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2014-02-18 05:34包代义
现代农业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甘蔗全程机械化

包代义

(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湛江 524348)

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分析

包代义

(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湛江 524348)

甘蔗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近年受糖业市场低迷、人工成本高涨、种蔗效益低微等因素的影响,蔗糖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2012年跨2013年生产期的实践经验为例,深入探讨和分析以建设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模式推动甘蔗产业发展的经营思路。

甘蔗全程机械化 基地建设 示范推广 分析

0 引言

甘蔗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关乎近亿农业生产者的生存与发展。从传统的生产作业模式来看,该产业属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大的产业。近年来,受糖业市场持续低迷、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我国甘蔗主产区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区都相继面临“民工荒”和“土地丢荒”等发展困境,人工难找且价钱高、种植甘蔗劳动强度大但收益低微甚至亏损,引起部分农户丢荒土地等问题[1]。广东湛江农垦作为一家以蔗糖产业为主、拥有2.67万hm2(40多万亩)蔗地和年产200多万t甘蔗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坚持以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为导向,整合下属三大糖业公司国有农业机械资源和农机人员于2008年成立了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垦农机公司),致力打造多个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紧密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甘蔗研究所及国内外大型农机制造商的研发合作,探索机械化、股份化、基地化的甘蔗生产经营发展模式,推动垦区甘蔗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赢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2012年跨2013年生产期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和经营实践为基础,着力探讨和分析以建设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模式推动甘蔗产业发展的经营思路。

1 基地基本状况和经营组织模式

广垦农机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位于农垦广前公司农场,总面积约68 hm2(1 020亩)。基地地貌属平原台地,坡度6°以下,地势较平坦,土壤属砖红壤赤泥土。年降雨量约为1 700 mm,但分布不均匀,春播期间降雨量不到10%,长期干旱。

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搞好基地建设的前提。本基地采取股份制经营的管理模式,职工(农户)、干部和技术人员(含拖拉机手)共同入股,在基地经营建设过程中既有统一管理,又可相互协助和互相监督,进一步加强了管理的透明度,

调动了各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利益共同体的责任心,使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管理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确保了基地建设效果。

建立一支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机械化团队,是搞好基地建设的保证。广垦农机公司经过5年多的发展,已拥有一支高素质热作机械技术团队,公司各级技术人才近100人。

先进的农机装备是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公司现有农机设备固定资产7 000多万元,农机总动力1.3万kW,拥有一批先进的CASE8000、CASE7000甘蔗收割机,73.5 kW(100~250马力)拖拉机、甘蔗种植机和大型喷药机等设备,可提供甘蔗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服务。

2 基地建设

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好五个环节,即基础建设、耕作、种植、田管和收获环节。基地建设总体思路是四个“要”,即规划要合理、作业要及时、质量要过关、管理要到位。

2.1 基础建设

2.1.1 水利设施建设

基地所处的雷州半岛十年九旱,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源,甘蔗种植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基地所在的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将土地发包给基地经营建设之前就配套好了相关的水利设施(水井、水塔、泵房、地下管道等),基地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节水灌溉和泵施水肥,确保了甘蔗种植各阶段水肥供应。

2.1.2 土地规划

土地是甘蔗种植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发展和推动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土地的合理规划和整治更是关系到机械化各项作业的重要基础。

1)合理选址。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要求土地要连片和大块,地势相对平坦,这样有利于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和效益。本基地的地块集中平坦,整合成为12个大块,大的约10.67 hm2(160亩),小的约3.33 hm2(50亩),能满足机械作业安全稳定和高效的要求。

2)认真开展土地清理。如湛江地区的甘蔗地,很多曾是林带和山坡地,地中石头和树头较多,在基地建设前进行了认真清理,确保无石头、树头和其它影响机械作业的坚硬物块,避免了机械作业时损坏机械设备。

3)合理规划地块。在地块规划时一是要留好工作路,路面宽度在5 m以上,以节省机械种植、田间管理和收割时机械转弯掉头的作业时间,并避免因路面狭窄损伤地头甘蔗。二是土地平整划分时要尽量保持地块方正,机械作业过程中不留作业死角以至浪费土地。三是在土地划分时地块种植方向长度一般在250~300 m较适宜,否则会增加机械作业难度。以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收割类似)为例,目前广西、云南和湛江地区采用的种植机基本上都是双行种植,来回即可种植4行,按机械收获的要求,种植行距应不少于1.2 m。以行距1.2 m,地块长度300 m计算,一个来回可种植面积为1.2× 300×4=1 440(m2),约为0.16 hm2(2.2亩地)。按一般种植规范,机械种植每666.7 m2(亩)地下种量为600 kg,下肥量为150~200 kg,目前采用的种植机一般可一次性装载甘蔗种 1.2~1.6 t,肥料350~450 kg,这样刚好可以种植一个来回,避免了两头装种、装肥及种植到地中间种苗和肥料不够的现象,提高了作业功效和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基地经过整体规划,土地连片,水利设施齐全,土质适宜甘蔗种植。

2.2 全程机械化实践

基地全部采用机械化技术种植粤糖和台糖系列高糖高产品种甘蔗,同时结合蔗叶回田、深松深耕、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多项新技术,实现机械组装配套和农机农艺有效融合,充分发挥甘蔗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成本支出、提高甘蔗糖分和单产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蔗糖产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2]。

2.2.1 主要作业流程

甘蔗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运输等环节。基地机械化作业流程为: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地表灌溉→机械化封闭和除

草→机械中耕松土→机械破垄施肥→机械培土施肥→机械化收割→公路运输入厂。

2.2.2 把好耕作环节

土地耕作质量是甘蔗生长的重要条件。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不同的土壤环境可能对土地耕作的程序和要求不尽相同。但从甘蔗种植的需要来看,耕作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1)耕作要够“深”。机耕作业一般应达到35~40 cm,这样既有利于甘蔗根系生长,又可翻动底层土壤,防止底层板结,提高土壤肥效。实践证明,在湛江地区使用88.32 kW(120马力)以上拖拉机进行深松或犁地,能保证作业深度达到上述要求。目前很多农户采用小功率拖拉机进行机耕作业,作业深度在20 cm左右,不利于土壤的改良更新和保水保肥。

2)土块和蔗头要“散碎”。土块和蔗头散碎会让土地比较松散,在甘蔗种植时作业较平顺(不堵种、不断膜、不跳动漏播等),蔗种与土粒接触良好,能较好地保证前期出芽率;在甘蔗生长过程中更有利于吸收水肥。因此,在机耕作业时一定要抓好作业质量,做到不漏耕、不少耕,尽量使耕作后蔗头散碎、土粒松散,以利于甘蔗种植和生长。

3)耕作要抓好“时机”。土地耕作质量的好坏与土地耕作时土壤湿度关系很大,土壤太干燥,耕作深度难保证,土壤太湿润,土地易压实板结,耕作后土块难散碎。因此,耕作时要视天气和土地情况及时作业,不要在土地清理后晾晒太长时间、也不要在雨后马上耕作,以确保机耕作业质量达到甘蔗种植需求。

2.2.3 把好种植环节

自2011年开始,广垦农机经过4年实践,机械化种植技术已越来越成熟,并逐步大面积推广。机械种植与传统人工种植相比有很多方面要求不同,有以下几点经验:

1)人员技术要过关。机械种植作业关键在于人的操作,机手一要保证开沟要保持直线行走,使种植行距保持一致,以保证在后续作业时不压蔗和不伤蔗;二要控制好拖拉机速度,一般以5~6 km/h速度较适宜,这样可保证下种时不会因速度太快或太慢而漏播和堵种;三要根据地表平整度、土壤湿度和松散度等控制好开沟深度和种植深度,在保证深度适当一致的前提下确保甘蔗出芽和生长均衡。种植辅助工要培训熟练,目前使用的种植机一般采用4个辅助工随车放种,在机械正常作业情况下如辅助工相对熟练可确保下种均衡,保障种植效果。

2)种苗选择要过关。机械种植采用机械切种和下种,在一定程度上不如人工选种精细,因此首先要保证种苗新鲜、芽况良好,一般宜选用夏秋繁种苗和少虫害的尾茎种。其次因机械种植行距要求在1.2 m以上,这就要求所选种苗分蘖性较好,以确保后期甘蔗苗数。再次为适应机械装载和人工放种的需要,所用种苗长度一般在1.0~1.5 m左右较适宜,太长如种苗弯曲会影响放种速度和装载量,太短则要求加快放种速度,人工放种有时难以保证。

3)跟踪观察要过关。机械种植一般要求1名辅助工跟车观察,主要是做好地头压膜、地中观察下种、下肥、盖膜和覆土等工作,因此,该名辅助工对机械种植既要熟悉,同时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如发现因机械、地块等因素影响出现堵种、堵肥、断膜、覆土厚度不合适等情况,要及时通知机手停车处理,以确保种植效果。

2.2.4 把好田管环节

田间管理贯穿于甘蔗生长全过程,甘蔗产量高不高,关键在田管。机械化田管过程要注意好几方面的细节:

1)作业时机要适当。在种植完后,在蔗草未萌芽前及时封闭,防止蔗草出芽,雨后待适宜机械作业后封闭效果更佳;在蔗芽基本出齐后及时松土,既可保证土壤的松散,增强蔗头的吸收能力,又可除去垄间的蔗草;在蔗苗齐整和苗数充足后及时破垄施肥,使甘蔗断老根、生新根,保证甘蔗生长有充足的肥料和养分;采用小型机械要在甘蔗拔节2~3节时及时培土施肥,采用高地隙拖拉机培土施肥可待甘蔗长到4~5节后再作业,这样作业时间适当延后,更有利于保证甘蔗后期生长肥料供给。

2)作业质量要保证。采用机械封闭时要随时观察喷头是否堵塞,防止漏喷;破垄施肥时要根据种植行距调整好犁头间距,防止刮伤蔗头;培土施肥时要把握好培土深度和对蔗头的覆土情况。

3)作业用具选择要合适,以确保最佳的作业效果。如在化学除草时要根据不同的杂草选择不同的农药和用量,以防止因农药选择和用量不当除草不尽和抑制甘蔗生长;在松土、破垄和培土时选择不同的拖拉机和农具,保证作业的功效和质量。

2.2.5 把好收获环节

大型收割机收获甘蔗,必须根据甘蔗产量、地块长度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做好收割机——田间运输车——公路运输车的合理配置和衔接,以保证收割机能连续工作,发挥最大效率;在收割甘蔗时要根据不同的甘蔗品种调节好收割机风机转速和底刀角度,减少甘蔗含杂量和收割时拔起蔗头;要时刻注意刀具的锋利度,以保证斩蔗时刀口切断齐整,不爆裂、不破碎蔗茎,减少糖分的损失[3]。

3 基地经营成效分析

以2012-2013年榨季基地作业情况正常的57.3 hm2(860亩)原料甘蔗的投入情况为例。

3.1 基地甘蔗生产成本投入

基地甘蔗生产成本投入情况如表1所示。

3.2 基地经营效益及原因分析

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相对于人工承包经营种植甘蔗,其效益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二是机械化作业成本较人工明显降低,经济效益较人工承包要高。简要分析如下:

3.2.1 工作效率

基地共设3名管理人员,管理66.67 hm2(1 000亩)土地。按当地人均岗位面积,相当于40名职工(农户)种植面积。基地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辅助人工较少,大大减轻了农户自身经营作业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1台机械与1个劳动力分别工作1 d计算,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对比分析如表3所示。

综合分析:机械种植效率是人工12倍,费用节省435元/hm2(29元/亩);机械封闭、除草、破垄、施肥费用与人工相当,但工效为人工10倍左右;机械收割效率为人工250倍,每t节省64元,每hm2节省4 500元(每亩节省300多元);采用全程机械化进行甘蔗种植较人工种植每hm2降低成本6 000元(每亩降低成本超过400元)。

3.2.2 总的经营效益分析

基地种植甘蔗平均产量为78.75 t/hm2(5.25 t/亩),与当地人工种植平均产量水平相当。基地总的经营效益为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总收益=1849041-1758593=90448(元)。

按种植面积57.3 hm2(860亩)计算,每hm2效益为1 575元(每亩效益为105元),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糖业市场持续低迷影响,2012—2013年榨季甘蔗价格较上一榨季平均每吨下降60元左右,按78.75t/hm2(5.25t/亩)计算,基地收入减收达到4 725元/hm2(315元/亩)。

2)2012-2013年榨季基地全部为第一年新植蔗,各方面作业成本费用高,达到30 660元/hm2(2 044元/亩)。2013—2014年榨季该基地留宿根蔗33.3 hm2(500多亩),宿根蔗每hm2降低成本9 000元(每亩降低成本近600元) (含机耕费、种苗费、种植费等),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3)基地2012—2013年榨季种植所用蔗种全部为外调蔗种,蔗种含杂多,用种损耗大,每hm2(亩)用种量较正常用种量约多1 500kg(100 kg),且外调种苗平均每t运输费达100元,造成种植成本大幅度增加。2013—2014年榨季基地自身种植了10.7 hm2(160亩)种苗,基地种植全部采用自育种苗,每hm2降低成本2 250元(每亩降低成本达150元)。

4)基地种植蔗种处理辅助用工(外调种)多、肥料(多种肥料搅拌后使用)撒施用工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使用成本。2013—2014年榨季基地用自育种苗采取蔗种不剥叶机械种植,减少了人工,试种了13.3 hm2(200多亩),效果较好。采用颗粒

肥(复合肥和甘蔗专用颗粒肥)种植和施肥,进一步降低辅助了用工量和人工成本。

表1 基地甘蔗生产成本投入情况

表2 各地块甘蔗收成及收益情况表

综合以上几方面措施,基地2013—2014年榨季每hm2预计降低成本5 250~6 000元(每亩预计降低成本350~400元),综合成本约25 500元/hm2(1 700元/亩)。如甘蔗市场价格稳定不低于400元,每hm2效益可达到7 500元(每亩效益可达到500元)。按25 500元/hm2(1 700元/亩)投入经营,资金回报率可达到30%,因此基地各股东(干部和职工)对这种经营模式信心十足,2013—1014年榨季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总经营面积达到113.3hm2(1 700亩)。

表3 机械与人工作业功效与成本比较

4 结论

1)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家政策、土地整理、种植农艺、管理水平、制糖工艺等多方面的要素,如何把相关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规范,是基地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的建设是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进程的有效模式之一,它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降低蔗糖产业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推进蔗糖产业机械化、规模化的发展。

[1]曾志强,区颖刚,解祥福.切断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试验与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2,34(9).

[2]肖宏儒.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与技术途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3:14—15.

[3]区颖刚,张亚莉,杨丹彤,等.甘蔗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试验和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5).

Sugar Cane Full Mechanized Demonstrated and Bas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and Analysis

Bao Daiyi
(Guangk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 co.,LTD,Zhanjiang 524348,China)

Sugarcane is the main cash crop in south China.Affected by the?downturn of sugar market,high rising of labor cost,and low benefit of sugarcane production,sugar industr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in thousands mu Sugarcane Whole Mechanization 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 Base of Guangken Machinery Service Co.Ltd.in 2012 across 2013 production period,deep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 base mode of sugarcane whole mech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garcane industry.

sugarcane mechanization,base construction,demonstration and extension,analysis

公益性行业专项“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开发(201003009)资助。

包代义(1982—),男,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机械讲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甘蔗全程机械化推广应用工作。联系地址: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广丰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524348,Email:gknjdzb66@126.com

猜你喜欢
甘蔗全程机械化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甘蔗的问题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