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健康传播研究之比较与分析*

2014-02-12 05:47秦美婷苏千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篇数博士论文

■秦美婷 苏千田

两岸健康传播研究之比较与分析*

■秦美婷 苏千田

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学方法,针对两岸历年期刊与硕博士论文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发表情况和研究方向进行全盘了解,企图在此基础上能透析两岸健康传播研究的脉络、差异性和侧重点,以作为未来高校科研和教育发展应致力的方向和参考依据。

健康传播;两岸;台湾;期刊文献;硕博士论文

一、健康传播研究方向分类标准

为透析两岸健康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在建立两岸健康传播研究方向的分类过程中,本文曾尝试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编码分类,但发现与实际研究现况有所出入,因此打破已有的分类框架,重新拟定分类标准。基于本文特点是“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此所谓主体论述系指文章标题中有“健康传播”四字)。经过三轮编码、判读,并交叉核实,两岸历年期刊和硕博士论文经分类归纳后,呈现出具体的10大研究方向,分别是:

(一)媒介研究:包括对媒体综述(媒体素养、责任、定位、角色……)、报纸、电视、广播、广告、网络、手机等进行内容分析或效果评估。

(二)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包括现况分析(含国内外)、历史综述(含国内外)、辩证/反思、理论探讨、经验总结等,采取文献综述的方法居多。

(三)受众研究:针对目标受众的教育、素养、效果评估等研究,偶有套用理论分析、疾病防治或大众媒介等进行态度和行为的交叉研究。

(四)疾病防治研究:指以疾病防治为主轴,针对AIDS、禽流感、糖尿病等防治效果的评估、教育问题的探讨,此方向偶有与目标受众进行交叉研究。

(五)健康传播教育研究:包括教材与制作、学科设置、健康教育等,在教材与制作方面偶有与目标受众或疾病防治进行交叉研究。

(六)健康产业营销研究:包括传媒营销、企业责任、产品营销、风险管理等。

(七)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偶有与疾病防治进行交叉研究。

(八)健康政策/活动计划研究:包括政府或组织相关之健康计划、项目、活动等评估和研究。

(九)医患关系研究。

(十)行为研究:包括求医行为、健康行为等研究。

至于无法在上述10项分类中进行归类者,则归为“其它研究”,但若篇数仅有1篇,而在两岸同时各有1篇相同的研究方向出现,则会为此设立一项研究类别,而不会将此列入“其它研究”。

二、大陆健康传播研究

(一)大陆期刊文献分析

大陆期刊中最早在标题上显示“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透过“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检索,查获2篇均发表于《中国健康教育》期刊,分别是:1992年米光明的《谈传播学与健康传播》,以及凌节生、旭日的《健康传播在第三世界的挑战》。在高校学报方面,首见于复旦大学《新闻大学》2001年张自力发表的《论健康传播兼及对中国健康传播的展望》。2003年之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则陆续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刊登,并逐年增多。

1.大陆期刊文献历年统计

大陆期刊关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的发表情况,本文于2013年9月30日进入CNKI,以“健康传播”为检索,检索范围为“篇名”,获257篇,剔除重复投稿、标题中无“健康传播”四字等的文献,截至2012年12月31日,获有效样本210篇。表1统计显示,自2007年之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开始超过20篇,2009年之后则超过30篇。相对于1993-2001年的空窗期,2002-2012年总篇数则高达208篇,占有效样本总数的99%(208/210)。

表1 大陆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历年篇数统计

2.大陆期刊文献研究方向

依据上述10项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大陆CNKI期刊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有210篇,结果显示,排序前三名依次是“媒介研究”60篇、“发展趋势/理论研究”46篇,以及“受众研究”30篇,前三项合计136篇,占有效样本总数的64.8%(136/210),见表2。

表2 大陆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值得关注的是以“媒介研究”为研究方向的文献共有60篇,表3显示,健康传播在媒介研究方向始自2004年,1992-2003年是空窗期,而2007年起开始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的篇数最多,达13篇。媒介研究方向的篇数偏多,或许可以这样解读,健康传播在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份量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从媒介研究方向中进一步分类编码,其中以“媒体综述”为议题研究居多,计17篇,占“媒介研究”方向的28.3%(17/60),其次为报纸13篇、网络11篇、电视10篇,合计后三项,占“媒介研究”方向的56.7%(34/60),说明健康传播在媒介研究方向中,排除以“媒体综述”为议题研究外,大陆期刊投稿者较偏向于报纸、网络、电视等议题研究,见表4。

表3 大陆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媒介研究”统计

表4 大陆期刊中健康传播之媒介研究中“议题研究”统计

3.大陆投稿期刊类别

投稿期刊类别方面,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篇数,表5统计结果显示,五项分类中以“医药卫生类”期刊居首,计98篇,占有效样本总数的46.7%(98/210),其次是“新闻传播类”77篇、“大学学报类”20篇。“医药卫生类”期刊方面,以刊登在《中国健康教育》期刊最多,高达32篇,占“医药卫生类”期刊32.7%(32/98);“新闻传播类”期刊以刊登在《新闻爱好者》居多,有11篇;“大学学报类”期刊以《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6篇较多。由此观察,大陆自1992-2012年间,“医药卫生类”期刊是刊登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研究的重要刊物,而“新闻传播类”期刊与之相差仅10%。

表5 大陆期刊类别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历年篇数统计

比较表6和表7,“医药卫生类”期刊最早自1992年即刊登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1993-2001年为空窗期,2004年后则开始陆续递增;“新闻传播类”期刊直至2003年始出现相关研究,同时比较两表在2003-2012年间发表的篇数,发现成长趋势大致相同,这样的发展或许可以说明近10年来,这两类期刊已意识到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要性。

表6 大陆“医药卫生类”期刊历年篇数统计

表7 大陆“新闻传播类”期刊历年篇数统计

统计“医药卫生类”期刊在1992-2012年收稿情况,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共计98篇,其中有85篇集中刊登于近6年(2007-2012年),约占87%;“新闻传播类”期刊自2003-2012年刊登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共计77篇,其中有67篇集中刊登于近6年,约占87%;从百分比观察,这两类期刊收稿情况相同,均集中在近6年,依此推断,“2007年起应是医药卫生类和新闻传播类期刊的迅速发展期”,此与2012年廖俊清等人针对大陆1989-2009年健康传播文献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其认为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9年以前为“萌芽期”,二是1989-2002年为“起步期”,三是2003年之后为“发展期”。①

两者结论的差异说明,2003年虽有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健康传播相关的研究或许诚如廖俊清等人的研究结果所说,但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表6和表7这两类期刊的统计数据显示,确实未因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立即反应在研究的篇数上,相反略显滞后数年。此外,这两类期刊在刊登篇数上,虽仅相差18篇,但依旧显示“医药卫生类”期刊在健康传播的研究领域中仍具主导地位。

(二)大陆硕博士论文分析

1.大陆硕博士论文历年统计

2013年9月10日进入CNKI硕博士学位论文查询,检索“主题”中“健康传播”获118篇,其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硕博士论文,经逐一查核,剔除标题中无“健康传播”四字的论文,截至2012年12月31日,获46篇,其中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42篇。

46篇硕博士学位论文中第一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博士论文是2006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老师指导,秦美婷所作的《台湾健康传播之研究:以〈民生报〉1985-2005年肺结核、艾滋病、SARS、禽流感议题建构之内容分析为例》,之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博士论文自2006年起有4年的空窗期,直至2011年始出现1篇,继之2012年有2篇,见表8。

硕士论文方面,最早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是2005年的2篇论文,分别为由武汉大学单波老师指导、孙晶所作的《美国健康传播研究评析》,以及河北大学陈燕老师指导、孙洁所作的《用健康传播学的理论传播健康》。经统计2005-2012年(8年间)共42篇,其中2009年起大陆硕士论文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则高达10篇。这一组数据说明大陆高校对健康传播研究的重视情况有较明显的变化,见表8。

2.大陆硕博士论文研究方向

从研究方向分析,“媒介研究”有28篇,占硕士论文总数的六成以上,其后依序是“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有5篇、“公共卫生事件研究”与“受众研究”各有4篇,值得关注是“行为研究”有1篇,是由武汉大学白剑峰于2012年所发表的博士论文。此外,在“健康产业营销研究”和“医患关系研究”方向则阙如,见表9。

表9 大陆硕博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进一步分析28篇“媒介研究”中议题研究,前三名依序为报纸、网络、电视等,合计前三项,占75%(21/28),显示这三项研究是当下大陆硕博士论文中媒介研究方向的主流研究。此外,其中2012年以“手机”为议题的研究虽仅有1篇,但却是值得关注的新方向,见表10。

表10 大陆硕博士论文中健康传播之媒介研究中“议题研究”统计

3.大陆期刊和硕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之比较与分析

大陆期刊和高校硕博士论文在“研究方向”方面,从统计篇数的排序中发现,期刊排名前5名依序是“媒介研究”“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受众研究”“疾病防治研究”“健康传播教育研究”等,正好与硕博士论文第1、2、4、5、6名的排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硕士博士论文第三名为“公共卫生事件研究”,这说明大陆期刊和硕博士论文的收稿情况与研究方向的趋势大体相同,见表11。

进一步分析,期刊中“媒介研究”有60篇,占期刊有效样本28.6%,硕博士论文有28篇,占硕博士论文总数的60.9%,显示大陆硕博士论文的研究有六成以上集中在“媒介研究”方向,而期刊方面却仅占1/4,说明,期刊在收稿权重上是朝向较均衡的方向发展;此外,从两者均排序在第2名的“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方向观察,期刊占21.9%,相较于硕博士论文的10.9%,高出11%,而此类方向则是文献综述性质偏高的研究,凸显两者在选题和研究方向的差异。

表11 大陆期刊和硕博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三、台湾健康传播研究

(一)台湾期刊文献分析

健康传播在台湾的研究不仅与卫生医疗体系的发展关系密切,也与大众传播的介入密不可分,其发展可溯自“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三个领域进行宏观探讨。但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台湾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成果,本文则以健康传播为“篇名”进行检索,透过台湾“National Central Library”(以下简称NCL)图书馆数据库检索,发现台湾第一篇与健康传播相关的研究是1997年陈富莉发表于《卫生教育杂志》中的《健康传播讯息诉求之分析:以吸烟议题为例》,说明1997年是台湾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起步点。

1.台湾期刊文献历年统计

进入台湾NCL期刊数据库检索,截至2013年6月30日,统计“篇名”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获12篇,其中除2003年和2011年各有3篇,1999年有2篇外,其余各年发表情况均介于0-1篇,见表12。若从发表期刊类别分析,有10篇是发表在“新闻传播类”期刊,其余2篇是发表在“医药卫生类”期刊,显示,台湾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从发表期刊的类别观察,“新闻传播类”期刊已占据主导的地位。

表12 台湾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历年篇数统计

由于“篇名”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仅有12篇,为能全面了解台湾期刊针对健康传播相关研究的收稿情况,业经研究和讨论,决定将“关键词”中有健康传播的文献也一并列入研究方向分析。

续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进入台湾“NCL”期刊数据库检索,截至2013年6月30日获24篇(内包含“篇名”中有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12篇)。说明即便扩大检索范围,17年间(1996-2012年)台湾健康传播相关研究的发表情况也并不乐观,平均1年不到2篇,除了2001年及2012年各有2篇,1999、2003、2004年以及2011年各有3篇文献的出现外,其它年度仅0-1篇,见表13。

2.台湾期刊文献研究方向

从研究方向分析,台湾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中“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方向有8篇,占66.7%(8/12),其次依序为“媒介研究”“健康政策/活动计划研究”和“其它研究”,合计4篇,占33.3%(4/12),“发展趋势/理论研究”的文献偏多,与投稿期刊类别进行交叉分析,发表在“新闻传播类”期刊的论文有7篇,而发表在“医药卫生类”期刊却仅有1篇。从收稿情况与投稿者研究方向观察,此类研究方向偏多,对“新闻传播类”期刊而言,非良性发展,见表14。

表13 台湾期刊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历年篇数统计

表14 台湾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由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期刊文献较少,为能全面掌握台湾健康传播相关研究现况,进一步分析表13中24篇论文的研究方向,结果显示,前三名依序是“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有8篇、“媒介研究”有7篇、“受众研究”有5篇(见表15)。交叉比较表14,不难发现“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方向在百分比方面有明显下降,而“媒介研究”方向的篇数却增加了5篇,“受众研究”和“健康传播教育研究”方向的出现显示,即便在篇数不多的情况下,台湾健康传播研究的触角正朝向多元发展前进。此外,值得关注是在“其它研究”,发表于1999年《新闻学研究》期刊,该文是从广告法令的视角中探讨健康传播的人权理论,此方向是健康传播未来值待耕耘的研究领域。

3.台湾投稿期刊类别

从投稿期刊类别分析,台湾期刊仅分两类,即“新闻传播类”和“医药卫生类”。24篇文献分别刊登在12种期刊上,其中“新闻传播类”期刊共有8种,刊登17篇,占70.8%(17/24),平均一种期刊刊登约2.1篇;“医药卫生类”期刊有4种,刊登7篇,占29.2%(7/24),平均一种期刊刊登约1.8篇。说明台湾“新闻传播类”期刊对健康传播研究的兴趣高于“医药卫生类”期刊,见表16。

表15 台湾期刊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研究方向统计

表16 台湾期刊类别中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历年篇数统计

(二)台湾硕博士论文分析

1.台湾硕博士论文历年统计

台湾硕博士论文方面,2013年7月8日进入台湾“NCL”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健康传播为“篇名”进行检索,②统计显示,台湾高校“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历年研究,硕士论文有9篇,博士论文0篇。③第一篇论文于2000学年度发表,于2001年出版,由国立阳明大学黄文鸿老师指导、蓝素祯所作的《台湾健康传播之分析——以威而钢新闻为例》。

若扩大检索范围,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获硕士论文39篇,博士论文0篇(见表17)。统计近5年(2007-2011学年度)硕士论文的发表情况,计22篇,占56.4%(22/39),相对11年前(1996-2006学年度),台湾硕士论文近年来对健康传播研究的关注度略有提升。

表17 台湾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历年篇数统计

2.台湾硕士论文研究方向

从研究方向分析,台湾硕士论文以“媒介研究”和“疾病防治研究”并列首位,合计6篇,占“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研究硕士论文总数的66.6%(6/9),说明截至2011学年度(即2012年)台湾高校硕士论文健康传播研究的方向较偏向这两项研究,而“受众研究”“健康传播教育研究”“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健康政策/活动计划研究”“医患关系研究”等方向则完全阙如,见表18。

由于篇数较少,为进一步了解台湾硕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获硕士论文39篇,博士论文仍为0篇。硕士论文中以“媒介研究”方向最多,占56.4%(22/39),超过五成以上。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有59%(13/22)硕士论文集中于2007-2011学年度发表,说明“媒介研究”是当前台湾高校健康传播的主流研究,其次依序为“疾病防治研究”“健康产业营销研究”……等八个方向,而“健康传播教育研究”和“医患关系研究”方向则阙如,见表19。

表18 台湾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表19 台湾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研究方向统计

进一步编码与分析22篇“媒介研究”中议题研究,发现报纸媒体列居第一,有10篇论文,占45.5%(10/22),其次为网络、广播、广告等,其中值得关注是“广播”的研究有2篇,而“电视”的研究却列居末位,仅有1篇,见表20。

表20 台湾硕士论文中健康传播之媒介研究中“议题研究”统计

(三)台湾期刊和硕士论文研究方向之比较与分析

台湾期刊和高校硕士论文在“研究方向”方面,从统计篇数的排序中发现,除了“媒介研究”和“发展趋势/理论研究”略有交集外,基本上呈现脱钩现象,硕士论文研究方向如:“疾病防治研究”“行为研究”和“健康产业营销研究”等,期刊发表的篇数则阙如(见表21)。

表21 台湾期刊和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之“研究方向”统计

期刊与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呈现脱钩,且篇数过少,有三点可能:(1)台湾对硕士生的毕业要求,非有严格规定必须有1篇以上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岛内期刊;(2)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可能与“健康”有关,但非以“健康传播”为标题,若此,在本次调研是无法体现出(因标题中“健康”不列入本文调研范围);(3)以发表在外文期刊为主,不在岛内中文期刊上发表。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台湾期刊与硕士论文在研究方向上呈现脱钩现象。

由于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期刊和硕士论文篇数较少,为能客观梳理台湾学术论文研究方向的脉络,则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扩大检索范围,期刊获24篇,硕士论文获39篇(见表22)。比较表21与表22,期刊增加的12篇文献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媒介研究”和“受众研究”方向的增加,前者由2篇增加到7篇,后者由0篇增加到5篇,两者共增加10篇,占期刊增加总数的83.3%(10/12)。同理,硕士论文增加的30篇中,“媒介研究”占19篇,换言之,硕士论文增加的30篇中有63.3%(19/30)是来自“媒介研究”方向的增加,显示扩大检索范围,硕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大幅度地向“媒介研究”方向倾斜。

分析表22,期刊排序前三名者,在硕士论文中均有体现篇数,相对在硕士论文中排名第2、第3项者,即“疾病防治研究”和“健康产业营销研究”在期刊方面则为0篇,此外,如“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和“行为研究”亦为0篇,说明即便扩大检索范围,期刊和硕士论文无论在研究方向或是侧重点,基本上依旧呈现脱钩现象,且朝向双轨发展。

表22 台湾期刊和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关键词”检索之研究方向统计

四、两岸健康传播研究

(一)两岸期刊文献之比较与分析

1.两岸期刊文献篇数。大陆方面,自1992-2012年间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共计210篇,其中2002-2012年占99%(208/210),显示大陆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在11年间有突飞猛进的成长。台湾方面,1996-2012年间“篇名”中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共计12篇,即便扩大以“关键词”为检索,仅增加一倍,即24篇,这显示,台湾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发表情况并不乐观。

2.两岸期刊文献研究方向。大陆方面,期刊文献研究方向较侧重于“媒介研究”,占28.6%(60/210),其次为“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和“受众研究”,三项合计占64.8%(136/210),而“媒介研究”中在议题研究方面,前四名依序是“媒体综述”占28.3%,报纸、网络、电视议题,若将后三项篇数合计,占媒介研究的56.7%(34/60)。这显示,大陆期刊除了较偏向“媒介研究”方向外,其中报纸、网络和电视等议题研究又占半数以上,依此推论,大陆健康传播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份量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台湾方面,12篇期刊文献中排序前三名依次为“发展趋势/理论研究”(占66.7%),“媒介研究”和“健康政策/活动计划研究”,即便扩大以“关键词”为检索,获24篇,其中“发展趋势/理论研究”依旧列居首位,其次为“媒介研究”和“受众研究”,三项合计占83.3%(20/24)。说明,两岸期刊收稿方向,排序虽略有不同,但前两项的侧重点却相同,惟有台湾在研究广度上过于集中于前三项,有待加强其它研究方向的发展。

3.两岸投稿期刊类别。大陆方面,210篇期刊文献分别刊登在91种期刊上,并划分为五类,其中“医药卫生类”期刊列居首位,说明,大陆自1992-2012年间,“医药卫生类”期刊是刊登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重要刊物。此外,统计“医药卫生类”和“新闻传播类”期刊于2007-2012年发表的篇数,发现均占各自总数的87%,这显示,大陆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这两类期刊的收稿趋势大致相同,均集中在近6年。同时,据此推论,2007年起应是大陆“医药卫生类”和“新闻传播类”期刊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迅速发展期”。台湾方面,扩大检索范围,24篇期刊文献分别刊登在12种期刊上,与大陆不同,仅划分为两类,其中“新闻传播类”期刊刊登的篇数最多,占70.8%(17/24),说明1996-2012年间,“新闻传播类”期刊是台湾健康传播研究发表的主力刊物。

两岸除了在投稿期刊类别上有较明显的差异外,另值得关注的是,2007-2012年间,大陆“医药卫生类”期刊除了对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有高度的兴趣外,根据本文进一步调研,发现其在“媒介研究”和“受众研究”方向合占41.2%(35/85),显示出该类期刊已开始介入新闻传播领域的专项研究,而这方面正是台湾期刊跨越屏障的薄弱之处,除了发表篇数过少之外,“大学学报类”期刊的阙如,将掣肘跨领域研究的发展。

(二)两岸硕博士论文之比较与分析

1.两岸硕博士论文篇数。大陆方面,硕士论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始自2005年,而博士论文则于2006年出现第一篇,统计2005-2012年(8年),硕博士论文计46篇(博士论文4篇,硕士论文42篇),平均每年5.8篇,其中有90.5%(38/42)的硕士论文集中在2007-2012年发表,说明近6年来,大陆高校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研究有较明显的重视。台湾方面,第一篇以健康传播为主体论述的硕士论文完成于1996学年度,统计1996-2011学年度硕士论文仅获9篇(博士论文0篇),若扩大检索范围,以“关键词”为检索,则获硕士论文39篇(博士论文亦为0篇),16年内平均每年仅2.4篇。相较两岸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情况,台湾虽起步较早,但近年发展仍呈现缓步前进的趋势。

2.两岸硕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大陆方面,研究方向较偏向“媒介研究”,高达60.9%;台湾亦偏重“媒介研究”,占33.3%,即便扩大以“关键词”为检索,获39篇,“媒介研究”同样高居首位,占56.4%。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两岸在“媒介研究”方向之议题研究中,排序前两名者均为“报纸”和“网络”(见表10和表20),显示“媒介研究”除了同是两岸高校硕博士论文的主流研究外,其中报纸和网络议题等研究亦是两岸共同关注的热点。两岸异同之处,(1)台湾无博士论文;(2)从表9和表19中观察,两岸篇数的排序中第二和第三位不同,以及大陆没有“健康产业营销研究”和台湾没有“健康传播教育研究”,其它研究则各自均有体现,只是排序或侧重点不同;(3)“行为研究”方向,两岸均各有1篇,此方向应是两岸未来应致力研究的方向。

五、结论与展望

健康传播的研究不单是在高校需要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学程,或是政府有关部门研究经费的资助,更重要的是(一)专业著作的出版与发行;(二)学术期刊的建立;(三)专业学会、协会、基金会的成立。这三点观察指标,在本相关调查和研究过程中发现,两岸均未有以“健康传播”为名成立的专业学术期刊、学会、协会或基金会等,④指标的滞后将制约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使健康传播学术交流处于被动地位,议题的设置亦将受限于非专业期刊的选题掣肘,不利于健康传播研究正能量的发展。此外,民间非营利组织或公益企业的投入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潜在资源,亦是一项实践健康传播的重要指标。近年,两岸健康传播相关学术会议有蓬勃发展的趋势,足见健康传播研究的热潮依旧方兴未艾。

注释:

① 廖俊清、黄崇亚、杨晓强:《20年以来我国大陆健康传播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第15期。

② 注:两岸硕博士论文检索不同,大陆以“主题”检索,台湾以“篇名”检索。

③ 注:台湾硕博士论文在NCL是以“学年度”为登录,出版日期为次一年。

④ 相关研究请参酌秦美婷主持的项目:“我国高校‘健康传播'课程体系设计的比较与分析”,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

(作者秦美婷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与发展中心副教授;苏千田系台北医学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3BXW03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篇数博士论文
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花园支持性环境营造研究
——以澳大利亚莫斯维尔社区花园为例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求索路漫漫 上银来相伴——第七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颁奖典礼在泉城举行
《国际航空空间摘要》(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简称 IAA)2015年上半年按 IAA 类别收录的内容介绍在40行以上的篇数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辨析类硕士论文的写作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
第三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
2013年《资源导刊》发表各省辖市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