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普外科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2014-03-07 10:15吴海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带教操作技能普外科

吴海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普外一科,浙江 义乌 322000

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普外科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吴海明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义乌医院普外一科,浙江 义乌 32200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实习学生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模式带教,观察两组的学生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普外科带教中效果显著,能够完善带教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PDCA循环;普外科;带教

PDCA循环管理法起源自20世纪50年代,指的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原则进行大环套小环螺旋式上升的管理过程,属于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方法,是目前管理学领域中较为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1]。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目前临床上逐渐将管理理论引入到临床带教过程中,普外科具有手术多、急症多、病情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带教过程中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我科采用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普外科带教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实习医学生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2~29岁,平均年龄(25.41±1.13)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1~29岁,平均年龄(25.53±1.21)岁。两组实习学生基础资料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习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师带徒形式进行外科带教。

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应用在临床带教中,具体形式如下:计划阶段为科室统一了解学生来源和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确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实习周期,根据时间长短选择合理的师资力量,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明确科室主任、教学组长和教师的职责。实施阶段依据教学计划先进行入科教育,包括环境、制度、流程、常见病种、职责、文书使用等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和要求给不同的学生安排实习计划;临床实习专人带教,采取跟班制,每名教师负责带一名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各病种教学;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教育,由总带教老师安排对普外科常见病种和普外科常用的技术操作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检查阶段由总带教老师定期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实施情况,建立学习手册,重点观察教学的反馈情况,定期组织学生座谈,让学生集中反馈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集中给予解答,实习期组织两次考核。处理阶段是通过带教老师日常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反馈问题,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通过师生的沟通不断地完善学习计划,并将改进的措施融入到下一学习的循环过程中。

1.3 观察指标

在实习的中期和实习结束对所有学生进行两次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对学生进行评分,计算出两次考试的平均分,满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t=17.525 5、10.863 6、14.085 5,▲P=0.000 0、0.000 0、0.000 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综合能力测评观察组 4 0 9 7 . 6 4 ± 1 . 3 4▲ 9 6 . 7 1 ± 2 . 4 7▲ 9 7 . 2 3 ± 1 . 2 5▲对照组 4 0 8 7 . 4 1 ± 3 . 4 4 8 5 . 6 6 ± 5 . 9 4 8 6 . 8 5 ± 4 . 4 9

2 结果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得分见表1。

3 讨论

临床带教是将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实习学生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传统的师带徒模式重点培养了学生知识理论水平,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脱节,对于实习目标评价和学习存在问题反馈的不及时,无法反映出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水平[2]。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进行,通过循环的方式将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一次循环实现了一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的目标,让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将问题及时反馈并加以解决,然后进行到下一个循环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临床的教学方案,对下一阶段的学习赋予了新的内容。

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在普外科带教过程中提高了临床教学的质量,带教老师通过备课、授课、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够促进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丰富了带教的专科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总结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综合的素质得以提升[3-4]。此教学方法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模式,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老师进行交流,让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理论应用在普外科带教中效果显著,能够完善带教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1]吴志萍,张艳君. PDCA循环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实验,2013,22(9):689-690.

[2]钟瑞松. PDCA循环在骨科临床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1):94-95.

[3]张小华,束寒玲. PDCA循环在普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76-78.

[4]赵艳芳,王蕊. PDCA循环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20):97-99.

G642.4

B

1674-9308(2014)02-009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65

猜你喜欢
带教操作技能普外科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