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究

2014-02-22 01:01杨君英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馆员公安

杨君英

(公安海警学院,浙江宁波315801)

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探究

杨君英

(公安海警学院,浙江宁波315801)

新时期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促进公安院校学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成为现阶段公安院校学科建设和基础服务平台完善的主要任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是打造专业化公安教育的信息服务基础,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背景下培养综合实用性公安人才的有效途径。

公安院校;信息服务;学科馆员模式

引言

为了适应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变化,公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革新传统观念,从学科建设和服务一体化角度,以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导,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科研型公安人才,使得公安专业向纵深化发展。公安人员不仅要求具备广泛的综合视角,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储备,因此,公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学科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核心平台,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制度是适应公安院校在新时期发展趋势的举措之一。

一、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及推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公安院校图书馆员现状分析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中期的高校图书馆,然而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的推行相对较晚,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公安院校在打造特色学科方面的障碍。如何利用多元化信息资源有效地为学科建设服务成为现阶段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内容。推行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不仅提升了学科服务的效率,也促进了公安院校的专业化发展。

在国内,清华大学率先推行学科馆员制度,首次把图书馆服务理念纳入学校专业化教学的范畴。近年来,有关我国公安院校学科馆员制度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其中在著名杂志SCI以及EI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逐年提升。图1是根据“维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以及“公安院校学科馆员制度”为关键词进行模糊匹配搜索的论文数量,它表明近年来对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研究逐渐增加。

图1 近年来有关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发表论文情况

尽管如此,在具体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中依然存在诸多的缺陷。首先,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造成对文献资源整合的理解深度不够,未能给公安院校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次,学科馆员制度虽然已见雏形,然而馆员的实际学术经验较少,使得公安院校在科研、教学方面不能获得有效的信息资源支持。

(二)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各领域的竞争表现为对知识的专业化考量,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基点也随之发生改变。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核心,图书馆服务模式影响着整个学校的信息使用模式,尤其在信息化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公安院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必须由信息服务理念转向知识服务理念。

首先,社会生活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为公安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内容不断丰富,为公安院校案例教学奠定了信息基础,如犯罪学案例、刑事侦查学案例等。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中心,公安院校图书馆必须把服务模式与学科教育接轨,而学科馆员模式能够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对口的社会案例背景,为公安院校开展案例化教学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

其次,信息载体的多元化使得公安院校图书馆打造专业化学科服务成为可能。学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广大师生提供广泛的学科素材和理论依据,尤其对于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公安院校来说,信息载体的多元化无形中促使了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上向专业化转变,因此学科馆员制度某种程度上是信息化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此外,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对公安人才的需求更加专业化。新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公安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必须以专业化为目标,建设高起点服务模式,为学校培养新时期专业化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新形势下推行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策略

(一)提升馆员专业素养,满足新时期对专业素养的特殊需求

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使得公安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院校培养人才目标也随之提升,因此在学科建设上需要系统、专业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公安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的情报中心,在学科建设上发挥了文献支持作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因此其服务模式必须体现出高效、专业以及互动特性。学科馆员模式在本质上完全符合新时期公安院校图书馆存在的核心价值,为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是新时期公安院校综合发展的核心之一。专业化服务必须以专业化人才为基础,学科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必须从对实际专业知识的纵深化理解开始,系统地掌握公安学科体系,譬如对公安学、情报机构及其活动等进行较为深刻的理解,从根本上提高公安院校图书馆专业学科的特色化服务质量。

此外,公安教学的范畴逐步扩大,在该背景下提升图书馆员的学术素养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新时期公安教育体系对专业信息的特殊需求:通过专业化信息搜索为高校人才教育提供多元化信息资源,促进构建特色化数据资源库,实现馆藏文化的专业化发展。

(二)以科研指标为核心,改革学科馆员考评制度

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的推行必须以严格的考评制度为基础。专业化图书馆员的综合素养除了现代化服务理念以外,在学科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也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于我国公安院校来说,传统观念上对图书馆的认识层次不够深入,对整个信息资源的服务定位较低,因此导致对馆员基本考核认识不充分。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水平逐渐得到提升,为了更好地适应专业化服务模式的发展,对学科馆员的考评标准也必须向专业化发展。对图书馆员的传统考核主要针对文献信息的处理技能展开,对专业知识的考核相对较少。学科馆员制度推行的前提是拥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团队,因此传统考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化学科服务理念必须以较高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学科馆员对公安院校科研的学术成果的掌握情况必将成为今后公安院校图书馆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科研指标为核心的馆员考核制度主要以专业化为特征,考察图书馆服务与实际教学过程的紧密程度。通常可以将学科馆员根据专业进行分类,不定期地进行学术讲座培训,促进学科馆员对公安各专业的学术进展的把握,包括基本的学科分析以及国内外学科进展等。考核更多地倾向于科研型指标的评估,考核形式可采取阶段性学科总结报告、公安相关学科前沿文献调研报告等等形式。

(三)强化学科馆员工作与专业教学的联系,丰富馆员的学术经验

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在于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可靠而丰富的文献情报资料,因此推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必须加强和实际教学的联系,必须通过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体现其价值。增强学科馆员在一线教学工作之中的参与机会能够切实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通过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思考总结,学科馆员能够更多地理解一线教学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进而更加准确地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此外,学术经验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安院校图书馆学术型服务是学科馆员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必备技能,加强学科馆员的学术技能主要通过实际科研工作的参与而实现,因此丰富馆员经验有利于新时期公安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学术经验的加强主要体现在对学科基本性质和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解上,只有加强图书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联系,使得图书馆典藏文献和教育科研需求相适应,才能体现出公安院校学科馆员模式的效用,进而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构建综合化学科服务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安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传统图书馆运营理念主要是面对全校师生,在学科专业化服务上相对欠缺,因此不能从深度上提供较为专业的资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服务需求更加倾向于个性化,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加具体化,譬如学科馆员服务可以对某个专业甚至特定的研发团队进行跟踪式服务,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具备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加大投资力度打造局域网学科资料库,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师自行检索必要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馆藏资料进行更新,有效提高公安院校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此外,综合化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促进图书馆员和学校师生的有效沟通,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提升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水准。现代信息技术对构建网络平台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校内师生的便捷检索上,更重要的是使得学校内部的学术交流更加高效化,学科馆员可以通过获取教学科研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制定最优的文献检索方式和对口的信息情报方向等。

(五)加强与社会部门合作,打造立体化学科服务系统

公安院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其教学和社会实践不能孤立存在,图书馆学科馆员模式的推行不能仅仅立足于校园内部,更重要的是以社会为背景,通过学科馆员的中枢纽带作用将社会和学校紧密地联系起来,打造立体化服务体系。

立体化学科服务系统必须以公安工作为出发点,从社会实际生活中搜集公安教学的信息,因此必须加强与社会部门的合作交流,包括与公安、立法以及司法等部门的深度交流,通过对实际经验和典型案例的分析,为学校图书馆珍藏最真实的教学素材,为公安院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模式奠定基础,进而提升公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1]李平.公安院校图书馆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公安教育, 2005(8).

[2]王燕石.公安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特色[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6(5).

D631.1

A

1673―2391(2014)08―0190―03

2014-05-19责任编校:周文慧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馆员公安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
论公安院校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