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省军区部队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2014-03-07 11:31宁夏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昌业廷少将
国防 2014年7期
关键词:省军区军事训练部队

宁夏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昌业廷 少将

努力提高省军区部队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宁夏军区司令员、自治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昌业廷 少将

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是军委习近平主席着眼新形势下全军部队建设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推动省军区部队军事训练实战化,必须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树牢实战先实训的观念,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在“六个相适应”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聚焦能打胜仗,树立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训练理念

实战化训练是践行强军目标、提高能打胜仗能力的有效抓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军事斗争准备,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把实战化理念贯穿到军事训练全过程。一是树立任务牵引理念。着眼遂行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支援保障和快速动员任务,坚持把加强实战化训练作为各级党委领导的重要政治任务,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围绕履行省军区部队使命任务,不断强化职责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使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切实肩负起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使命担当。二是树立信息主导理念。充分认清信息技术对军事训练的引领带动作用,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机理和特点规律,高度重视信息化知识学习、信息化技能运用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法训法创新,提高信息化训练比重。综合利用地方信息化人才和装备技术优势,构建军地融合和配套完善的“基地专业化、教学网络化、训练模拟化、管理科学化”训练平台,提升实战化训练效益。三是树立依法治训理念。依法治训是军事训练的基本规律,强化实战化训练不是脱纲离谱另搞一套,而是严格落实训练法规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统筹训练内容,严格训练条件,优化训练环境,改革考评方式,把构成作战体系的各单元、各要素、各平台、各岗位训全训实训到位,促进按纲施训、科学组训全面落实,推动部队实战能力提升。

二、编实建强力量,打牢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组织基础

组织建设是省军区后备力量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必须按照“仗怎么打,力量就怎么建”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编配,从源头上提高战斗力生成起点。一是科学合理布局。树立“编组出战斗力”的思想,按照便于领导、便于管理、便于训练、便于执行任务的思路,以党政机关和重要经济、军事目标,交通干线、江河山脉沿线和油棉粮库等城市生命线为重点,合理布局民兵预备役应急、支援和储备力量,做到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力量。二是优化力量结构。采取跨区域模块编、分专业对口编、成系统集中编等方法,积极探索向“三资”、股份制和民营企业拓展,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区街道辐射的编组模式,妥善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国防动员专业队伍任务重叠、组织交叉、一兵多职等问题,提高兵员专业对口率,优化力量结构,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三是提高编兵质量。严格落实民兵预备役组织整顿程序内容,做到“四个优先、四个不编”,即优先从转业复退军人中选配、优先从思想好的青年骨干中选配、优先从地方高科技专业对口人才中选配、优先从党政机关和科研单位中选配,不编常年在外打工人员、不编无法保持正常联系人员、不编无法按时参加训练人员、不编没有组织管理人员,确保队伍精干、可靠、管用。

三、把握本质内涵,构设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训练体系

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的要求,创新发展实战化训练体系内容。一是深化作战理论研究。围绕省军区部队担负任务,深入探索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和战斗力要素内涵、战争指导原则、作战思想;深入探索基于信息系统核心动员保障能力的生成模式;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军地联合指挥、联合训练、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的方法路子;深入探索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行动方法,以理论的创新牵引和推动实战化训练水平的提升。二是细化基础训练内容。以基于素质的单兵训练、基于能力的分队训练和基于任务的战术训练内容为重点,突出抓好首长机关业务基础、信息技术和组织指挥训练,分队官兵智能、技能、体能训练,部(分)队战术技术、动员集结、快速机动和迅速投入战斗训练,做到训练内容与任务需求对接,训练标准与实战要求一致。三是量化使命课题演练。紧贴省军区部队使命课题,以军分区(警备区)“快速反应、指挥控制、军地协调、系统通联、国防动员、应急处突、支援作战、综合保障”和预备役部队“情报侦察、系统通联、指挥控制、快速集结、远程机动、野外生存、参战支前、综合保障”8种能力为主要内容,量化行动准备、行动实施、组织指挥、综合保障的程序、方法和指标,提高部队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培养教学组训人才。牢固树立谋人才就是谋打赢、抓人才就是抓实战化、出人才就是出战斗力的观念,严格落实备课示教和评教评学制度,广泛开展优秀“四会”教练员评选和比武竞赛活动,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完善借才引智途径,缩短人才成长周期,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裕、结构合理、素质全面的新型教练员队伍,为提高省军区部队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四、突出重点环节,创建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训练模式

遵循信息化条件下省军区部队战斗力生成规律,紧贴实战要求,优化组训方法,创新组训模式。一是落实“六全”训练。贯彻全面、精准、科学的思想,做到按编制把单位训全、按实力把人员训全、按大纲把内容训全、按战斗力构成把要素训全、按指导法把步骤训全、按成绩评定标准把对象考全,逐级训练、逐级融合,逐级打基础、逐级抓落实,切实把战斗力生成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训实训精训过硬,打牢部队应战应急能力建设基础。二是推开“三化”训练。充分发挥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教学组训、战场感知和检验评估等功能作用,统筹安排基地化训练时间和任务,加大信息技术和装备操作模拟训练强度,强化关键作战行动和应急救援模拟演练;深化异地同步网上指挥训练,运用兵棋系统开展作战方案论证和战法推演,切实提高训练质量。三是拓展挂钩训练。依托现役部队人才、装备、场地和设施等资源优势,以组织指挥、兵种专业技能和分队战术演练为重点,采取派员帮训、对口带训和同训共演等方法,定期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开展挂钩训练,同步完成首长机关战术作业、指挥所演习、分队军官编组作业、实弹射击和使命课题综合演练,努力提升训练效益。四是加强联合训练。按照“训练课题与使命任务相一致、训练内容与实战行动相一致、训练编组与实战编组相一致”的思路,采取全程检验、全程考评、全程量化的方法,组织省军区部队与作战部队、国动委专业队伍与公安系统、武警部队,联合开展动员支前、保交护路、城市防空、反恐维稳和抢险救援等使命课题演练,锻炼提高省军区部队动员保障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五、深化实战准备,完善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保障条件

有力的训练保障是促进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训保一体的原则,扎实推进训保条件建设。一是抓好场地建设。省军区部队训练场地建设,必须走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充分利用军地资源,逐步走出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和学生军事训练、地方人才培训、国防教育基地统筹建设、共同使用的路子,建立以省级训练基地为骨干、市级训练基地为主体、县级训练基地为补充的训练设施体系,完善配套装备器材,提高综合使用效率。二是完善后装保障。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双重领导的体制优势,建立武器装备由军队统一保障、军民通用装备依托社会资源预征预储、应急装备纳入地方渠道统筹解决的保障模式,构建系统配套、实用管用的装备保障体系;充分利用民用设施,抓好各类物资储备,做到急需物资常储备、短缺物资多储备,形成品种齐全、布局合理的物资储备保障体系。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健全军事训练等级评定制度,优化考评工作机制,发展信息化考评手段,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建立责权明确、运行规范、方法科学的训练考评体系。坚持按级、按职责、按训练进程组织考核,突出考主官、考机关、考整体、考能力,在真考严评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比武练兵中激发精武强能热情,在战备拉动中推进应战应急准备,达到以考促训、以考促建、以考促战的目的。

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与实战化要求相适应的训练氛围

各级党委领导要把抓好实战化训练作为重要职责,以上率下,真抓实练。一是强化训练职责。积极谋训议训。把军事训练作为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紧抓不放,做到时间、资源、力量向军事训练聚焦,各项工作向军事训练倾斜。主动带头参训。带头走进训练场,带头完成训练任务,带头破解训练难题,研透制胜机理、作战对手、战场环境,练熟手中武器、指挥处置、战法对策。落实教学组训。按照“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的要求,按级负责抓好首长机关和部队训练。二是树立正确导向。强化战斗队思想,锻造官兵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精气神和军人血性。完善训练奖惩机制,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宣扬训练先进典型,调动官兵练兵热情。注重在实战化训练中考核使用干部,把真想打仗、真谋打仗、真抓打仗、真会打仗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营造浓厚的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氛围。科学界定训练安全在部队全面建设中的权重,坚决克服危不练兵、险不施训和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树立真打实练、真打实备的鲜明导向。三是改进训练作风。坚持把实战化训练作为部队风气建设的重要抓手,坚决克服训练中的形式主义,按照“真难严实”的要求,从督导落实敢于较真碰硬、检查讲评敢于揭短亮丑做起,从指挥演练指挥员不念稿子、部队不进行预演抓起,多搞不打招呼的抽考拉动,多搞不设预案的随机导调,把领导干部“逼”进训练场,把形式主义“赶”出训练场,切实以训风演风考风的根本好转促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本文责任编辑:孙永钰)

猜你喜欢
省军区军事训练部队
借助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模拟军事训练体系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模型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地方高职学生军事训练组训模式创新构想初探
老部队
正确理解把握军委调整省军区系统职能的战略考量
认真落实“五个当好”要求在履行职能使命中强化责任担当
加速省军区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