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3-07 10:15李恒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胃穿孔大部修补术

李恒华

南沈灶镇卫生院,江苏 东台 224224

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恒华

南沈灶镇卫生院,江苏 东台 22422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胃大部切除组和单纯修补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单纯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胃大部切除组(P<0.01);胃大部切除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修补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肯定,术后并发症少,无复发,是根治急性胃穿孔的有效手段;单纯修补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操作简单、费用小,只要做好后续药物治疗,亦是治疗胃穿孔的可选方案,可在严格遵守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急性胃穿孔;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临床价值

为研究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价值,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4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4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9~71岁,平均51.4岁;43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中19例患者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入院距发病时间为3~19小时,平均6.7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刀割样剧烈胃痛,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等几分钟症状。将所有患者依照治疗方法分为胃大部切除组22例,单纯修补组21例。经统计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行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胃大部切除组患者采取胃大部切除术,具体操作要点是:切开右上腹部,探查穿孔部位,清除残留液及食物残渣,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穿孔部位以及周围病变组织切除,行胃十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

单纯修补组患者采取单纯修补术,具体操作要点是:切开右上腹部,探查穿孔部位,清除残留液及食物残渣,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将穿孔部位进行全层缝合后使用大网膜覆盖,并结扎固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留置引流管。

术后所有患者均行抗感染、补液、胃肠减压、使用制酸剂及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跟踪术后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纯修补组,差异显著(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修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3 讨论

急性胃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症状轻、一般情况较好的单纯性空腹较小穿孔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以禁食、胃肠减压为主,同时配合补液、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较理想。但对于饱食后穿孔或者顽固性溃疡和伴有幽门梗阻、大出血、恶变的急性穿孔,因其病情较重且变化较快,成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穿孔后,大量胃酸及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可造成腹膜受到严重刺激,引起中毒性休克、化学性腹膜炎或者感染性腹膜炎,疼痛剧烈,如治疗不及时患者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多采用彻底的溃疡手术治疗及单纯性穿孔缝合术。

胃切除术根据切除病变范围可分为胃部分切除术以及全胃切除术,根据胃切除量的大小又可分为胃窦、半胃及胃次全切除术。胃次全切除术又称为胃大部切除术,是指切除的范围为胃部临近幽门侧的大部分胃部,切除量应不低于全胃部的60%[1],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我国同时也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手术方式。其主要治疗原理为:(1)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主要是由胃壁细胞及主细胞分泌,通过切除部分胃造成胃壁细胞及主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降低胃酸及胃蛋白酶浓度;(2)病理状态时,G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胃黏膜细胞)可分泌大量胃泌素造成胃酸过多,通过切除胃窦部造成G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降低胃酸浓度;(3)切除大部分胃部,切除了溃疡及其好发部位,达到根治的目的及减少复发的风险,但其手术方法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且操作步骤复杂,患者创伤大,在临床中使用也有严格的手术适应证。

单纯性穿孔缝合术具有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等优点,适合基层卫生院作为处理胃穿孔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溃疡本身并未被切除,因此没有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患者还需要服用药物继续治疗,且有报道指出,单纯性穿孔缝合术术后5年复发率达到70%[2],但随着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幽门螺杆菌三联根治疗法的完善,在手术后采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的术后复发率[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胃大部切除组患者术后溃疡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单纯修补组,说明胃大部切除术是有效根治胃穿孔的治疗手段;而单纯性穿孔缝合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又经济,只要做好后续药物治疗,亦是治疗胃穿孔的可选方案,可在严格遵守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展开治疗。

参考文献

[1]祝兆刚.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3): 79-80.

[2]尤丁营.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的应用[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 11(5): 423-424.

[3]薛玉龙. 刘建洛.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7): 75-76.

R573.9

B

1674-9308(2014)02-0015-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11

猜你喜欢
胃穿孔大部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实现“三医联动”需大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