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在广东的探索与实践

2014-02-18 05:34姚俊豪朱奕虹
现代农业装备 2014年3期
关键词:插秧机示范县农艺

姚俊豪,朱奕虹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广州 510515)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在广东的探索与实践

姚俊豪,朱奕虹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广州 510515)

通过对我国和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历程和实践的回顾,总结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水稻机插秧 技术推广展 实践 建议

0 引言

水稻是广东省的最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00万hm2(3 000万亩)。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初步统计,2013年广东省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3%,其中耕整机械化水平接近95%,收获机械化水平也达到75%,但是育插秧机械化水平只有11%,是制约广东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逐步提高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是广东近年来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概述

目前,世界上水稻育插秧机机械化技术已成熟,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已实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我国是探索实践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步子小,进展慢,而且在探索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机抛、机摆、机直播等水稻种植方式,技术争论不断,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也显得无所适从,极大地阻碍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步伐。

回顾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70年代,模仿人工移栽大苗的工艺流程,设计了水稻插秧机。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试验推广工厂化育秧。前两阶段均因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不高、技术应用成本过高及不适合中国农村以家庭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而受挫。第三阶段是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机部门牵头组织开始了新一轮水稻插秧机械化的探索,在全国率先突破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难题,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插秧机,开发出适合机插秧的低成本、简易化的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技术,基本形成了机插秧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农艺技术体系,并转化为相应的机械化育秧、插秧以及田间管理标准指导生产实际[1]。

2 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探索

广东省是全国最早示范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省份之一。对应于我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广东省均开展了相应的示范推广工作,前两个阶段的实践也没有取得成功。2001年,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现更名为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即在珠海市、中山市等地开

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新一轮的示范推广工作[2],以水稻种植大户和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始试验、示范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对比分析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水稻各生长期走势、育插秧各环节作业成本、生产效率和产量,对机械栽植技术择优选型。重点研究机械化育秧的经济性和简易性,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广东双季稻机插配套的大田淤泥软(硬)盘育秧模式,该育秧模式与国内外成熟的插秧机型均能配套使用,在栽植作业、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农艺技术应用上体现出适用、稳定、易行的特点,节水、节肥,防病和抗倒伏效果明显,在全省近40多个县(市、区)进行了示范推广。但由于后续推广力度不大,没有配套的扶持政策等原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广东省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2009年广东省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列为农业主推技术之一,在政策层面确立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地位。

3 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实践道路

3.1 加强行政扶持 强化项目带动

2006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了10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项目,并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列为了农业主推技术之一。在农业部项目的带动下,广东省加大了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2006开始对农民购买插秧机、育秧盘实行省级财政累加补贴30%,2006至2007年均对承担农业部示范项目县实行省级配套资金安排。2008年启动了首批20个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并逐年增加示范县数量,现已达40个,2008至2012年省级示范县共投入省级专项资金3 000多万元。

农业部及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的建设,对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广东省近几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为抓好示范县的实施工作,使之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广东省农业厅每年都对示范县提出了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包括完成购买插秧机和机插秧面积等指标,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对示范县建设进行了全程跟踪督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实现了较快发展。

3.2 积极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为认真做好新一轮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高度重视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形成了试验先行、以点带面的推广思路,总结经验,稳步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1)认真开展试验,重点解决育秧机械化技术难题。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育秧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不解决育秧的问题,插秧机械化就无从谈起。因此,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推广总站组织专家与技术骨干在粤东、粤西、粤北以及珠三角等区域均开展了育秧试验工作,结合全省的双季稻的种植特点以及机插秧的技术要求,总结出操作简便、成本经济、适合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大田淤泥软(硬)盘育秧技术。其主要技术路线见图1。

针对规模化集中育秧,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也在珠三角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了工厂化育秧试验,取得较好的成效,并于2006至2007年与江苏农机推广站共同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作业质量指标和育秧技术作了标准要求。2010年以来,广东省加大了对机械化育秧的推广力度,并形成极具广东特色的简易大棚育秧模式,在全省取得一定的成效。

2)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形成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程及农艺配套技术科普教材。通过在全省各地的对比试验,广东省形成了适应于本省水稻种植农艺要求的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程,并制作成科普教材小册子,在全省范围内普及推广。实践证明,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得益彰,并融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

有节本增效、高产稳产的特点。全国各地多年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表明,机插稻平均可增产达5.3%以上,且产量稳定;在大面积的生产实践中,台山、新会等地实现机插秧的水稻产量可提高达750~1 500 kg/hm2(50~100 kg/亩)。

3.3 拓宽推广工作思路 形成多种推广模式

通过几年的推广实践,特别是在示范县的带动下,广东省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全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摸索出了多种适用的推广模式,使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走向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发展的道路。其中主要有整村(整镇)推进模式、依托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组织推进模式、分区域专人负责推进模式、与扶贫工作结合推进模式、统育统供模式等,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采用适用的推广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全省的大面积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图1 大田淤泥软(硬)盘育秧主要技术路线

表1 近5年广东省插秧机拥有量及机插面积情况表

4 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

近年来,广东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水平一直保持2~3个百分点的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兄弟省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依然是制约广东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见表1和图2。

从近5年广东水稻机插秧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广东插秧机、机插秧面积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13年受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的影响,插秧机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回落,机插秧面积增长速度放缓。

5 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5.1 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认识不够

由于广东省水稻田块分散,普通农户种植规模小,同时受传统人工抛秧技术的影响,部分农民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要求高,投入大,相比于人工抛秧技术没有更大的优势。所以尽管多年来各级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工作,但依然难于切实扩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影响。

5.2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总体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市机插秧面积已突破3.33万hm2(50万亩),而有的地市只有几万亩;有的地市插秧机拥有量已接近2 000台,而有的市仍然只有三四百台。其中发展最快的江门、湛江、惠州三市机插秧面积几占全省机插秧面积的40%以上。

5.3 基层农机推广力量薄弱

目前广东省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缺少保障,人员老化,推广手段不强,技术力量严重缺乏,也是造成多年来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而不广的原因。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是一项技术集成度较高的、农机与农艺必须有机相互融合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对推广人员既有农机方面知识的要求,又要有农艺方面知识的要求,当前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5.4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 影响农民购买插秧机的热情

图2 广东省2009-2013年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速度比对

2012年广东省开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从2013年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资金直补政策,并取消了对插秧机、育秧盘的累加补贴政策。农民购置插秧机和育秧盘的成本上升,极大影响了购买积极性,2013年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速度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如果没有其它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变动的影响恐怕还会持续其当长的一段时间。

6 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建议

6.1 加强政策的导向

建议对购买插秧机全国统一补贴比例为50%,并且把育秧盘列入补贴内容。

6.2 加强协调 进一步做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水稻机插秧技术是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实践证明,单独从农机角度去推广水稻机插秧,往往吃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必须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密切配合,坚持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有好又快地促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目前,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已经走过了争论期,当前正是全面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广东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必须要统一

思想认识,通力合作,加强技术集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6.3 夯实基础 进一步增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后劲

通过部、省级示范县的辐射带动,广东省水稻机插秧工作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接下来要夯实基础,保持全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插秧机,通过培育机插社会化服务市场,提高单机作业量,增强插秧机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能力,减轻农民的购机负担。二是要切实做好技术跟踪服务,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各级农业和农机推广部门要做好技术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让农民用得放心、用得顺心、用得开心。三是各级农机部门要做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的长远规划,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路子,加强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模式,要避免在示范县项目建设完成后又走回头路的情况出现。

6.4 认真研究 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扶持

借鉴江苏等省发展经验,行政推动是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发展的有力保障。广东省要根据本省发展实际,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在资金、项目建设以及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积极探索机插作业补贴、机插作业油料补贴以及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机专业户等农业生产主体的扶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发展。

[1]王智才.从江苏看我国水稻插秧机械化发展情况[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6-04-03.

[2]熊元芳,张洪,彭彬.广东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现代农业装备,2004(2).

猜你喜欢
插秧机示范县农艺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超智能插秧机
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