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14-03-07 10:15罗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初产妇盆底

罗惠

鹿寨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600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罗惠

鹿寨县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600

目的讨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将她们随机分成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其中,剖宫产组50例,阴道分娩组110例。在产后42~50 d再返回医院进行盆底肌功能的测试,并且对两组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研究两组患者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两组患者尿失禁较为频繁,尿垫试验重量,骨盆肌的收缩持续时间,骨盆肌Ⅱ类和Ⅰ类纤维收缩压力等盆底功能障碍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和妊娠会影响患者的盆底功能,在产后给予患者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

盆腔器官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分娩和妊娠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为主要和最危险的原因;分娩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产后盆底功能[1]。在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文章选取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观察初产妇在产后的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和尿潴留的情况,分析讨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有效性,具体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60例初产妇,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7.8±3.82)岁。胎儿的体重在2.142~4.310 kg之间,平均体重在(3.152±0.39)kg;顺产110例,产程都在较为正常的范围之内,胎儿平均体重为3.164 kg;剖宫产50例,胎儿的平均体重是3.213 kg。

1.2 方法

初产妇产后42~50 d返回医院进行产后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伤口愈合情况和子宫复旧,另外,还对产妇进行了盆底肌功能的测试,主要内容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检测Ⅱ类纤维和Ⅰ类纤维的肌力,利用超声对膀胱残余的尿量进行测量,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尿失禁频率和尿失禁的现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都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治疗方法:采用同一个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Ⅱ类纤维的刺激频率保持在20~80 Hz之间,Ⅰ类纤维刺激的频率则保持在8~32 Hz的范围内。每一次治疗的时间必须维持在20 min左右,每周必须进行两次,治疗5周为一个疗程。评价方法: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经过治疗之后,记录患者的尿失禁频率,对比治疗前后Ⅱ类纤维和Ⅰ类纤维的肌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现象。此外,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和残余尿量日平均频率,Ⅱ类纤维和Ⅰ类纤维的平均肌力比较差异有一定的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述的每一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对每一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类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各类指标比较±s

治疗前平均肌力(μV) 治疗后平均肌力(μV) 日平均尿失禁频率(次/d) 残余尿量(ml)I类纤维 II类纤维 I类纤维 II类纤维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剖宫产组 6. 37 ± 0. 29 5. 43 ± 0. 30 8. 89 ± 0. 18 9. 00 ± 0. 31 1. 86 ± 0. 53 0. 95 ± 0. 44 100 ± 4. 8 35 ± 5. 3阴道分娩组 5. 50 ± 0. 30 4. 46 ± 0. 30 8. 80 ± 0. 39 8. 90 ± 0. 25 2. 65 ± 0. 31 0. 98 ± 0. 13 170 ± 5. 4 40 ± 4. 5组别

3 讨论

妊娠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胎儿的逐渐生长,会导致子宫不断增大,在以上两种作用力下,产妇的盆底组织会因为受到机械压迫而不断加大,造成盆底功能出现异常。此外,不同的分娩方式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盆底功能[3]。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由于分娩和妊娠所引起的尿失禁、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和对盆底肌肉纤维所造成的损伤等一些症状不断受到重视。选择性剖宫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部分保护盆底功能的作用,但是其造成的出血率和产后感染发生率也较高[4]。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肉纤维的收缩时间和收缩力,改善尿失禁的现象,是一种较为易行、无创和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1]李南, 曾彩芬. 电刺激生物反馈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10, 10(25): 37-38.

[2]黄小琴, 申恒春.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12(20): 103-104.

[3]侯穗兴.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 6(20): 85-86.

[4]储小燕, 黄欧平, 周江妍, 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2, 9(30): 56-57.

R714.46

B

1674-9308(2014)02-0030-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22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初产妇盆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