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4-03-07 10:15张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母沛宫素出血量

张媛

玉溪市红塔区妇幼保健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应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张媛

玉溪市红塔区妇幼保健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探讨和研究欣母沛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的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并应用缩宫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欣母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2 h、8 h及24 h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出血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欣母沛;产后出血;宫缩乏力;临床疗效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临床上常见的产后并发症,有文献指出[1]在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占产后出血总数的80%左右,可能导致产妇子宫切除,甚至死亡等极差预后,是产科危急并发症之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上多是以缩宫素、卡孕栓以及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刺激宫缩控制出血,但有时效果欠佳,失去最佳救治时间。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部分产后出血患者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其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我院2010~2012年全年收治入院的产后出血患者中抽取82例,所有病例在胎儿分娩后24 h内出现阴道出血或行剖宫产出现术中出血,出血量超过500 ml;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病史、软产道受损、胎盘因素造成产后出血、消化性溃疡或哮喘等禁忌证[2],将82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1 例,年龄20~34岁,孕周37.0~40.8周,体重58~76 kg;对照组41例,年龄21~36岁,孕周36.5~40.5周,体重56~77 kg。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自然分娩患者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剖宫产患者直接向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实验组患者在胎盘娩出后给予欣母沛250 μg三角肌注射,同时观察子宫收缩的情况,如未见明显效果则在10~60分钟后再次注射,但总量小于0.75 mg。

1.3 观察指标

1.3.1 产后出血量。用容积法和称重法加目测法相结合测定出血量[3]。分别计算产后2小时、8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计算方法因分娩方式不同,又分两种方法来测量出血量。经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臀下垫一带有测量刻度的聚血盆收集血液;目测法是目测地上或被褥上无法称重的失血量×2,并做记录;产后2~24小时在产妇臀下放置干净的行业垫,采用称重法,称血染纸巾来计算;上述出血的总和为产后24小时出血量。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破膜后先吸净羊水,换负压瓶收集血量,其余出血量收集方法同阴道分娩。

1.3.2 疗效与判断。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1)显效:患者经过注射1次欣母沛后子宫于10分钟内收缩良好,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2)有效:患者在60分钟内经过多次注射欣母沛后出现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量开始减少;(3)无效:患者经过多次注射欣母沛子宫仍无明显收缩,阴道出血量亦未见减少[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设显著性检验水平a=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及体重比较

经过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孕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对比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产后2小时、8小时和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及体重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1%~3%,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产后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有4大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胎盘残留或滞留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为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当立即抢救,尽量减少出血,及时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对于防治产时、产后出血,临床常用的传统药物有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等[5]。缩宫素为多肽类激素,主要通过结合子宫肌层中的缩宫素受体而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强,从而减少子宫血流量,产生止血作用。但是该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使用剂量的控制和疗效受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而过多剂量又会造成患者出现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欣母沛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PGF2α的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和传统的前列腺素制剂相比,欣母沛能够长效持久地刺激子宫平滑肌促使其收缩,同时能够软化和扩张宫颈,对子宫平滑肌起到强有效的收缩作用,迅速使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管闭合而止血;并且该药有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的生物活性,可促进血小板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以促进血液凝固的过程。

此次研究表明,欣母沛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显著(有效率95.12%),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安全性高,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应当尽早应用,以避免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1]全国孕产妇死亡检测协助组. 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发现[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34(11): 645.

[2]宋梅, 成书玲, 谭秋红, 等.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11):48-49.

[3]林建化. 如何正确估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5):260.

[4]马丽华, 曹坚. 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1, 21(4):693-694, 769.

[5]郑福增. 产科学[M]. 2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85-86.

R714.46+1

B

1674-9308(2014)02-004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35

猜你喜欢
母沛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分析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71例临床疗效分析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