出新的理解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一些诗词的评价打破以前的静止状态,只有在游离的不确定状态中,作品的思想与意蕴才会回到模糊点。从这个模糊点出发,学生的审美情绪才是最强烈的时候,对诗词的联想也是最丰富的,同时是最富有诗意的理解阶段,而且是心灵与诗人的精神、情感相碰撞的时候。教师如何达到这个阶段?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与稳定评价相矛盾的作品,也可以找出与以前的意象、概念相对立的作品,让学生用新的眼光去审核。用这种教学方式去打破旧模式,使学生停留在概念、意象相矛盾的任何一方。

例如,教师在讲授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一绝句时,可引导学生找出矛盾关系:隐者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隐者?隐者的精神特征是属于非世俗之人的品格还是世俗之人的精神向往?在本诗中,到底是隐者的客观表现还是诗人自己的主观表现?这些问题其实在传统的理解中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我们把这些矛盾罗列出来重新去理解时,就很难确定也不应找到确定的立足点,学生对这些答案也不应有主次之分,在这样的理解方式中,打破以前的思维惯性,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悟能力的心理机制。

学生的感悟能力虽然参杂了先天的成分,但大部分都是靠在后天培养出来的。感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对作品中进行大量的实践;另外一方面,主要是靠文艺理论的修养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在唐宋文学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上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在唐宋文学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能否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以及创新。作为今天的文学教师,应该勇于探讨新的途径,善于总结,这样才能随着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以形成对唐宋文学具有时代性的感悟方式。

[1]卢娇.提高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唐宋文学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1(4).

猜你喜欢
诗词文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们需要文学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诗词之页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