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劳动力流动
——基于2002年、2007年CHIPS调查数据的分析
房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劳动力流动水平有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水平的提升除了与宏观制度关系密切,也还需要从个人社会资本的层面进行改善,如社会资本存量的积累、社会资本质量的提高,以及相关平台的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效应还会通过人际之间的相互依赖而放大。因此,全面分析社会资本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对于全面实现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二元经济
200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我们应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新城乡关系阶段。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中国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当前学者普遍认为,提高劳动力流动自由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对此分析和研究成为协调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以上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两方面。社会资本方面:Flapand和Boxmam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通过建立社会关系来获得所需资源如信息、工作机会、知识和影响力。[1](P25-30)Falk和Kilpatrick指出了社会资本是可以通过增加“信息资源”与“身份资源”两种方式积累的。[2](P417-433)劳动力流动自由度方面:国外研究成果较少,国内学者田国强提出增加农民进城的机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的重要措施。[3](P17-29)张贵先、胡宝娣认为,农村经济比重在农民收入中逐步降低,非农收入的增加是农村劳动力得以释放的前提。[4](P81-85)
以上文献显示,劳动力流动是助推城乡差距缩小的基础,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制定是改善城乡差距的根本,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定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将城乡一体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宏观政策和改善乡村农民的基本生活设施两方面。但是从目前城镇化发展的状况来看,提高劳动力流动水平正成为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而社会资本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5](P54-57)
劳动力在农村和城市间的转移需要遵循效率等同性原则。假设两者在资源的使用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同质性和相等性。本文主要采用城乡一体化模型分析劳动力自由度的增加在社会资本增加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相关假设。在城乡一体化模型的已有研究中,我们看到城乡资本增长依据贸易自由度大小会出现三种均衡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城乡一体化模型的三种均衡模式
通过模型分析我们看到:在市场力量单独作用下,城乡增长的差距因城乡间贸易自由度的提高而扩大。[6](P48-104)但是,出于对农村福利状况的考虑,无论农村对于工业品的支付份额处于何种水平,想要提高自身的福利,都应该提高自身的贸易自由度。因此,贸易自由度,尤其是劳动力流动自由度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随着贸易自由度提高,城市居民直接享受集聚经济带来的好处,如不必支付商品的交易成本,但是农村居民还需要支付这笔费用。这导致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要低于城市。当贸易自由度很低(小于φB),即交易成本相当高,则贸易自由度的提高通过降低区外输入的商品价格而同时提高城乡两地的福利水平。当贸易自由度突破φB时,城乡福利水平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资本向城市集聚,城市居民从经济增长和集聚中获得更多的福利;相比之下,农村居民虽然从经济增长中受益,但在城市经济集聚中受损。从此刻起,城乡福利水平差距取决于对制造业产品的支出份额(μ),μ越高,城乡福利差距就越小。当城乡经济系统出现“中心—外围”结构时,即全部经济活动集聚在城市进行,此刻城市居民福利水平几乎维持不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开始出现提高,上升幅度将继续受μ的影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城乡福利水平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会留下永久性差距。因此,政府应据此制定正确的政策,提高贸易自由度,激发农村内部市场的发展活力,同时与促进公平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7](P281-286)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说:
假说1:高社会资本存量必然带来更多的劳动力流动。
假说2:高质量的村内社会资本存量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假说3:拥有促进劳动力流动基层平台的地区劳动力流动更为自由。
针对以上假说,我们假设劳动力的流动受社会资本存量、社会互动类型和制度限制的影响,并根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定义
1.变量关系的理论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农村劳动者为了增加自身福利,常常选择外出打工。社会资本的逐步提升会增加农民的闲暇时间,为他们获得更多收益提供保障。外出打工时间的变化和农民的社会网络(即农民在村内和村外的亲朋好友),村级组织的积极运作关系密切。此外,他们自身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也决定了他们工作等级的高低,获得稳定工作的可能性。基于生物学共生共谐理论,家族的衍生对推动个体发展具有直接的动力,社会网络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因此,本文设定农村外出打工时间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影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划分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由于2002年和2007年分别是城镇化过程的关键节点,因此选择这两个代表性年份有利于观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2.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在2002年和 2007年进行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2002,CHIPS2007)所得的数据库。这一调查共在全国农村分层随机抽取了121个县、961个行政村、9 200户家庭和37 969个农村个体。此套数据完整包含了外出打工移民和本地居民。数据包含了个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等信息,家庭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状况,以及村的地理特征和人口、经济状况。此外,还包含了家庭层面的社会互动数据,这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我们将“外出打工时间”这个变量设为被解释变量,在CHIPS2002的共37 969个样本中,登记了个人自我报告的2007年不在家月份数。将一年不在家天数超过6个月(180天)的个体定义为外出打工者,并且剔除了长期在异地的学生、年龄小于16周岁及男性大于60周岁、女性大于55周岁的个体。这样处理是因为参照中国的劳动力统计,这部分人群不属于劳动年龄人口,因此他们的行为不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最后,我们在数据处理中还去掉了一些有缺失变量的样本和一些有异常值的样本。经过如上处理,最后共得到15 719个有效观察值。
在CHIPS2007的数据共31 791个样本中,经过同样处理,最后共得到15 734个有效观察值。
3.变量定义与解释
主要变量的定义与解释见表1和表2。
(二)实证分析和解释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表4,从表中可以分析得出:首先,做出移民决策的个体的村内外社会资本存量的均值都比非移民高,这说明更多的社会资本存量有利于外出打工的成功;其次,从性别和年龄的均值可以看出中青年男性外出打工的比重最大,推测认为这是因为中青年男性受家庭的束缚更少,能力更强,健康程度更高,更能适应外出打工;再次,外出打工者家中子女数量均值较低,这是因为较多的孩子对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束缚较大,不利于外出打工;最后,外出打工者的受教育程度明显较高,均值固定在5~8之间,证明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到高中之间的人相较于更低学历和更高学历的人来说,更偏好外出打工。
表1 CHIPS2002主要变量的定义和处理方法
表2 CHIPS2007主要变量的定义和处理方法
表3 CHIPS2002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一)CHIPS2002回归结果
我们用 CHIPS2002年的数据辅助检验CHIPS2007的回归结果,其中与2007年相同的结论在2007年的回归结果里一并说明。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问卷不同造成的变量差异带来了一些不同的结论。(见表5、表6)
首先,“是否有过外出一年以上的经历”这一变量显示出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从中可以得出,外出打工和一个人的经历、见识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个体而言,有过外出经历的人会有更多的社会网络以及对城市更强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因此外出打工的意愿更加明显。假说1在个体获得外出打工经历后结果变得更加显著(相比2007年结果,下同),假说1的扩展过程得以验证。
表4 CHIPS2007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其次,回归过程体现了村代码这一项,其显著的回归结果证明外出打工的情况受村级地域综合情况的影响极其明显。一个村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和外出打工的社会氛围,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体来说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本。假说2在本村社会资本存量改善的条件下,显著性提高,假说2扩展过程进一步得到检验。
表5 CHIPS2002回归输出结果
最后,在构造的交互项“社会资本存量×社会资本质量”中,如果农村的个体有人为自己介绍工作,并且这个介绍人是村干部,那么这个人成功外出打工或移民的机率是极高的。仅仅拥有一定数量基础的社会网络是松散的,不能发挥现实作用的。对于农村个体而言,只有拥有一个丰富的社会资本的数量资源的同时提高这些资源本身的质量以及对自己的帮助程度,即资源的数量和资源的质量相结合才能够构筑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社会资本,实现人口的流动,促进劳动力流动自由度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假说3在社会网络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显著性进一步增强,说明了社会网络的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8](P48-64)
(二)CHIPS2007回归结果
表6 CHIPS2007回归输出结果
首先,模型对外出打工情况的解释力分别达到27.2%和23.6%,在OLS模型中,村内个人社会资本存量是不显著的,但是村外社会资本存量对于外出打工决策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对于个体而言,在农村社会网络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并不能直接对外出打工或移民的成功性产生显著影响,但当农村的个体拥有很多在城市的亲友时,这样构筑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劳动力从乡到城的迁移。假说1得以验证。
其次,无论是在OLS回归模型中还是在OPR回归模型中,村内个人社会资本都是不显著的,社会资本质量,即村内亲友对自己的帮助程度也只是微弱的显著。但是,当加入交互项“社会资本质量×村内社会资本存量”,我们发现这个结果变得负向显著了,由此论证当一个人在农村内部拥有一个稳固的、密集的社会网络,并且彼此之间的帮助程度很高,该个体对于本地的留恋程度更高,粘性更强,更加倾向于留在本地,所以不利于外出打工的增加。假说2在社会网络稳定的情况下,获得验证。[9](P549-599)
结合宏观政策的视角,在两个回归模型的结果中,我们发现“村内组织”这一变量对于劳动力的流动呈现一个微小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计量分析可能出现了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村内统一构建了促进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平台和组织而导致了外出打工这一指标的下降;相反,由于我国基层劳动力交流平台的缺乏,除了部分发达地区之外,往往是更加贫困或偏远的地区,在劳动力交流极度匮乏的先天条件下,依托国家推进城镇化的相关政策才发展起一系列村级组织来促进劳动力的外流。这一点也在数据中得到了验证。因此,假说3在加入政府帮扶因素后是成立的。
本文首先基于前人的城乡一体化模型,发现劳动力流动自由度的提高对于处于任何水平的城乡发展都有显著作用的,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次,我们进而着重探讨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就中国的现实国情而言,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动力虽然受到城乡二元经济带来的城市化滞后和城乡壁垒的巨大阻碍,但基于社会资本的存量和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地影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种社会资本的构成和网络的形态与当地整体的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带来不同的作用效果。[10](P19-33)
根据实证结果,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从微观视角来看,作为农民个体,应当一方面尝试提高对城市的接受程度、降低对本村的依赖度,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主动地整合自己的社会网络,因为个人的外出打工行为会在这个社会网络的影响下产生一个被扩散和放大的作用,这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方式。
第二,从宏观视角来看,在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的作用尚未凸显,这证明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仍有制度层面和组织层面的缺失。在村内适当地成立一些促进劳动力流动的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具有重大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高质量、合理地流动。在相关平台构建方面本文尚未涉及,对于其中更加深层的机制探究也可作为之后研究的一个思路。
[1]曾璨,陈宏军.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铜陵学院学报,2007(4).
[2]Sue Kilpatrick,John Field,Lan Falk.Social Capital:An Analytical Tool for Exploring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3(6).
[3]沈凌,田国强.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9(1).
[4]张贵先,胡宝娣.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J].财经问题研究,2006(1).
[5]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J].经济纵横,2013(1).
[6]孙久文.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实,[日]佐藤宏,[加]史泰丽.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 IV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8]陆铭,蒋士卿,陈钊,等.摆脱城市化的低水平均衡——制度推动、社会互动与劳动力流动[J].复旦学报,2013(3).
[9]Kaivan Munshi.Networks in the Modem Economy:Mexican Migrants in the U.S.Labor Marke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8.2(2003).
[10]沈扬扬.经济政治与不平等对农村贫困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
(责任编辑:刘建朝)
Labor Flow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Based on Data Analysis from CHIPS Survey in 2002 and 2007
FANG Yue
(School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Related Research shows that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labor migr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nomic growth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Moreover,labor migr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macro factors,but also needed to improve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such a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stock of social capital,the improvement of its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platform.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capital may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and the effects will be maximized through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e.Therefore,it will be of vital importanc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for labor flow comprehensively in order to realize stable growth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social capital;labor migration;dual structure economy
F241.22
A
1673-4343(2014)03-0022-07
2014-03-02
房悦,女,内蒙古通辽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