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三烯酮胶囊合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48例

2014-03-07 10:15聂红琴潘红玲张银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烯酮腺肌病茯苓

聂红琴,潘红玲,张银萍▲

1 鄢陵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许昌 461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孕三烯酮胶囊合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48例

聂红琴1,潘红玲2,张银萍2▲

1 鄢陵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许昌 461200;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目的观察孕三烯酮胶囊与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和桂枝茯苓胶囊)与对照组47例(口服孕三烯酮胶囊),二组均治疗6个月,6个月后比较二组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79.17﹪,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孕三烯酮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

子宫腺肌病;桂枝茯苓胶囊;孕三烯酮胶囊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和腺体侵入子宫肌层,伴随肌层细胞肥大和代偿性增生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子宫增大等。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用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与孕三烯酮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腺肌病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

根据临床上痛经进行性加重、子宫不规则增大和(或)月经过多等典型表现,结合超声等检查[2]。对于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检查[3]。

1.2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等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年龄30~50岁,平均(39.4±7.3)岁;病程1.5~7年,平均(3.7±1.2)年;对照组47例,年龄31~49岁,平均(38.2±6.4)岁;病程1.7~7.2年,平均(4.0±1.8)年。二组在年龄和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口服孕三烯酮胶囊(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粒2.5 mg),每次1粒,每周一、四各1次;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粒含生药0.31 g),每次3粒,每日3次,每次月经周期第16天开始服药,连服7天。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口服孕三烯酮胶囊,每次1粒,每周一、四各1次。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症状消失,月经量正常,子宫肿块缩小2/3;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月经量基本正常,子宫肿块缩小1/3;有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肿块缩小不明显;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变[4]。

3.2 二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1显示,二组患者的愈显率经卡方检验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有9例、17例出现潮热、盗汗等不良反应,另分别有5例和7例出现轻度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停药后复查均恢复正常。

表1 治疗前后二组临床疗效比较[n(%)]

4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子宫肌壁内的特殊子宫内膜异位症。对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涉及基底内膜腺体内陷、雌激素硫酸酯酶活性、免疫因素、粘蛋白和生长因子等方面。目前临床上对于严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寻求无创伤性治疗子宫腺肌病却是当前临床研究的方向。西药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以假绝经疗法和假孕疗法为基本治疗方案,虽然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但不良反应较大。

对于子宫腺肌病,祖国医学历史文献中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的“痛经”、“癥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经期瘀血留滞局部不得排出而致。《医学入门》记载:“血滞瘀积于中,与日生新血相搏 ,则为疼痛”。《医宗金鉴 ·妇科心法要诀》曰:“妇人产后经行之时,脏气虚,或被风冷相干,或饮食生冷,以致内与血相搏结,遂成血癥”。因此,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散积块。桂枝茯苓胶囊主要由茯苓、桃仁、白芍、桂枝、牡丹皮等组成,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缓解子宫痉挛、镇痛等作用,能活血化瘀,消散子宫内积块,广泛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妇科病证;桂枝茯苓胶囊还对外周性及中枢性疼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孕三烯酮胶囊具有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能抑制孕激素的分泌,使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细胞退化、失活,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因此,桂枝茯苓胶囊和孕三烯酮胶囊合用能消散积块,缓解疼痛,疗效显著。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桂枝茯苓胶囊和孕三烯酮胶囊合用治疗子宫腺肌病不仅能缩小增生的子宫肌层肿块,改善患者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又能保全妇女子宫,免除手术痛苦,副作用小,疗效肯定,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1] Skenazi B, Warner M. Epidemiology of endometriosis[J]. 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1997, 24(5): 235-258.

[2]陈春林, 徐燕. 子宫腺肌病的诊疗策略[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6, 22(1):6-8.

[3]祝云平.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13(7):2960-2962.

[4]张银萍.止痛消癥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 2012, 27(2):122.

R944.5

B

1674-9308(2014)02-005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40

▲通讯作者:张银萍,E-mail: 623095424@qq.com

猜你喜欢
烯酮腺肌病茯苓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云茯苓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茯苓 的传说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